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476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管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管成型装置,尤指一种设有轴承装置的螺旋管成型装置。
传统的一种螺旋管件,其外型具有如麻花般扭转纹路,其制造方式是先成型直管件,再将直管件的外表面作皮膜处理(亦即润滑处理),其作用在于当管件进入旋转成型过程时,其纹路由数个辊轮挤压成型,在成型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扭力与摩擦力,因此藉由皮膜处理,可降低管件或辊轮的磨损,而此种传统方式的缺失在于一、管件于直管成型后,必须由机上取下,经过皮膜处理后,再进入旋转成型机扭转成型,费时、费工,生产效率低。
二、皮膜处理费时、费工。
三、皮膜处理耗费成本。
四、皮膜处理不当,仍会造成管件或辊轮的磨。
五、辊轮承受巨大的扭力与摩擦力,因此机械寿命短。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管成型装置,可由直管件成型后,直接进入旋转成型,因此可减少制造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包括复数的辊轮组,该辊轮组主要由辊轮、辊轮轴、辊轮滑块构成,辊轮插设于辊轮滑块上,藉辊轮轴的穿设,使辊轮可于辊轮滑块内旋转;轴承装置;前述辊轮组系以该轴承装置的轴心为圆心,环绕设置于轴承装置的一端面上,辊轮以该轴承装置的轴心为圆心,呈放射状向外旋转,其中心形成一可供管件通过并可于其管身压制纹路的空间;当管件通过该轴承装置中心的轴向通孔,再通过该辊轮组时,藉该轴承装置与辊轮组,以成型管件为螺旋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少制造工序、减少制造时间、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量、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具有产业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及细节将通过以下详细说明而使的更为明了。当然,本实用新型在某些零件或零件的安排上容许有所不同,对此,将在所选用的实施例中予以详细说明,并于附图中展示其构造,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更进一步清楚明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辊轮组与轴承装置结合部位的侧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固定外壳的轴向剖面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固定外壳的前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对管件旋转成型时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对管件旋转成型时的前视示意图。
图6A是经本实用新型旋转成型的管件的立体图。
图6B是经本实用新型旋转成型的管件的瑞面视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分别为10辊轮组;11辊轮;12辊轮轴;13辊轮滑块;131插槽;132空间;14轴承;15滑块导板;151螺栓;20滑块调整压板;21调整螺栓;211螺栓螺帽;22六角螺栓;23、24、25螺孔;26螺栓;30轴承装置;31轴承旋转内轴;311盘状结构;312通道;313、314螺孔;32轴承固定外壳;33轴承;34轴承间隔片;35油封;36油封压板;361六角螺栓;37轴承固定压板;371六角螺栓;40管件。
请参阅
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选用的实施例的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本实用新型不受此种结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管成型装置,包括复数的辊轮组10,该辊轮组10主要由辊轮11、辊轮轴12、辊轮滑块13构成,如图3所示,辊轮11插设于辊轮滑块13的插槽131内,藉辊轮轴12的穿设,使辊轮11可于辊轮滑块13的插槽131内旋转,辊轮轴12与辊轮11问设有轴承14,以减少辊轮轴12与辊轮11间的摩擦力,并可提高辊轮11旋转的灵活度如图2所示,该辊轮组10环绕成一圆周设置有六组,辊轮11呈放射状向外旋转,其中心形成的空间132恰可供管件通过并于其管身压制纹路,然其设置的数目不定,若设置六组,其成型的旋转成型管件40外围具有六个外凸圆(如图7A、7B所示),若设置不同数目的辊轮组10,则可使管件40具有相应数目的外凸圆,依需要不同而设置。
其次,相邻的两辊轮滑块13的间,设有一滑块导板15,该辊轮滑块13外设有一滑块调整压板20,该滑块调整压板20具有三个螺孔23、24、25,藉调整螺栓21、螺栓螺帽211、六角螺栓22穿设过螺孔23,将滑块调整压板20螺合于辊轮滑块13;藉由调整螺栓21、螺栓螺帽211、六角螺栓22可调整辊轮滑块13的位置,使辊轮滑块13于滑块导板15间滑动,继而调整辊轮组10中心形成的空间132的直径,以供不同管径的管件通过。
而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前述该辊轮组10设置于一轴承装置30上,该轴承装置30主要包括一轴承旋转内轴31、轴承固定外壳32、至少一轴承33;图中所示设有两组轴承33,然该轴承33的数目不定,以两组最为恰当。
