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放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12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线放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放电设备的控制,尤其涉及一种避免放电而产生的导线电极消耗所引起的加工误差的导线放电设备。
背景技术
导线放电设备是在将被加工的工件和导线电极之间施加一个电压,以产生放电,从而将工件加工成所要求的形状。导线电极在拉力作用下垂直张紧,并且以给定的速度从下部向上部或者从上部向下部送进。在导线电极面对工件的位置,会发生放电以去除工件材料,从而对工件进行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不仅仅是工件本身由于放电被消耗,导线电极也会由于放电而被消耗。
例如,在导线电极从上部向下部向下送进的情况下,由于导线电极向下移动,导线电极消耗的程度将增加。因而随着导线向下部传送,导线电极的直径将变小。另一方面,导线中心轴线与程序规定路径之间(programmed path)的补偿量保持恒定,程序规定路径(为导线半径与导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间隙量之和)确定加工形状。这样,间隙量沿向工件下部的方向增加,增加的量为导线直径的减小量,所以导致不充分加工,引起加工槽的宽度和/或加工量的减少。结果,加工工件形状的直线度将受到影响。尤其是,如图7所示,工件1的宽度沿向下部的方向增加,增加的量为导线电极2直径减小的量。在冲压凸模(a punch shape)的加工中,会出现下面的情况,即要被加工成圆柱形状的工件被加工成了斜截的圆锥形,如图8a所示。在冲压凹模(a die shape)的加工中,会出现被加工的孔的直径沿导线送进的方向向下减小,如图8b所示。
然而,在传统的导线放电设备中,没有采用任何方法防止由于导线电极的消耗而产生的对加工形状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线放电设备,该设备能够防止由于导线电极的消耗而导致的加工形状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导线放电设备包括存储机构,用于存储防止放电引起的导线电极消耗所导致的导线电极的直线度误差的直线度-误差校正量;运动路径确定机构,用于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直线度误差校正量,获取在第一个与工件平行平面上导线电极运动路径在导线电极补偿方向上的第一个校正量,和在第二个与工件平行平面上导线电极运动路径补偿方向上的第二个校正量,并且用第一个已校正的补偿量校正第一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第一个已校正的补偿量是根据第一个校正量和取决于导线半径和放电间隙的预定补偿量获得的,以及通过由所述第二个校正量和预定补偿量而获得的第二个已校正的补偿量校正第二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从而确定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路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导线放电设备包括存储机构,用于存储防止放电引起的导线电极消耗所导致的导线电极的直线度误差的直线度误差校正量;运动路径确定机构,用于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直线度误差校正量,获取在第一个与工件平行平面上导线电极运动路径在导线电极在补偿方向上的第一个校正量,和在第二个与工件平行平面上导线电极运动路径在补偿方向上第二个校正量,并且用第一个已校正的补偿量校正第一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第一个已校正的补偿量是根据第一个校正量和取决于导线半径和放电间隙的预定补偿量而获得的,以及通过由所述第二个校正量、预定补偿量和用于锥度加工的预定锥度偏移量而获得的第二个已校正的补偿量校正第二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因此确定在锥度加工中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路径。
运动路径确定机构能够获取第一个平面上的第一个已校正的补偿量和第二个平面上的第二个已校正的补偿量,且这两个补偿量互不相同,因此对第一个和第二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进行不同的校正。
直线度误差校正量可以由一个角度值或者角度的正切给出。
存储机构可以包括一个数据库,其位于导线放电设备的控制器内,储存不同类型的导线电极和加工条件下的多个直线度误差校正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导线电极加工所指定的不同类型的导线电极和加工条件,从控制器内的数据库中选取直线度误差校正量。


