一种电子蜡烛的灯芯结构及其电子蜡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6587发布日期:2021-05-07 22:4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蜡烛的灯芯结构及其电子蜡烛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蜡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蜡烛的灯芯结构及其电子蜡烛。



背景技术:

蜡烛是一种原始的照明设施,通常由动植物油脂制造,通过燃烧发出亮光。但是随着点灯的出现,蜡烛照明的功能正在逐渐被取代,仅仅作为一些仪式的用具。而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蜡烛需要火源才能点燃,通常为明火,但是采用明火点燃势必存在安全性问题,容易造成火灾甚至更严重的事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上升,为了增加环境气氛,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莫过于使用蜡烛提供烛光,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场所或住宅内为了让环境更为舒适和优雅,都会优先采用柔和的烛光代替传统的灯管类发光体,但是蜡烛本身潜在一定的危险性,稍有不慎会引起灾难,不便于日常使用,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仿蜡烛的蜡烛灯台,其外形仿真出各种蜡烛模型,使其能够在发光时能实现真实的蜡烛感,但是这些蜡烛的灯体一般都是将火焰片挂载于灯头上,然后通过一发光体将光线投影到扁平状的火焰片上,再通过一驱动装置驱动火焰片摆动,从而实现模仿蜡烛燃烧的效果。然而现有的火焰片是通过一铁丝挂载于灯头上的,火焰片虽能自由摆动,但其模拟火焰燃烧时,火焰只能产生摇摆的效果,摇摆角度很小,因此,现有的仿真火焰灯仿真效果比较生硬,并不是十分逼真,仿真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现有的火焰片通过一铁丝挂载于灯头时与铁丝产生摩擦阻力,驱动装置每驱动火焰片一次,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火焰片也只能摆动一两次,之后就需要驱动装置再次通电进行驱动,频繁的驱动会使驱动装置消耗大量的电能,使仿真火焰灯的电池续航时间短,而且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电子蜡烛的灯芯结构及其电子蜡烛,通过带有摇摆装置的灯芯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火焰摆动效果死板、不能持续摆动,不能呈现火焰立体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蜡烛的灯芯结构,包括仿真灯套、灯芯壳及摇摆装置;所述仿真灯套固定在所述灯芯壳上方,所述摇摆装置安装在所述灯芯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仿真灯套包括凸台底座和火焰型异形灯头,所述凸台底座上安装有所述火焰型异形灯头,所述仿真灯套底部为镂空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灯芯壳为镂空柱体,所述灯芯壳内壁设有一竖型限位槽,所述灯芯壳外壁设有一个竖型槽口和一个横型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摇摆装置包括灯珠装置、摆动架及圆形底板,所述灯珠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架和灯珠,所述支撑架包括撑杆和支杆,所述灯珠固定在所述撑杆上,所述支杆固定在远离所述灯珠端的所述撑杆上,所述圆形底板内设有一u型凹槽,所述u型凹槽上安装有电磁体,所述灯珠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凹槽的一侧,所述支杆上悬挂有竖直设置的所述摆动架,所述支杆穿出所述摆动架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与所述摆动架的抵接处向下凹陷形成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架上端固定设有一偏向所述灯珠倾斜的凸透镜,所述摆动架下端固定设有一摆锤,所述摆锤由磁铁制成,所述摆锤与所述u型凹槽正对且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灯珠的倾斜角度为20°-40°。

进一步的,所述灯珠装置与所述灯芯壳内部卡接连接,所述摇摆装置与所述灯芯壳卡接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蜡烛,包括所述灯芯结构、蜡壳及底座,所述灯芯结构分别于蜡壳及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包括电池盒及控制开关,所述电池盒及控制开关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电子蜡烛的灯芯结构及其电子蜡烛,通过设置磁铁与电磁体正对间隔设置,可以使得摇摆架不停做摇摆运动,实现了逼真的灯光摆动效果。