该轴承旋转内轴31为一中空管状物,其中心轴向设有一通道312,其与辊轮组10相向的一瑞具有一盘状结构311,然该盘状结构311亦可与轴承旋转内轴31分离设置,使独立成为一辊轮滑块盘(图中未示出),两者再以螺栓锁合,图中所示结构仅为其一实施例用以说明。如图所示,将滑块导板15以螺栓151锁固于盘状结构311所设的螺孔314(如第四B图所示)内,再藉螺栓26穿设过滑块调整压板20的螺孔24、25,螺合于盘状结构311所设的螺孔313(如图4A所示)内,如此,可使辊轮组10、滑块导板15、滑块调整压板20、盘状结构311、轴承旋转内轴31成为一整体结构。
再者,于轴承33间设有轴承间隔片34;该轴承旋转内轴31、轴承固定外壳32的间设有油封35;于油油封35外部设有油封压板36;于轴承旋转内轴31相对于辊轮组10的另一端,设有轴承固定压板37油封压板36、轴承固定外壳32的间,设有六角螺栓361螺合轴承固定压板37、轴承旋转内轴31的间,设有六角螺栓371螺合如此,可使轴承33、轴承间隔片34、油封35、油封压板36、轴承固定压板37、轴承旋转内轴31构成一完整的轴承装置30。
请参阅图5A、图5B,该设置轴承固定压板37外,是承接管件40直管成型的机械设备(图中未示出),管件40经由平钢板成型为圆管件的后,藉由直管成型机械的推力,可直接由设置轴承固定压板37的一端进入轴承旋转内轴31的通道312内,不必取下作皮膜处理;当管件40通过辊轮11间的空间132时,由管件40的前进力,自然驱动辊轮11转动,若以传统旋转成型机而言,此时必会对辊轮组10产生极大的扭力与摩擦力,因此影响机械的使用寿命,然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轴承装置30,因此,整体辊轮组10会以轴承装置30的轴心旋转,大大削减了扭力与摩擦力,因此可归纳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一、可由直管件成型后,直接进入旋转成型,因此可减少制造工序者。
二、可由直管件成型后,直接进入旋转成型,因此可减少制造时间者。
三、可由直管件成型后,直接进入旋转咸型,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者。
四、可由直管件成型后,直接进入旋转成型,因此可提高生产量者。
五、机械磨耗小,因此可延长机械使用寿命者。
以上的说明与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而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以上说明的精神所作出的各种等效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的辊轮组,该辊轮组主要由辊轮、辊轮轴、辊轮滑块构成,辊轮插设于辊轮滑块上,藉辊轮轴的穿设,使辊轮可于辊轮滑块内旋转;轴承装置;前述辊轮组系以该轴承装置的轴心为圆心,环绕设置于轴承装置的一端面上,辊轮以该轴承装置的轴心为圆心,呈放射状向外旋转,其中心形成一可供管件通过并可于其管身压制纹路的空间;当管件通过该轴承装置中心的轴向通孔,再通过该辊轮组时,藉该轴承装置与辊轮组,以成型管件为螺旋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辊轮滑块间设有滑块导板者。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承装置主要包括一轴承旋转内轴、轴承固定外壳、以及至少一轴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承旋转内轴与辊轮组相向的一端具有一盘状结构,用以承载辊轮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滑块调整压板,藉螺栓将该滑块调整压板、辊轮滑块、该轴承旋转内轴的盘状结构螺合为一整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轴承旋转内轴与辊轮组的间设有一辊轮滑块盘,用以承载辊轮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滑块调整压板,藉螺栓将该滑块调整压板、辊轮滑块、辊轮滑块盘螺合为一整体。
8.如权利要求3、4或6所述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轴承旋转内轴、轴承固定外壳的间,依其轴向设有二组轴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二组轴承间设有轴承间隔片。
10.如权利要求3、4或6所述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轴承旋转内轴、轴承固定外壳的间设有油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油封外部设有油封压板者。
12.如权利要求3、4或6所述的螺旋管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轴承旋转内轴相对辊轮组成的另一端,设有轴承固压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螺旋管成型装置,包括复数的辊轮组,该辊轮组主要系由辊轮、辊轮轴、辊轮滑块构成。前述该辊轮组系设置于一轴承装置上;当管件通过该轴承装置中心的轴向通孔,再通过该辊轮组时,藉管件伸出的推力可驱动辊轮旋转,成型管件为螺旋状,而藉著该轴承装置,可减少管件与辊轮间的摩擦力,管件可由直管直接进入螺旋成型过程,不必经过皮膜处理,因此可减少制造工序、减少制造时间、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量、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具有产业利用价值。
文档编号B21D15/00GK2487464SQ0122513
公开日2002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日
发明者黄招猛 申请人:寰义钢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