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轮卷边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7769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字轮卷边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板的卷边成型工艺,特别是采用专用模具对工字轮侧板的卷边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作为绕线用的工字轮的侧板由钢板制成,为减轻重量,提高强度和刚度,通常在其周边焊上圆管作为加强边,这种焊接方法不但费工费料,而且由于焊接变形影响使用性能。目前,有人提出采用管状卷边式的工字轮侧板,有明显进步,但其加工方法尚不完善,一般都分成4~5次逐步挤压成型,缺陷是工效低,成品率也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工效高、成品率高的工字轮卷边成型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工字轮卷边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作为工字轮侧板的圆钢板在折弯模上沿周边折弯成90°;(2)将弯成90°的周边在专用滚压模上滚压成圆弧状,该滚压模包括滚动式的“内R模”和“外R模”;(3)将圆弧状周边在专用成型模上冲压成圆管状。
上述专用滚压模中的“内R模”是由电机带动的主动轮,“外R模”是可作径向进给的从动轮,工作时,工件套在主动轮上,其顶面由压紧轮施加垂直压力,侧面由从动轮施加水平压力。所述垂直压力和水平压力由液压油缸提供。步骤(3)在冲床或油压机上进行。
采用以上工艺,只要用三套根据工件结构和尺寸范围设计成的专用模具在普通机床上进行加工,工序少,操作简便,工效高。主动轮的转速和液压缸的压力均可调整,以适应滚压加工需要,提高成品率。


图1为工字轮侧板卷边三步成型示意图,a1为折弯后截面图,a2为滚压后截面图,a3为成型后截面图;图2为滚压模工作示意图;图3为成型模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工字轮侧板由圆形钢板经折弯、滚压、成型三个步骤分别得到如图1中,a1、a2、a3的截面形状。步骤一采用折弯模在冲床上进行。步骤二采用与传动机构相连接的专用滚压模完成。滚压模中,内R模1是由电机带动的主动轮,外R模2是可作径向进给的从动轮,内、外R模上的圆弧R1、R2符合R2=R1+δ,δ为工件厚度。工作时,工件a套在内R模1上,其顶面由压紧轮3施加垂直压力,侧面由外R模2施加水平压力,垂直压力和水平压力由液压油缸提供。步骤三采用成型模在油压机上进行,成型模包括上模4、下模5。
权利要求
1.一种工字轮卷边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作为工字轮侧板的圆钢板在折弯模上沿周边折弯成90°;(2)将弯成90°的周边在专用滚压模上滚压成圆弧状,该滚压模包括滚动式的“内R模”和“外R模”;(3)将圆弧状周边在专用成型模上冲压成圆管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轮卷边成型工艺,其特征是专用滚压模中的“内R模”是由电机带动的主动轮,“外R模”是可作径向进给的从动轮,工作时,工件套在主动轮上,其顶面由压紧轮施加垂直压力,侧面由从动轮施加水平压力。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字轮卷边成型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垂直压力和水平压力由液压油缸提供。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字轮卷边成型工艺,其特征是步骤(3)在冲床或油压机上进行。
全文摘要
一种工字轮卷边成型工艺,由圆形钢板经折弯、滚压、成型三个步骤分别将钢板周边加工成90°翻边、圆弧状卷边和圆管状卷边。滚压工序采用带传动机构的专用滚压模完成,滚压模中内R模为主动轮,外R模为径向进给的从动轮,工件套在主动轮上,其垂直压力和水平压力由液压油缸提供。本发明用于带有管状卷边的工字轮侧板的成型加工,工序少,操作简便,工效高,成本低,而且产品质量得到保证,比现有的工字轮侧边的焊接工艺和4~5道工序的挤压成型工艺有显著的进步。
文档编号B21D19/12GK1486802SQ03152929
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4日
发明者卢惠林 申请人:卢惠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