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0764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背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够提供较佳光学品质的背 光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遍使用,用于电子产品中提供显示功能的显示面板 (display panel)已为设计者关注的焦点。显示面板的种类众多,而可依据电子产品的设计 选用。其中,部分种类的显示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功能,而需在其下方配置背光模块 (backlight module)提供光源,以达到显示功能。
[0003] 所述背光模块通常包括组装框架、光源以及平面光学调控板。依据光源与平面光 学调控板的相对关系,背光模块可分为直下式背光模块与侧入式背光模块。以直下式背光 模块为例,其将光源与平面光学调控板配置于组装框架内,其中光源位在平面光学调控板 的下方,使其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平面光学调控板的引导与调整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传递方 向或分布方式后射出背光模块外。然而,虽然背光模块中已有平面光学调控板来调整光线 的传递方向或分布方式,但仍然会有些微亮暗分布不均的(mura)现象。因此,如何能够使背 光模块能够发出亮度均匀的光线,一直是本领域所欲探讨的目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能够提供亮度较为均匀的光线。
[0005] 本发明的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反射底板、至少一光源、至少一立体光学调控结构 及一反射器。光源配置在反射底板上。立体光学调控结构配置在反射底板上并罩覆光源,各 立体光学调控结构包括一顶面及连接于顶面的一侧面,其中侧面倾斜地朝向反射底板,且 侧面与反射底板之间夹有一锐角α。反射器配置在反射底板上且位于立体光学调控结构的 侧面旁,其中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穿透顶面或侧面,或被顶面或侧面反射,其中穿出于侧面的 部分光线被反射器反射而往远离反射底板的方向射去。
[0006]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器与反射底板接触的一底角为锐角β,锐角α 与锐角β之间的关系满足2*(90°-α)-15° <β<2*(90°_α)+15°。
[0007]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包括两个立体光学调控结构,反射器位 在两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之间,反射器包括与反射底板接触的两底角,两底角的角度相同或 是不同。
[0008]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与顶面的连接处相对于反射底板的高度为 hi,反射器相对于反射底板的高度为h2,h2 < hi。
[0009]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面与顶面的连接处相对于反射底板的高度为 hi,反射器相对于反射底板的高度为h2,侧面与顶面的连接处对反射底板的正投影与反射 器的最高点对反射底板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为D,反射器相对于反射底板的高度h2满足 hi * tan a - D , _ -<hl tmxa °
[001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包括两个立体光学调控结构,反射器位 在两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之间,反射器与其中一个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之间的距离相同或是不 同于反射器与另一个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之间的距离。
[001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与反射器分别为长条状结 构,且反射器的长度等于或是小于各立体光学调控结构的长度。
[0012]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器为一三角柱。
[00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器的反射率介于60%至100%之间。
[0014]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反射器包括朝向立体光学调控结构的侧面的一表 面,表面包括一反射涂层、一油墨层、一粗糙层或是多个孔洞。
[0015]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更包括一光学膜层,位在反射底板、光源 与立体光学调控结构上方,反射器包括朝向立体光学调控结构的侧面的一表面,且反射器 的表面倾斜地朝向该光学膜层。
[0016]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背光模块藉由能够自行站立的立体光学调控结构配置在反射 底板上并罩覆光源,而不需利用额外的间隔件来支撑。立体光学调控结构包括相连的顶面 及侧面,侧面倾斜地朝向反射底板,侧面与反射底板之间夹有锐角α,反射器配置立体光学 调控结构的侧面旁。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线会直接穿透立体光学调控结构的顶面的孔洞, 一部分的光线在穿出侧面之后被反射底板与反射器反射而往远离反射底板的方向射去,而 使光线均匀分散而不会仅集中在光源处,有效地达到均匀背光的目的。
[0017]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9] 图2至图7分别是未具有反射器以及具有不同底角的反射器的背光模块所发出的 光线实照图。
[0020] 图8是具有不同底角的反射器的背光模块所发出的光线的亮暗纹(mura)差异百分 比的折线图。
[0021] 图9是图1的背光模块的立体光学调控结构及反射器的示意图。
[0022] 图10是图1的背光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11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24] 其中,附图标记:
[0025] α、β:锐角
[0026] D、x:距离
[0027] hl、h2:高度
[0028] 100、200:背光模块
[0029] 110、210:反射底板
[0030] 120:光源
[0031] 130、230:立体光学调控结构
[0032] 132:顶面
[0033] 134:侧面
[0034] 136:底面
[0035] 140、240:反射器
[0036] 142:表面
[0037] 150:光学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背 光模块100包括一反射底板110、至少一光源120、至少一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一反射器 140及一光学膜层150。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块100包括多个光源120、多个立体光学调控结 构130与多个反射器140(绘示于图10),图1中仅示意性地撷取其中两个光源120、两个立体 光学调控结构130及一反射器140的局部区域。