图1是一个视图,用于说明防止导线电极的消耗而导致直线度误差的本发明的原则;图2是一个视图,用于说明在工件的下部表面作为导线电极倾斜的参考平面的情况下,本发明中防止直线度误差的补偿校正;图3是一个视图,用于说明程序平面(a program plane)在工件下部表面上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补偿校正,其中下部表面作为参考平面;图4是一个视图,用于说明在本发明中,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为补偿校正的移动量;图5是一个方框图,表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线放电设备的基本部分;图6是同一个实施例的导线放电设备中的运动指令输出程序的流程图;图7是一个视图,用于说明放电引起的导线电极消耗所导致的不充分加工的原因;图8a是一个视图,用于说明在冲压凸模加工中电极消耗所导致的不充分加工;图8b是一个视图,用于说明在冲压凹模加工中的不充分加工;图9a是一个平面视图,表示了在本发明的直线度误差校正应用于锥度加工的情况下,程序平面和工件的上部表面上的运动路径;图9b是运动路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对于某种材质的工件加工,由导线电极消耗引起的直线度误差仅由导线电极的种类、加工条件(比如,使用的拉力、导线电极的送进速度、导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电压、工作液量、加工速度等)和工件的厚度决定。因此,在本发明中,预先测量直线度误差,并且,在加工时,通过作为校正量的校正角校正由程序指示的运动路径,从而防止了放电引起的导线电极的消耗而导致形状误差,该校正角是根据直线度误差而确定的。
图1是一个视图,用于说明防止导线电极的消耗而导致直线度误差的本发明的原则。
在图1中,符号h(0≤h≤H0(工件厚度))表示起始于工件下部表面的高度,该表面作为防止直线误差导线电极倾斜的参考平面;WP表示起始于工件底座(workpiece bed)3的上部表面的距离,该距离表明了程序平面的位置,在该位置上,工件1被加工成加工程序规定的形状;WP2表示从程序平面的位置到工件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h1表示从工件底座3的上表面到工件的下表面之间的高度(h1被认为是,在工件加工过程中,通过使用如小工作台之类的工具将工件从工件底座3抬高而形成的高度);φ(见图8a和8b)表示用于补偿导线电极的消耗而引起的直线度误差而确定的校正角。在本发明中,程序平面(第一个平面)上的校正量d1’和工件的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第二个平面)上的校正量d2’通过下面的公式(1)、(2)确定d1’={(h+h1)-WP}tanφ …(1)d2’={(WP+WP2)-(h+h1)}tanφ…(2)通过使用校正量d1’在补偿方向上校正由程序指示的加工形状,可以在程序平面上获得已校正的加工形状。类似地,通过使用校正量d2’在补偿方向上校正指示的加工形状,可以在工件上表面上(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获得已校正的加工形状。
由加工程序指示的加工形状表示了导线电极2的中心轴移动的路径。另一方面,导线电极有其自己的尺寸(直径)同时要提供放电间隙,从而,当根据程序规定的路径进行加工时,无法获得想要的加工形状。由于这个原因,导线电极中心轴的运动路径要从程序规定的路径向右或者向左偏移,以远离工件的构成最终产品的部位,从而校正加工形状。也就是说,确定从相应于程序规定的加工形状的路径向右或者向左偏移(以下,该偏移称为导线直径补偿)的路径,也就完成了补偿校正,该补偿量是放电间隙量与导线电极半径之和。
通常,导线直径补偿的补偿量在工件厚度方向上总是恒定的。特别是,当以某一个补偿量进行程序设计加工时,用于计算工件下表面(程序平面)上的补偿路径的补偿量也应用于计算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的补偿路径。与此相反,为了防止导线电极消耗引起的直线度误差,本发明使用不同的补偿量计算程序平面上的路径和与其相互独立的另一个平面上的路径。
在此假设,为导线直径补偿所设的补偿量(该补偿量等于放电间隙量与导线电极半径的和)由d0表示。在本发明中,从刚刚提到的补偿量d0中加上或减去前面提到的程序平面和工件上表面(即,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的校正量d1’和d2’,以便独立地确定这些平面上的补偿路径,这些补偿路径进一步考虑到了导线电极消耗引起的直线误差。
图1中,如果导线电极2从上部向下部送进,随着导线电极向工件1的底部移动,由于放电引起的导线电极消耗,导线电极变细。因此,如用于说明冲压凸模(a punch shape)加工的图8a和用于说明冲压凹模(a dieshape)加工的图8b所示,加工完的工件1在形状上越向底部越宽。换句话说,不充分加工出现在工件下部形状上。
