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支承管与灯座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808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台灯支承管与灯座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灯或类似的装有灯座、支承管和灯头的照明装置,特别涉及支承管与灯座的连接结构。
市场上常见的台灯或类似的照明装置,其金属支承管是用螺丝、螺母连接在灯座上的。这种常规的支承管与灯座连接结构,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存在很多缺点。首先,支承管末端加工台阶时,难以产生恰当的锥度,使其能刚好与灯座顶部园孔吻合。其次,为了保证支承管在灯座上不摇动,必须在灯座园孔与支承管螺母间附加垫圈,为避免螺母的松动,通常需采用弹簧垫圈,这会增加台灯装配费用和工序时间。常规的台灯制造过程中另一缺点,是灯座顶部园孔的直径必须同支承管的丝端的直径大小一致,为制造不同种类的台灯及选用的支承管直径有差异时,就得配备不同的机械工具,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和材料管理上的不便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台灯或类似的照明装置的支承管与灯座连接结构,可以克服常规台灯制造、装配中的上述种种缺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台灯或类似的装有灯座、支承管和灯头的照明装置,其支承管的末端被加工出两个舌片和缺口,将其插入灯座顶部非园形孔内,缺口则紧靠在灯座外表面上,再将舌片向外分开,从而可将支承管固定连接在灯座上。最好将灯座上的非园形孔的周边加工成向下的园形凹坑,其直径和形状与支承管末端相吻合,使支承管能安放在灯座孔周边的凹坑之内并且获得支撑。为美观实用,台灯支承管上可以装一柔性套管,为定位和容纳柔性套管的末端,灯座顶部孔周边还可以加工出直径稍大的第二个凹坑与前一凹坑构成台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简易、快速地组装台灯或类似的照明装置的构件,即在支承管舌片向外分开部位与灯座的表面之间夹装一加强板,该加强板加工成与灯座孔附近区域相吻合的形状,而在加强板与灯座可移去的底板之间装一增加重量的构架,并用螺钉固定以便调节加强片的位置,旋紧螺钉,向下拉加强板能进一步加固支承管与灯座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灯座顶部非园形孔周边加工出两个直径不同并构成台阶的同心的园形凹坑,可安放直径不同的支承管,避免了直径不同的支承管必须改变灯座的顶部孔的弊病,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为加强支承管的刚度防止其在灯座上摇动,还可以将两个支承管套装在灯座上。较短的外支承管安置在直径稍大的凹坑内,凹进较深直径稍小的凹坑则安放内支承管。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台灯支承管与灯座连接结构。


图1是常规台灯支承管与灯座的连接结构。
图2a、2b、2c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灯座孔带有凹坑的连接结构。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装有加强板的实施例。
图5是图4中加强板在安装位置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套装两个直径不同的支承管示意图。
参照
图1,常规台灯支承管1是用螺母3旋紧在支承管螺丝端固定在灯座上的,为防止支承管1摇动,在灯座的上、下表面都加有垫圈4、5,电导线则穿过支承管内孔。这种连接结构,在制造、装配中存在不少缺点(如前面所述)。
为克服
图1所示常规连接结构的种种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2所示的构件及连接结构。支承管1末端开一缺口9形成两个舌片7和8(如图2a所示),灯座2顶部有一非园形孔10可以插入舌片7、8,(如图2b所示)。图2c则示出支承管1舌片7、8插入灯座2顶部孔10再将舌片向外分开后(以7a、8a表示),将支承管1固定连接在灯座2上。
图3中示出的灯座2上凹坑11的大小与支承管1外径吻合,使支承管1有附加的支撑力,并能防止其在灯座2上的摇动。为进一步加固支承管1与灯座2的连接,防止松动,在舌片向外分开的部位7a、8a与灯座2孔10之间加装一加强板13,如图4所示。该加强板13通过螺钉15同灯座2的可移去的底板16连接,加强板13相应位置上有螺孔14和可套在灯座凹坑向下凸出的凸台的外缘上的孔12。旋紧螺钉15,可以向下拉加强板13,使支承管1与灯座2的连接进一步加固,从而克服连接结构的松动。为清楚起见,可参考加强板在安装位置上的仰视图5。
为加强支承管的刚度使其不会在灯座上摇动,可以将两个支承管1和21套装在灯座2顶部两个构成台阶的凹坑11和20内(见图6),支承管1的外径应与支承管21的内径相匹配,并且支承管1和21的外径还应分别与凹坑11和20的直径相吻合。两支承管1、21的舌片向外分开成7a、8a、27a、28a将其固定连接在灯座2上。支承管21比支承管1稍短,其作用在于进一步支撑支承管1防止摇动或松动。
综上所述,普通技术人员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台灯支承管与灯座的连接结构,无论在制造、装配过程中,还是材料、部件管理上,都具有明显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台灯或类似照明装置的支承管与灯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支承管一端有两个舌片和缺口;灯座顶部有一非圆形孔,该孔形状只能插入所述支承管舌片,而所述缺口则紧靠在灯座表面上,插入灯座顶部非圆形孔内的所述支承管舌片向外分开使支承管与灯座固定连接。
2.权利要求1中所述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灯座上的孔周边是一圆形凹坑,用以支撑所述支承管。
3.权利要求1中所述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灯座上的孔周边有两个内径不等且构成台阶的同心圆形凹坑,用以支撑不同直径的支承管或用以支撑一支承管及其套管。
4.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灯座上的孔与所述支承管舌片向外分开的部位之间夹一加强板,当该加强板往下拉时,能进一步加固支承管与灯座的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台灯支承管与灯座的简易、可靠的结构,支承管一端加工成两个或多个舌片,插入灯座顶部相应的非圆形孔后再向外分开以固定支承管与灯座的连接。灯座的非圆形孔周边加工成圆形凹坑以辅助支撑支承管,还可以加工出第二个圆形凹坑使其与前一凹坑同心且构成台阶,用以安放柔性套管或直径较大的短支承套管。支承管舌片向外分开的部位与灯座孔之间夹一加强板,用以加固支承管与灯座的连接,并取代常规的焊接支架。
文档编号F21V21/00GK2114750SQ9220185
公开日1992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7日
发明者陈锦海 申请人:西宝电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