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式加工物件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90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影像式加工物件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加工物件检测装置,尤指一种可使用影像处理方式以检测加工物件的加工尺寸与位置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加工物件于加工过程中,经常经历多种加工过程,例如车削、切割、焊接、钻孔、攻牙等制程,其加工的位置、尺寸大小皆须再次经过量测以确认加工的结果是否正确。
常用的加工量测技术,每完成一加工手续后皆须以人工方式量测其加工结果,以判断加工尺寸大小、构件位置是否正确,往往量测结果因操作者而有所不同,不仅浪费人力与时间,精确度也不高。
请参阅图1,为另一种常用的三维精密量测平台示意图;如图所示,该三维精密量测平台主要中于工作平台11上设有一可于(X,Y,Z)三维移动并附有尺规刻度的支架13,于支架13前端设有一探针135,可由一资料传输线175与一电脑系统17连接,工作平台11上的一角落设有至少一定位栓15。于使用时,将加工物件19放置于工作平台11上,并靠紧定位栓15,调整支架13以使探针135触及加工物件19的待测点,例如定位点191、方形孔193、凸柱195、圆形孔197等,此时电脑系统17发出一“哔”声,并同时读取该待测点尺规刻度的数值,亦即该待测点的座标值。
将每一量测点的量测值与物件原本设定的标准值比较后,即可得到加工物件的待测点其加工位置、尺寸大小正确与否,进而判断该加工物件为合格品或不良品。
上述常用量测装置,于量测时探针135必须与加工物件19接触,有时更会在加工物件表面留下刮损痕迹,造成加工物件19外观缺陷,况且必须经常移动支架13,以就每一个待测点进行量测,量测速度慢,耗费人力,因此,不适合大量加工物件在生产时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物件检测装置,可以有效达到精确量测的目标,又可减少加工物件量测时间,避免量测过程破坏加工物件,同时以降低人为操作而容易发生误差的机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影像式加工物件检测装置,主要构件系包括有一工作平台,其上设有至少一定位栓可用以固定一加工物件,该工作平台上方设有一支架,可由至少一驱动装置以带动其上下、左右、前后运动,支架上固设有一影像撷取装置含一摄影镜头,可于支架上前后运动并可由一资料传输线将所撷取的加工物件影像传输至一电脑系统;该电脑系统可用以将加工物件影像与预先储存的标准影像进行比对,并依据比对结果分类加工物件。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结构及所达成的功效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较佳的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常用的三维精密量测平台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检测过程的动作流程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工物件影像与标准影像比对示意图;图5A至图5E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加工物件检测示意图;及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影像式加工物件检测装置主要包括有一工作平台21,其上设有至少一定位栓25可用以固定一加工物件29,该工作平台21上方设有一支架23,可由至少一驱动装置233以带动其上下、左右、前后运动,支架23上固设有一影像撷取装置30含一摄影镜头311,可于支架23上前后运动并可由一资料传输线275将所撷取的加工物件影像传输至电脑系统27,以便处理该影像。而加工物件29上同样设有至少一个待测点,例如定位点291、方形孔293、凸柱295、圆形孔297等。
请连同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检测过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其步骤分别为步骤301加工物件29定位。主要是当加工物件29放置于工作平台21上后,先将加工物件29紧靠定位栓25,以令该加工物件29于左右方向(X方向)、前后方向(Y方向)就初步的定位。
步骤302调整支架23及影像撷取装置30的位置。主要是将影像撷取装置30移至加工物件29中间位置,并上下移动用以对焦取得最佳拍摄位置。
步骤303拍摄加工物件29并将加工物件影像资料传送至电脑系统270其主要是拍摄加工物件29的影像,并将其利用资料传输线275传至电脑系统27。
步骤304找寻并设定加工物件影像的定位点391,主要是将加工物件影像39以小角度旋转、微幅放大或缩小以使其定位点391与已储存于电脑系统27中的标准影像49的定位点491叠合,以确保细部的定位精确,如图4所示。
步骤305加工物件影像39与标准影像49进行比对。将加工物件影像39的定位点391与标准影像49的定位点491叠合后,发现加工物件影像39的方形孔399与标准影像45上的方型孔499无法叠合,即表示两者于加工尺寸、位置具有误差。
步骤306计算两影像间的差异性,计算加工物件影像39的方形孔399与标准影像49上的方型孔499于位置、尺寸的差异值。
步骤307判定加工物件品质且加以分类,主要是根据步骤306所得到的差异值与预先设定的管制误差值进行比较以判定加工物件29是合格品、不合格品或待修正品,如此即可快速检测出加工物件29的加工品质。
又,请参阅图5A至图5E,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加工物件检测示意图;如图所示,若加工物件59的受测面积过大时,可将图5E的工作物件59予以分区成A区51,B区52、C区53、D区54,分别对照图5A至图5D,其中每一区与相邻区域皆有一重叠区512、523、534、541。于量测实施时,将影像撷取装置30移至每一区(A、B、C、D)的中心分别摄影,然后再将各分区的影像传回电脑系统27予以重叠如图5E所示,而接续将重叠后的加工物件影像与标准影像进行比对,且根据设定的管制误差值以判定加工上物件的加工品质。同时,于分区摄影时,可更换更高倍率的摄影镜头311,以增加影像解析度,以作为更精密的量测与比对。
又,请参阅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其主要构件大致与图2所示实施例相同,主要是以一输送带50取代工作平台21。于生产时,输送带50可连续承载加工物件往前输送,当加工物件591、593通过影像撷取装置30正下方时,即可立即撷取加工物件593影像,并进行检测以判断结果进而进行产品分类。当输送带50继续往前带动加工物件595通过影像撷取装置30正下方时,即重复上述影像撷取、辨识工作。如此反覆实施,可运用于一般产品生产线,以达成快速量测的目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加工物件检测装置,尤指一种影像式加上物件检测装置,其不但能避免直接接触加工物件,更能增进检测速度,降低检测误差。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影像式加工物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构件包括有至少一撷取加工物件影像的影像撷取装置;一置放该加工物件的工作平台;一电脑,由一资料传输线连接至影像撷取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式加工物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影像撷取装置装设于一可滑动的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式加工物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影像撷取装置由至少一组驱动装置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式加上物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工作平台设有至少一定位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式加工物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影像撷取装置可更换不同倍率的摄影镜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式加工物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加工物件影像是以复数个分区分别撷取个别影像后,再组合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式加工物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工作平台为一输送平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加工物件检测装置,尤指一种可使用影像处理方式以检测加工物件的加工尺寸与位置的检测装置;其主要是将加工物件运用影像撷取装置取得加工物件影像,然后利用一电脑系统,将加工物件影像与预先储存的标准影像进行比对,并设定一管制误差值,依据管制误差值而就加工物件加以判定等级并分类,如此即可在短时间内快速且准确的完成加工物件的检测程序。
文档编号B23Q17/20GK2638920SQ0320810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6日
发明者黄启瑞 申请人:雷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