在这点上,防止导线电极2的消耗引起的误差的校正与常规的导线直径补偿校正(ordinary wire diameter offset correction)一同,在防止向底部变宽的趋势的方向上进行校正。通过从导线直径补偿量d0中减去校正量d1’确定程序平面上的补偿量d1(以下称为已校正的补偿量),如下面的公式(3)所示,其中补偿量d1考虑到了导线电极消耗引起的直线度误差。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的校正量d2’应用到与程序平面上应用的校正量d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因此,校正量d2’与导线直径补偿量d0相加确定了已校正的补偿量d2,如下面的公式(4)所示d1=d0-|d1’| …(3)
d2=d0+|d2’|…(4)另一方面,在图1中,当导线电极从下部向上部送进时,在校正量和导线直径补偿量之间存在一个相反的关系,从而,已校正的补偿量d1和d2由下面的公式(5)、(6)表示d1=d0+|d1’|…(5)d2=d0-|d2’|…(6)如果参考平面的高度h等于工件的高度H0,那么,根据公式(2),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的校正量d2’为0。这样,在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已校正的补偿量d2等于d0,从而只进行常规的导线直径补偿校正就足够了。在程序平面上,使用已校正的补偿量d1(=d0-{(H0+h1)-WP}tanφ)进行校正,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
如果参考平面的高度h是0,因此程序平面位于工件的下表面(h1=WP),那么,程序平面上的校正量d1’由公式(1)确定为0。对于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由于满足h1=WP和WP2=H0这两个关系,因此,工件上表面上的校正量d2’由公式(2)确定如下d2’=WP2tanφ=H0tanφ。所以,在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的已校正的补偿量d2由公式d2=d0+WP2tanφ=d0+H0tanφ确定,并且如图3箭头所示进行校正。对于程序平面(工件下表面),通过使用已校正的补偿量d1(=d0),只进行常规的导线直径补偿校正。
导线电极2由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4和5支撑。如图4所示,上部导线导向器4通常被放置在工件上表面的上方,而下部导线导向器5通常被放置在工件底座3的工件安装表面的下方。下部导线导向器5相对于固定有工件和工件底座3的工作台是可移动的,这样可以使其沿使用程序平面上的补偿量确定的路径进行运动。上部导线导向器4可相对于下部导线导向器5运动,这样可以使其沿使用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的补偿量确定的路径运动。下部导线导向器5与伺服电动机相连,该伺服电动机驱动下部导线导向器5沿互相垂直的X和Y轴方向。由于这样的布置,相对固定的工作台,移动下部导线导向器5,而使得下部导线导向器5和工作台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作为选择,导线放电设备也可以如下布置,即下部导线导向器5固定不动,可移动的工作台与伺服电动机相连。只要下部导线导向器和工作台之间可以相对运动,任何形式的导线放电设备都可以使用。
上部导线导向器4与伺服电动机相连,该伺服电动机沿U和V轴方向驱动上部导线导向器4,其中U和V轴延长线相互垂直,如同X和Y轴。
为了通过程序平面和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的已校正的补偿量d1和d2进行偏移方向上的校正,应该移动下部和上部导线导向器5、4,它们分别从程序规定的形状和下部导线导向器5的移动量是校正量dlo和校正量dup,校正量dlo和校正量dup由下式表示dlo=(h+h1+H1)-d0/tanφ(WP+H1)-(h+h1+H1-d0/tanφ)·d1]]>=h+h1+H1-d0/tanφWP-h-h1+d0/tanφ·d1··········(7)]]>dup=Ha(WP+WP2+H1)-{(h+h1+H1)+d0/tanφ}·d2]]>=HaWP+WP2-h-h1+d0/tanφ·d2·········(8)]]>其中,H1表示工件底座3的上表面和下部导线导向器5之间的距离,Ha表示下部导线导向器5和上部导线导向器4之间的距离。
