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型链条小管扁丝料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193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波浪型链条小管扁丝料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金属冷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链条小管扁丝料拉丝机。
背景技术
在当前国内链条行业拉小管扁丝料的技术中,一般是将小管扁丝料通过卷料机构的绞盘,将扁丝环料拉出扁丝模,并一圈一圈地叠加在绞盘上,绞盘在卷料的同时又拉丝,因此,产生了如下的问题1.扁丝料圈叠加时的两圈交界处会有一个微小的斜坡,到一定高度后,斜坡越来越大,使料圈重心不稳定,圈叠的料容易倒下,所以在拉丝操作时,只有将扁丝剪断,因而造成了材料的浪费,扁丝拉不长。这种不长的扁丝通常长度在100m以内,不适应下道工序中高速卷管机连续作业的需要,也不符合出口要求。2.现有传统拉丝机拉出的产品表面未经压平,因此,扁丝表面光洁度及平整度不佳,难以满足中高档链条配件的质量要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0218751.5公开了一种小管长料拉丝机,它包括有机架、绞盘、电动机、从动轮和弹簧,其中绞盘、电动机、从动轮和弹簧均安装在机架上,弹簧将从动轮压紧在绞盘上。当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时,靠主动轮与从动轮滚动接触面的摩擦力对扁丝进行拉延,它将拉丝和卷料分开,卷料时扁丝不受力,使堆叠时的斜角变小,这样可以把扁丝拉得较长,但其缺点是接触面积不够大,影响成品扁丝的平直度和表面光洁度,特别是针对中型小管扁丝料,如06B、08B、08BH、10A、12A等型号的扁丝,拉延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拉丝机拉延后的扁丝表面质量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品丝有较高的平直度和表面光洁度,同时拉延长度较长的链条小管扁丝料拉丝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波浪型链条小管扁丝料拉丝机,包括拉丝机构和卷料机构,拉丝机构包括上下两组压轮,每组压轮由若干个压轮组成,下组压轮带有驱动装置,下组压轮带有升降机构,上下组压轮的前半部分连续交叉相切排列,上下组压轮的后半部分对正排列,各压轮间以齿轮驱动。
各压轮上可以包覆摩擦材料;最佳的技术方案是上组压轮由5个压轮组成,其中前半部分3个,后半部分2个,下组压轮由6个压轮组成,其中前半部分4个,后半部分2个。
本实用新型在拉丝时,升降机构将上组压轮压下,使扁丝料紧紧地被压在上下压轮之间,利用压轮转动时的摩擦力把扁丝拉出。前半部分的压轮交叉相切排列,形成波浪形的接触面,可以增大扁丝与压轮的拉延面;后半部分的压轮对正排列,可以提高扁丝的平直度。通过本实用新型生产的扁丝重量规格可达到每捆50--100kg以上,小管扁丝的长度可达到500m以上,其平直度和表面光洁度可达到中、高档链条的质量技术要求。如小管扁丝料08B经本实用新型拉延后通过排线卷料结构卷成圆筒形,单卷长度达500m以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的小管扁丝料拉丝机中,拉丝模1、卷料电机2、卷料机3组成卷料机构,中间部分为拉丝机构。拉丝机构包括两组压轮,其中11、12、13、14、15、16为下压轮,21、22、23、24、25为上压轮;5为驱动电机,带动下压轮11转动,6、7为升降机,可调整上组压轮的高度。在图中,扁丝4是从右向左运动的,因此,16、15、14、13是下组压轮的前半部分,12、11是下组压轮的后半部分,25、24、23是上组压轮的前半部分,22、21是上组压轮的后半部分,16、25、15、24、14、23、13连续交叉排列,22、12、21、11对正排列,各压轮间带有齿轮相互传动,电机5带动下压轮11转动后,下压轮11通过齿轮带动压轮12和21转动,12再带动13和22转动,13带动23,然后依次带动14、24、15、25、16转动。扁丝4从拉丝模1出来后,经过各压轮的拉延,卷到卷料机3上。
权利要求1.波浪型链条小管扁丝料拉丝机,包括拉丝机构和卷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拉丝机构包括上下两组压轮,每组压轮由若干个压轮组成,下组压轮带有驱动装置,下组压轮带有升降机构,上下组压轮的前半部分连续交叉相切排列,上下组压轮的后半部分对正排列,各压轮间以齿轮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型链条小管扁丝料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各压轮上包覆有摩擦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浪型链条小管扁丝料拉丝机,其特征在于上组压轮由5个压轮组成,其中前半部分3个,后半部分2个,下组压轮由6个压轮组成,其中前半部分4个,后半部分2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波浪型链条小管扁丝料拉丝机,包括拉丝机构和卷料机构,拉丝机构包括上下两组压轮,每组压轮由若干个压轮组成,下组压轮带有驱动装置,下组压轮带有升降机构,上下组压轮的前半部分连续交叉相切排列,上下组压轮的后半部分对正排列,各压轮间以齿轮驱动。本实用新型拉延后的成品丝有较高的平直度和表面光洁度,同时拉延长度较长。
文档编号B21C1/02GK2608174SQ0322906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7日
发明者张建宏 申请人:张建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