(2)本发明的电子蜡烛的灯芯结构及其电子蜡烛,支杆与摆动架的抵接处向下凹陷形成凹槽,限制了摆动架摆动的位置,保证了摆动架可以在支杆上长期、稳定的摆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灯芯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灯芯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摇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火焰型异形灯头;2、凸台底座;3、灯芯壳;4、摆动架;5、圆形底座;6、撑杆;7、灯珠;8、支杆;9、凹槽;10、凸透镜;11、摆锤;12、u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电子蜡烛的灯芯结构及其电子蜡烛,包括仿真灯套、灯芯壳3及摇摆装置;所述仿真灯套固定在所述灯芯壳3上方,所述摇摆装置安装在所述灯芯壳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真灯套包括凸台底座2和火焰型异形灯头1,所述凸台底座2上安装有所述火焰型异形灯头1,所述仿真灯套底部为镂空设计。

所述火焰型异形灯头1包括外凸弧片和内凹弧片,所述外凸弧片前后倾斜设置于所述凸台底座2的顶部,所述内凹弧片垂直设置于所述凸台底座2的顶部,所述外凸弧片和内凹弧片的顶边缘和侧边缘连接对接,所述外凸弧片和内凹弧片的底部形成半圆口,以使所述火焰型异形灯头1内形成照射空腔,所述凸台底座2包括用于容纳电子蜡烛灯珠的镂空柱体,所述凸台底座2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半圆口尺寸匹配的第一通孔。通过外凸弧片和内凹弧片的火焰型异形灯头1设计,不仅可以满足电子蜡烛灯珠发光照着在火焰型异形灯头1上,而且通过出射光打在内凹弧片内表面上,在内凹弧片外部显现烛光火焰效果,同时经由内凹弧片的内表面产生反射光通过外凸弧片的内表面进行聚光,进一步在外凸弧片的外部二次显现烛光火焰效果,外加整体火焰型异形灯头1采用烛光仿真外形,整体式实现了电子蜡烛烛光的立体呈现,烛光效果更加逼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芯壳3为镂空柱体,所述灯芯壳内壁设有一竖型限位槽,所述灯芯壳外壁设有一个竖型槽口和一个横型槽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摇摆装置包括灯珠装置、摆动架4及圆形底板5,所述灯珠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支撑架和灯珠7,所述支撑架包括撑杆6和支杆8,所述灯珠7固定在所述撑杆6上,所述支杆8固定在远离所述灯珠7端的所述撑杆6上,所述圆形底板5内设有一u型凹槽12,所述u型凹槽12上安装有电磁体,所述灯珠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u型凹槽12的一侧,所述支杆8上悬挂有竖直设置的所述摆动架4,所述支杆8穿出所述摆动架4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杆8与所述摆动架4的抵接处向下凹陷形成凹槽9。限制了摆动架摆动的位置,保证了摆动架可以在支杆上长期、稳定的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架4上端固定设有一偏向所述灯珠7倾斜的凸透镜10,所述摆动架4下端固定设有一摆锤11,所述摆锤11由磁铁制成,所述摆锤11与所述u型凹槽12正对且间隔设置。通过设置磁铁与电磁体正对间隔设置,可以使得摇摆架不停做摇摆运动,实现了逼真的灯光摆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珠7的倾斜角度为20°-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灯珠装置与所述灯芯壳3内部卡接连接,所述摇摆装置与所述灯芯壳3卡接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灯芯结构、蜡壳及底座,所述灯芯结构分别于蜡壳及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包括电池盒及控制开关,所述电池盒及控制开关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蜡烛的灯芯结构及其电子蜡烛,打开蜡壳底部位于底座上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控制电池向电磁体持续稳定的提供直流电,电磁体与摆锤上的磁铁正对且间隔设置,通电后产生相斥磁场,使摆动架4在u型凹槽12上方做往复摆动运动,灯珠7通过电源供电得以常亮,灯珠7透过凸透镜10发出的光线为摆动光线,摆动的光线照射在仿真灯套中,可以呈现出明暗交替变化且持续摇摆的烛光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蜡烛的灯芯结构及其电子蜡烛,通过设置磁铁与电磁体正对间隔设置,可以使得摇摆架不停做摇摆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火焰摆动效果死板、不能持续摆动,不能呈现火焰立体效果的问题;通过支杆与摆动架的抵接处向下凹陷形成凹槽,限制了摆动架摆动的位置,保证了摆动架可以在支杆上长期、稳定的摆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这些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值。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如涉及“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