在导线电极从上部向下部送进的情况下,通过将公式(3)、(4)的右边分别代入公式(7)、(8)中的d1、d2可以确定校正量dlo、dup,在导线电极从下部向上部送进的情况下,通过将公式(5)、(6)的右边分别代入公式(8)、(9)中的d1、d2可以确定校正量dlo、dup。当导线电极从上部向下部送进时,校正量dlo、dup确定如下dlo=h+h1+H1-d0/tanφWP-h-h1-d0/tanφ·{d0-|(h+h1-WP)tanφ|}·······(9)]]>dup=HaWP+WP2-h-h1+d0/tanφ·{d0+|(WP+WP2-h-h1)tanφ|}······(10)]]>在补偿方向上通过校正量dlo改变程序规定的加工形状,可以确定下部导线导向器5的运动路径,而通过改变下部导线导向器5的运动路径,可以确定上部导线导向器4的运动路径,其中改变下部导线导向器5的运动路径是通过补偿方向上的校正量dup改变的(参见图4)。这些运动路径分别指示给与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4、5相连的伺服电动机。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导线放电设备的方框图。标记10表示一个控制器,该控制器由例如控制导线放电设备的数字控制单元构成。比如,控制器10包括处理器11、由ROM和RAM等构成并通过总线18与处理器11相连的存储器12、显示装置13、输入设备14如键盘、能够将加工程序等从外部存储介质输入或将加工程序输出到外部存储介质的接口15、轴控制机构16以及输入/输出电路17。
轴控制机构16用来控制X和Y轴伺服电动机25x、25y以分别在相互垂直的X和Y轴方向上驱动下部导线导向器5,同时控制Z轴伺服电动机25z以在与X和Y轴垂直的方向上驱动上部导线导向器4,并且控制U和V轴伺服电动机25u、25v以在垂直的U和V轴方向上驱动上部导线导向器4,从而完成锥度加工和/或完成防止导线电极消耗引起的直线度误差的校正。轴控制机构16由诸如处理器和存储器构成,并为各个轴完成位置、速度和电流反馈控制。轴伺服电动机25x、25y、25z、25u和25v通过每个轴的伺服放大器21x、21y、21z、21u和21v与轴控制机构16线连。尽管每个伺服电动机25x、25y、25z、25u和25v都装有位置/速度探测器,并且设计成能够向轴控制机构16完成位置/速度反馈,但在图5中省略了图解说明。
与输入/输出电路17相连的是电力电路22、自动导线连接装置23、导线电极送进器24以及其它外围设备,其中,电力电路22在导线电极2和工件1之间施加电压并使其间产生放电,自动导线连接装置23使导线电极穿过形成在工件上的加工开始孔,导线电极送进器24送进导线电极。
前面提到的导线放电设备的构成与传统的导线放电设备的构成实质上是相同的。
根据本实施例,当在工件材质、导线电极、加工条件、工件厚度的不同组合的条件下进行加工操作时,预先测量直线误差。然后,分别对应于上述的组合条件,确定作为校正量的防止直线度误差的校正角φ值或者φ的正切值,并且以数据库的形式储存在导线放电设备的控制器10中的非易失RAM存储器中。
在开始导线放电加工前,操作者操作控制器10的输入设备14,将材料的种类、加工工件的厚度以及导线电极的类型设定在控制器内,并且为实现所需加工精度,通过利用显示在控制器10的显示装置13上的加工条件设定屏,选择和设定的加工条件。加工程序可以包含选择和设定加工条件的指令。当执行加工程序中的这一指令,参照前面提到的数据库就确定了防止直线度误差的校正角φ。
设定导线直径补偿的补偿量d0、程序平面的位置WP、程序平面和工件上表面之间的距离WP2以及参考平面的高度h,并将它们储存在控制器10的存储器中。同样,也要设定工件底座3的上表面和工件下表面之间的距离h1、工件底座3的上表面和下部导线导向器5之间的距离H1、以及下部导线导向器5和上部导线导向器4之间的距离Ha,并且也将它们储存在存储器中。
当输入加工指令时,处理器11将工件的材质和厚度、导线电极的类型以及加工条件的设定组合,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较,从数据库中找到与设定组合相同或者最相近的组合,确定与数据库中找到的组合相应的防止直线误差的校正角φ(步骤S1)。根据已确定的校正角φ和设定的数据,处理器按照公式(1)和(2)进行计算,从而计算程序平面和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防止由于导线电极消耗引起的直线误差的校正量d1’和d2’(步骤S2)。下一步,从导线直径补偿校正量d0加上或者减去校正量d1’, 从导线直径补偿校正量d0加上或者减去校正量d2’,从而确定程序平面和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的已校正的补偿量d1、d2(步骤S3)。接下来,处理器从加工程序块中读取运动指令并确定程序平面上的运动路径Pp(步骤S4)。然后,通过使用在步骤S3中确定的已校正的补偿量d1、d2在补偿方向上校正运动路径Pp,分别确定已校正的运动路径P1、P2(步骤S5)。
接下来,根据在步骤S3中确定的已校正的补偿量d1、d2,计算与补偿校正相关的下部和上部导线导向器的校正量dlo、dup(步骤S6)。然后,根据在步骤S5中确定的已校正的运动路径P1、P2和在步骤S6中确定的下部和上部导线导向器的校正量dlo、dup,计算下部和上部导线导向器的运动路径Plo、Pup(步骤S7)。接下来,向驱动下部和上部导线导向器5、4的伺服电动机25x、25y、25z、25u和25v输出相应于步骤S7中确定的运动路径Plo、Pup的运动指令(步骤S8)。确定加工是否完成(步骤S9)。如果加工仍没有完成,则返回到步骤S3。重复执行步骤S3至步骤S9直到加工完成。