[0039] 如图1所示,光源120配置在反射底板110上。在本实施例中,光源120可以是发光二 极管或其他适当的光源。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配置在反射底板110上并罩覆光源120。在本 实施例中,由图1来看,各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包括一顶面132、连接于顶面132的两侧面 134及分别连接两侧面134的两底面136。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底面136与反射底板110平 行且连接于反射底板110。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侧面134倾斜地朝向反射底板110,两侧 面134对称,且两侧面134与反射底板110之间分别夹有锐角α。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顶面 132平行于反射底板110。
[0040] 当然,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形状并不以此为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立体光学 调控结构130也可以省略与反射底板110平行的两底面136,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顶面 132也可以是不平行于反射底板110,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两侧面134也可以是不对称 的,而与反射底板110之间夹有不同的角度。设计者可视需求调整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 形式。
[0041]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图中为了线条简洁而未绘示出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上的微 孔,实际上,在本实施例中,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为高反射率的立体多孔反射结构,其可调 整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的传递方向与分布方式。详细地说,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顶面132 与侧面134具有数量不同或面积不同的多个微孔,使顶面132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透光量, 侧面的不同区域也有不同的透光量。例如,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顶面132的对应光源120 上方的区域具有数量较少或面积较小的微孔,以容许较低的透光量。相对地,在立体光学调 控结构130的顶面132的未对应光源120的另一区域具有数量较多或面积较大的微孔,以提 供较高的透光量。同样地,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侧面134在较靠近光源120所发出的光线 直射的部位具有数量较少或面积较小的微孔,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侧面134在较远离光 源120所发出的光线直射的部位具有数量较多或面积较大的微孔。藉此,光源120所发出的 光线可先通过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调整其分布型态之后才往外传递,以提升光线的均匀 性。
[004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本身可靠着自身的结构而自行站立在 反射底板110上,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不需使用额外的间隔件来支撑。相较于传统上设置 在光源上方的平面光学调控板需要靠多个间隔件来维持其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的 背光模块100可省去间隔件,而可节省材料与模具的成本。此外,本实施例的立体光学调控 结构130还提供了侧面134的微孔来调整靠近光源120的两侧的光线分布。
[0043] 另外,反射器140配置在反射底板110上且位于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侧面134 旁。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器140位在两相邻的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之间,反射器140为一三 角柱,反射器140包括与反射底板110接触的两底角(也就是锐角β)以及分别朝向两立体光 学调控结构130的侧面134的两表面142。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器140的两底角(也就是锐角β) 的角度相同,也就是说,反射器140是等腰三角柱,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器140的两底角 的角度也可以不同,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器140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只要具有一个 锐角邱勺底角以及一个朝向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的侧面134的表面142即可。
[0044]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器140与其中一个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例如是图1左 方的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之间的距离相同于此反射器140与另一个立体光学调控结构 130 (例如是图1右方的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之间的距离。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器 140与其中一个立体光学调控结构130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不同于此反射器140与另一个立体 光学调控结构130之间的距离。
[0045] 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器140的表面包括一反射涂层,其可用以提高反射率,反射器 140的反射率介于60%至100%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反射器140的反射率较高,反射器 140的表面也可以包括一油墨层或是多个孔洞,透过油墨层或是孔洞来调整反射率至所需 的范围。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反射器140的表面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