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刀座可转位螺旋立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有刀座可转位螺旋立铣刀的制作方法
有刀座可转位螺旋立铣刀属于金属切削刀具技术,主要用于重型镗、铣床对金属的粗加工。
中国机械工业部工具科技情报网咨询服务中心编辑出版的《工具展望,1983年第5期载文“可转位刀具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工具展望》1984年第4期载文“硬质合金工具技术的剖析与展望”,介绍了可转位螺旋立铣刀的现况。这种刀具的结构,是将予先加工好的,并带有若干个切削刀刃的可转位刀片,用机械夹固的方法,将其夹紧在带有定位刀槽的刀体上。在使用过程中,当一个切削刀刃磨钝时,松开被夹紧的刀片,转动其位置,使新的切削刃进入切削状态,再经夹紧,就可以继续使用。这种刀具的主要优点是节省刀具材料,刀片刃磨方便,具有良好的刃口质量和切削性能,更换刀片时间短,加工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因而受到各国广泛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
这种可转位螺旋立铣刀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刀体上安装可转位刀片的定位刀槽是方形的。这种方形定位刀槽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需要用价格昂贵的专门设备(数控铣床)进行加工。因此刀具的制造成本高,仅刀槽一项的加工费用就占刀体加工成本的60%。一般的刀具生产厂家不具备生产这种刀具的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的可转位刀片定位结构,以简化刀体上定位刀槽的加工工艺,降低刀体造价,提高刀具的加工精度。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体一说明。具体体法是,将刀体1上的定位刀槽2内的径向定位面,由原来的平面改为圆弧面3,在刀槽1内加装一个与刀槽相配合的定位刀座4。刀座的几何形状为图2所示的前方后圆的一体结构,刀座的前部为一方体,方体的上平面为刃刀片的定位平面,刀座的后部为一半圆柱体,其下平面与方体的平面在一个平面上,其上平面高出方体平面2~5mm,形成一个定位凸缘。安装时将刀座放入刀体的刀槽内,再将刀片3放在刀座上,用同一条螺丝穿过刀片、刀座,压紧在刀槽内的螺孔7上。
这种刀座定位结构的优点有三个。一个刀体上圆弧形定位刀槽的加工工艺简单,不需要昂贵的专门设备,在普通的万能工具铣床上一次即可铣成,因而刀具的制造成本可大为降低。以规格为φ80mm的可转位螺旋立铣刀为例瑞典SeLo公司生产的售价为4500元/把,太原工具厂生产的售价为1800元/把,而有刀座可转位螺旋立铣刀的制造成本仅为400元/把。经试制测定,有刀座可转位螺旋立铣刀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原型的标准。二是可以用更换刀座的方法、微量调整刀片的径向位置,故而在用百分表对刀具进行测量调整后,可以提高刀具的径向跳动精度。这样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减少了使用过程中的打刀现象,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三是定位刀座采用粉未冶金压制而成,
不仅起定位作用,而且在刀片一旦损坏的情况下,可有效地起到保护刀体的作用。
附图1为有刀座可转位螺旋立铣刀的示意图。
1 为刀体2 为刀槽3 为刀槽内的定位弧面4 为定位刀槽5 为可转位刀槽6 为固定螺丝附图2为定位刀座的侧视图。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转位螺旋立铣刀,包括刀体、刀座、刀片,其特征在于刀体上刀槽的径向定位面呈圆弧形,在刀槽内装有与刀槽相配合的刀座,刀片以刀座的方形平面和凸缘为定位面,刀片安装在刀座上。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转位螺旋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刀座为前部呈方体、后部为半圆柱体的一体结构,整个刀座下部为一个平面,其上部半圆柱面高出方体的上平面2~5mm,形成一个定位凸缘。
专利摘要
有刀座可转位螺旋立铣刀属于金属切削刀具技术,主要用于重型镗、铣床对金属的粗加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可转位刀片的定位结构。即把刀体上的定位刀槽的定位平面由原来的方形改成圆弧形,在刀槽内加装了一个定位刀座。这样简化了刀体定位刀槽的加工工艺,降低了刀具的造价,提高了加工精度,为可转位刀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文档编号B23C5/02GK87200984SQ87200984
公开日1987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28日
发明者张仲明 申请人:张仲明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