下面阐述锥度加工。
锥度加工是在工件上形成倾斜面,并且通过以下面的方式移动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完成加工的,这种方式是,在垂直的U和V轴方向上上部导线导向器的行程量和在垂直的X和Y轴方向上下部导线导向器的行程量之间提供相对偏离。图9a和9b表示了锥度加工的一个例子,是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看工件得到的视图。在该图示的例子中,工件在程序平面上形成矩形形状,在程序平面上工件外围和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工件外围之间产生偏离Ta、Tb、Tc和Td(以下称为锥度偏移量)。为简化图示说明,假设程序平面位于工件下表面。
甚至在锥度加工中,导线电极由于放电而被消耗,并且如果导线电极从上部向下部送进,则其直径随向下运动而变细,而在现有技术中,与垂直加工的情况同样,对于程序平面和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导线的直径补偿量保持恒定。因此,间隙量沿向工件底部的方向增加,增加量为导线直径的减小量,从而引起不充分加工,导致加工的槽的宽度和/或加工量的减小。结果,正在加工的工件的宽度向底部而增加,增加量为导线电极的减小量,从而不可能提供一个具有指定倾斜角度的加工表面。对于冲压凸模(a punch shape),如果锥形形状向向底部变宽,则工件被加工成底部宽度和锥度角度过大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甚至在锥度加工中,预先储存在控制器中的校正角用于校正由程序指示的运动路径,与垂直加工的情况相同,可以避免放电引起的导线电极消耗所导致的形状误差。
锥度加工的校正原理与垂直加工的校正原理相同。如果刚刚提到的校正角用φ表示,那么,程序平面上的校正量d1’和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的校正量d2’可以根据公式(1)、(2)计算出,已校正的补偿量d1、d2可以根据公式(3)、(4)计算出。
作为对程序指令的响应,计算程序平面上的运动路径,作为对程序中的倾斜角度指令的响应,计算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后一个运动路径与程序平面上的运动路径偏离,偏离量为锥度偏移量,如图9a和9b所示。接下来,通过使用已校正的补偿量d1在补偿方向上校正程序平面上的运动路径,确定运动路径Ptp,并且通过使用已校正的补偿量d2在补偿方向上校正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确定运动路径Pta。相对于校正的参考平面h确定如图9a所示的运动路径Ptp、Pta,该参考平面设在程序平面和工件上表面(不同于程序平面的另一个平面)之间,如图9b所示。与垂直加工的情况相同,根据运动路径Ptp、Pta,能够确定和校正下部和上部导线导向器的运动路径。
根据本发明,在垂直加工和锥度加工中,校正导线电极和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使得它们之间的间隙保持恒定,因此,防止放电引起的导线电极消耗所导致的加工形状误差,从而在工件的整个厚度上,加工形状与指定的形状一致,因此可以获得高度精确的加工形状。
本发明并不限于前面阐述的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阐述是基于下面的情况进行的,即,用于防止导线电极消耗所引起的直线度误差的校正角φ的值,以数据库的形式预先储存。作为选择,校正角φ的值可以在每次加工开始时输入。进一步地,校正角φ的正切值可以代替校正角φ的值直接使用,以获得程序平面上的校正量d1’和工件上表面上的校正量d2’,从而计算已校正的补偿量d1和d2以分别获得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路径。此外,在实施例中,提供了步骤S2和步骤S3,在这些步骤中,确定了用于防止导线电极消耗所引起的直线度误差的校正量d1’和d2’,确定了用于计算校正量dlo、dup的已校正的补偿量d1和d2。作为选择,校正量dlo、dup可根据公式(9)、(10)的直接进行计算。其它方面,本发明可在不背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线放电设备,其可以通过在工件和布置在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间的导线电极之间的放电对工件进行加工,该导线放电设备包括存储机构,用于存储避免放电引起的导线电极消耗所导致的导线电极的直线度误差的直线度误差校正量;运动路径确定机构,用于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直线度误差校正量,获取导线电极在与工件平行的第一个平面上的导线电极运动路径沿补偿方向的第一个校正量,和在与工件平行的第二个平面上的导线电极运动路径沿补偿方向的第二个校正量,并且用第一个已校正的校正第一