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向加工整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07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向加工整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上的切向加工整球装置。
背景技术
熟练工人通过车床的中、小拖的配合加工球体,费时长成品率低、尺寸偏差大、不适于批量生产,且被加工球体的余根大。在车床上用通用车球工装和加装动力头的飞刀加工球体,但受刀具死角影响,很难加工出较大的球体,且效率低、尺寸精度低。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效率和精度高的切向加工整球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在坯料的旋转前方向上安装刀具,该刀具装在绕定轴转动的旋转刀台上,而刀台安装在随同轴转动的底座坐于欲加工球处;刀具的刃部与定轴的中心轴线之距是球的半径,刃部的斜面朝向球体之外。
由以上方案构成装置的刀具可以在实际加工中转过完整的半个圆周,加上机床的圆周运动,在理论上实现整球体。球体的精度完全取决于所选用的轴承的游隙。加工中因刀具主切削力方向是向着球体以外的毛坯,实现了加工软材料时已加工体不移位,球体上始终受力极小,所以加工后的球体余根极小。本装置还可以根据被加工材料选择不同的刀头材料,加工软材料如尼龙,硬材料如钢铁等。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刀具运动轨迹与工件的旋转运动合成后形成了理论上的球体轮廓,与数控机床运用插补技术形成球体的方法相比,此方法比数控加工精度更高,轮廓更准确。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尺寸精度更高、加工效率更高且具有操作简单,对工人技术要求不高的突出优点。提供了用最简单的方法加工高质量零件的途径。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所示,机床上含有坯料D的卡盘A,在坯料D的旋转前方向上安装刀具B,该刀具B装在绕定轴E转动的旋转刀台F上,而刀台F安装在随同轴E转动的底座G坐于欲加工球C处;刀具B的刃部与定轴E的中心轴线之距是球C的半径,刃部的斜面朝向球体C之外。
权利要求1.涉及切向加工整球装置,机床上含有坯料(D)的卡盘(A),征在于a、在坯料(D)的旋转前方向上安装刀具(B),该刀具(B)装在绕定轴(E)转动的旋转刀台(F)上,而刀台(F)安装在随同轴(E)转动的底座(G)坐于欲加工球(C)处;b、刀具(B)的刃部与定轴(E)的中心轴线之距是球(C)的半径,刃部的斜面朝向球体(C)之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上的切向加工整球装置,提高了效率和精度。在坯料(D)的旋转前方向上安装刀具(B),该刀具(B)装在绕定轴(E)转动的旋转刀台(F)上,而刀台(F)安装在随同轴(E)转动的底座(G)坐于欲加工球(C)处;刀具(B)的刃部与定轴(E)的中心轴线之距是球(C)的半径,刃部的斜面朝向球体(C)之外。本实用新型中,刀具运动轨迹与工件的旋转运动合成后形成了理论上的球体轮廓,与数控机床运用插补技术形成球体的方法相比,此方法比数控加工精度更高,轮廓更准确。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尺寸精度更高、加工效率更高且具有操作简单,对工人技术要求不高的突出优点。提供了用最简单的方法加工高质量零件的途径。
文档编号B23B5/40GK2584323SQ0228799
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9日
发明者孔凡华, 王春华, 马书明 申请人:大庆石油管理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