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防水导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515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隐藏式防水导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的防水结构,尤其涉及隐藏式防水导风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是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电脑摇头灯也称“摇头灯”,是舞台灯光设备中最常用的灯具,不但广泛应用于电视台、剧院、酒吧等娱乐场所,而且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场、户外演出、城市亮化等露天场合,目前大多摇头灯灯具都是采取风冷式散热,将进风口都设置在灯具底箱和头部,这样灯具本身大都并不具备预防雨水的功能,只能依靠辅助设备,才能满足雨水天气的户外使用。
[0003]现有的舞台灯一般包括U型架、灯头和底箱,灯头的两侧经枢轴枢接于U型架中,U型架内设有用于驱动灯头转动的驱动机构,底箱用于支撑U型架及给U型架和灯头分别提供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转动驱动力,该底箱内装有开关电源、驱动机构、镇流器等发热部件,灯头内设有气体放电泡或LED灯珠等光源,因此,灯头和底箱均将产生较大热量。
[0004]而现有的舞台灯一般在底箱和灯头中分别设置有散热风扇和进风口,灯具安装使用时底箱因为基本是固定方向不变,防水相对好些,灯具灯头因为需要做水平与垂直方向不同方位的翻转转动,这将导致散热进风口容易被暴露,这样摇头灯在户外露天的场合使用时,遇上雨水天气,灯具头部容易在进风位置将雨水引入灯体内,导致损坏灯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隐藏式防水导风结构,能对底箱、U型架和灯头提供良好通风散热的基础上,达到有效的防水功能。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隐藏式防水导风结构,包括均相对密闭的U型架、灯头和底箱,灯头的两侧经第一枢轴枢接于U型架,U型架的底部经第二枢轴与底箱枢接,第一枢轴和第二枢轴均设为轴管,灯头的两侧设有供第一枢轴密封穿入的第一安装口,U型架通过第一枢轴的管孔与灯头连通;u型架的底部设有供第二枢轴密封穿入的第二安装口,底箱通过第二枢轴的管孔与U型架连通;u型架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口,该U型架内置有用于将外界空气导入第一枢轴的第一散热装置;底箱的箱体开有第二进风口,该底箱内置有用于将外界空气导入第二枢轴的第二散热装置;灯头的底端设有出风口。
[0008]优选地,所述U型架包括两支撑臂及连接两支撑臂底端的连接臂,所述第一进风口分设于两支撑臂的底端,所述第二安装口设于连接臂的底端;所述第一散热装置置于其中一个支撑臂内。
[0009]优选地,两第一进风口中分别设有一密封件,该密封件包括管体及环绕于该管体外壁的第一环形凸缘和第二环形凸缘,第一环形凸缘与第二环形凸缘相隔并形成用于卡夹第一进风口口缘的卡槽,管体由第一进风口中向外伸出。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鼓风机和导风罩,鼓风机固定于支撑臂,导风罩密封罩设于第一枢轴位于U型架内的一端,且该导风罩设有与鼓风机的出口对接的入口。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口的外侧端间隔围罩有罩板,该罩板固定于底箱,所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该散热风扇固定于第二进风口的内侧端。
[0012]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呈圆形,该出风口固定有与该出风口形状匹配的封盖,封盖的外周缘延伸出有向所述出风口弯曲的弧形部,该弧形部与灯头的底端相隔,该弧形部内侧的封盖内侧面沿灯头的中轴线方向凸出有环形挡水部。
[0013]优选地,所述环形挡水部包括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弧形板及多个呈环形分布的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位于第二弧形板外侧,相邻第一弧形板相隔形成第一隔缝,相邻第二弧形板相隔形成第二隔缝,第一弧形板的内弧面与第二弧形板的内弧面相对,第一隔缝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二弧形板,第二隔缝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弧形板。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枢轴、第二枢轴将底箱、U型架和灯头依次密封连通,则在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的导风作用下,外界空气将从不易进水的U型架底部第一进风口、底箱的第二进风口进入,从而依次带走底箱、U型架和灯头内的热量,再经不易进水的灯头底端散出热风,而散热风向隐藏于底箱、U型架和灯头内部,因此巧妙实现了散热通道的隐藏,以此增强了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防水导风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U型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式防水导风结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支撑臂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进风口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箱;11、第二进风口 ;111、罩板;2、U型架;21、第二安装口 ;22、第一进风口 ;201、支撑臂;202、连接臂;3、灯头;31、第一安装口 ;32、出风口 ;4、第一枢轴;5、第二枢轴;6、第一散热装置;61、鼓风机;62、导风罩;7、第二散热装置;71、散热风扇;8、密封件;81、管体;82、第一环形凸缘;83、第二环形凸缘;84、卡槽;9、封盖;91、弧形部;92、环形挡水部;921、第一弧形板;922、第二弧形板;923、第一隔缝;924、第二隔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5]如图1?3所示的隐藏式防水导风结构,包括均相对密闭的U型架2、灯头3和底箱1,灯头3的两侧经第一枢轴4枢接于U型架2,U型架2的底部经第二枢轴5与底箱I枢接,第一枢轴4和第二枢轴5均设为轴管,灯头3的两侧设有供第一枢轴4密封穿入的第一安装口 31,U型架2通过第一枢轴4的管孔与灯头3连通;U型架2的底部设有供第二枢轴5密封穿入的第二安装口 21,底箱I通过第二枢轴5的管孔与U型架2连通;U型架2的底部设有第一进风口 22,该U型架2内置有用于将外界空气导入第一枢轴4的第一散热装置6 ;底箱I的箱体开有第二进风口 11,该底箱I内置有用于将外界空气导入第二枢轴5的第二散热装置7 ;灯头3的底端设有出风口 32。
[0026]在第一枢轴4与第一安装口 31的密封配合以及第二枢轴5与第二安装口 21的密封配合作用下,通过第一枢轴4、第二枢轴5将底箱1、U型架2和灯头3依次密封连通,则在第一散热装置6和第二散热装置7的导风作用下,外界空气将从不易进水的U型架2底部第一进风口 22、底箱I的第二进风口 11进入,从而依次带走底箱1、U型架2和灯头3内的热量,再经不易进水的灯头3底端散出热风,空气流向如图3的虚线箭头所示。而散热风向隐藏于底箱1、U型架2和灯头3内部,因此巧妙实现了散热通道的隐藏,在良好导风散热的基础上以此增强了防水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隐藏式防水导风结构,通过在灯具在自然防水最好的U型架横梁偏中心位置设置第一进风口 11,将冷风导入,通过热循环将热量带出,这样既满足了灯具的正常散热,也能满足灯具的防水。
[0027]为对U型架2形成均衡对称的散热效果,如图2所示,U型架2包括两支撑臂201及连接两支撑臂201底端的连接臂202,所述第一进风口 22分设于两支撑臂201的底端,所述第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