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该补偿量是根据第一个校正量和取决于导线半径和放电间隙的预定补偿量得到的,以及用第二个已校正的补偿量校正第二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该补偿量是根据第二个校正量和预定补偿量得到的,这样便确定了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路径确定机构能够获取第一个平面上的第一个已校正的补偿量和第二个平面上的第二个已校正的补偿量,这两个补偿量互不相同,因此对第一个和第二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进行不同的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度误差校正量由一个角度值给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度误差校正量由一个角度的正切给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机构包括一个数据库,其位于导线放电设备的控制器内,用于储存不同类型的导线电极和加工条件的多个直线度误差校正量,并且,可以根据为导线电极加工指定的导线电极类型和加工条件,从储存在控制器内的数据库中的多个直线误差校正量中选取直线度误差校正量。
6.一种导线放电设备,其可以通过在工件和布置在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间的导线电极之间的放电对工件进行加工,该导线放电设备包括存储机构,用于存储避免放电引起的导线电极消耗所导致的导线电极的直线度误差的直线误差校正量;运动路径确定机构,用于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机构中的直线度误差校正量,获取导线电极在与工件平行的第一个平面上的导线电极运动路径沿补偿方向的第一个校正量,和在与工件平行的第二个平面上的导线电极运动路径沿补偿方向的第二个校正量,并且用第一个已校正的补偿量校正第一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该补偿量是根据第一个校正量和取决于导线半径和放电间隙的预定补偿量得到的,以及用第二个已校正的补偿量校正第二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该补偿量是根据第二个校正量、预定补偿量和用于锥度加工的预定锥度补偿量得到的,因此确定了锥度加工过程中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线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路径确定机构能够获取第一个平面上的第一个已校正的补偿量和第二个平面上的第二个已校正的补偿量,这两个补偿量互不相同,因此对第一个和第二个平面上的运动路径进行不同的校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线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直线度误差校正量由一个角度值给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线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直线度误差校正量由一个角度的正切给出。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线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机构包括一个数据库,其位于导线放电设备的控制器内,用于储存不同类型的导线电极和加工条件的多个直线度误差校正量,并且,可以根据为导线电极加工指定的导线电极类型和加工条件,从储存在控制器内的数据库中的多个直线误差校正量中选取直线度误差校正量。
全文摘要
一种导线放电设备,其能够避免导线电极的消耗而引起的直线度误差,从而消除不充分加工。预先确定校正角φ以避免消耗引起的工件直线度误差。根据预先确定的校正角φ,确定程序平面和工件上表面上的校正量d1’、d2’,并且将其加到或从预定补偿量中减去,预定补偿量取决于导线半径和放电间隙,因此分别确定程序平面和工件上表面上的已校正的补偿量d1、d2。根据已校正的补偿量d1、d2,分别得到下部和上部导线导向器在补偿方向上的校正量dlo、dup,从而,确定上部和下部导线导向器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路径。
文档编号B23H7/18GK1496773SQ20031010230
公开日2004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4日
发明者加藤淳一, 一郎, 宫嶋敬一郎, 荒川靖雄, 雄, 幸, 绪方俊幸 申请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