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79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将具有开口的槽体加工成密封的真空槽体的方法,以及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一槽体实施定量注液、抽真空及封口焊接的作业程序通常是针对一端已封口的槽体采用先注液随后抽真空最后再封口焊接的方式,其制程必须先以一种注液器插入只具有一个开口的槽体,并于注入一定量液体后再将该注液器取出;继之,将注液后的槽体移至另一工站的机台经该开口进行抽真空;随后,将该槽体再移至另一工站的机台将开口端夹扁;之后,该槽体又被再移至另一工站的机台依照所定的预留长度予以切断;最后,再将槽体移至另一工站的机台对夹扁的开口端施以封口焊接,以完成该槽体的定量注液、抽真空及封口焊接的作业。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在实务应用及产品品质的管控上至少有以下的缺点,如必须不时移动槽体至不同的工站以便利用多种分离式机台来完成定量注液、抽真空及封口焊接的作业,不但耗时费工且增加设备及制造成本。
又,利用同一开口先定量注液后再抽真空的作业方式,会随着槽体内真空度的持续升高导致其内液体蒸汽压的下降,从而产生液面急速汽化的现象,导致上述不断汽化的液体随着抽真空过程而持续抽离槽体,驱使定量的注液再度流失;且由于抽真空过程中不断地有液体产生汽化并被抽出,使得槽体内的真空度未必会随着抽真空的动作而同步提高;因此现有技术采用先注液再抽真空的方式,实难以达成确保槽体内的预期液体存量及维持准确真空度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在该槽体的开口端施以夹扁封口及定长切断后,若未及时封口焊接则会衍生许多不良的后果,例如既使原本已达预定真空度的槽体亦会因为受到外界有如雷霆万钧的大气压力所施压,严厉考验着夹扁开口端的气密能力,导致不等的空气压入槽体,造成真空度的下降及对槽体内部的氧化,且距离封口焊接的时间愈长变异性愈高,此现象对例如热导管的关键毛细结构之吸水性十分不利,上述制程对个别成品的可靠度以及量产中的批量良率均投下难以评估的变量。
有鉴于此,业界为降低上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其后段制程中常须加入退火、还原、二次除气等额外制程,不但因此而增加工站的设备以及在时间、人力、空间的投资所导致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外,且由于上述额外制程的效果不易验证,无法挥去产品品质稳定度的疑虑,因此,必须实施大量抽检,甚至实施全检而大幅提高检测成本及造成出货的延误。
由于现有技术采用先注液再抽真空的方式无法确保槽体内的预期液体存量及维持准确真空度的基本要求,且易衍生诸多其它问题,增加技术难度与成本提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作改进。

发明内容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造方法是将一具有第一及第二开口的槽体制作成一封闭槽体,具体步骤可总结为自槽体的第一开口对该槽体进行抽真空,直至该槽体内达到预定的真空度;对该第一开口进行密封处理;自该槽体的第二开口注入液体;及对该第二开口进行密封处理。
另一方面,本发明亦提供一种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制造装置包括一真空帮浦及一注液槽,该真空帮浦是连接于该槽体的第一开口以自该第一开口对该槽体施行抽真空,该注液槽是连接于该槽体的第二开口,以当该槽体内部达到预定的真空度后自该第二开口向槽体注入液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先抽真空再注液的方式可同时兼顾槽体内的准确真空度及定量注液的要求,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度。

图1为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真空槽体的制造流程图。
图3为图2中的密封处理的流程图。
图4为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以热导管为例,说明一种可对槽体施行抽真空、定量注液、密封处理等制程的装置。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及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之一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对热导管槽体100施行抽真空、定量注液、密封处理制程的装置,包括定位架(图未示)、一真空帮浦20、两台夹扁机30、两台切断机40、两台焊接机50、一注液槽60及一真空计70及一对阀门80、81;其中该热导管槽体100竖直定位于定位架上,该热导管槽体100上、下两端具有两个开口12、14,各个开口12、14处具有一缩小管径的喉管120、140。该两套夹扁机30、切断机40及焊接机50分别设于该等喉管120、140靠近热导管槽体100的一端。该真空帮浦20连接于其中之一喉管的远离热导管槽体端,本实施例中真空帮浦20选择与喉管120连接。在另一喉管140远离热导管槽体端套接一具有两支分歧管的联通件90,于该分歧管端分别跨接该注液槽60及真空计70,并将该对阀门80、81设于二分歧管中以分别控制注液槽60及真空计70与热导管槽体100的连通,上述的配置可使热导管槽体100避免真空泄漏问题。
在热导管的制程中,该两端具有开口12、14的热导管槽体100之内壁已具有毛细结构,该毛细结构可以为具有沟槽的管壁,亦可以为具有服贴于管壁内的金属网目或金属细丝股线,或经由铜粉烧结制程在管壁内形成的毛细结构层,亦可以为上述不同毛细结构的组合型态。
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操作时,先自热导管槽体100上端的喉管开口12所连接的真空帮浦20实施抽真空作业,并开启真空计70与热导管槽体100之间的阀门81,待连接于槽体100下端的真空计70读值显示已达到预定的真空度后,停止真空帮浦20的作动;然后对热导管槽体100上端的开口12进行密封处理,请同时参照图3,其具体操作是藉由分别设于该喉管120靠近热导管槽体100一端的夹扁机30、切断机40及焊接机50依序快速执行夹扁、切断及焊接封口的动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该夹扁机30、切断机40及焊接机50作为密封处理设备对该热导管槽体100进行密封处理;继之,开启注液槽60与热导管槽体100之间的阀门80,藉由槽体100内的真空度将注液槽60中定量的液体完全吸入槽体100内;此时再对热导管槽体100下端的开口14进行密封处理,其具体操作是藉由分别设于槽体100下端喉管140接近热导管槽体100一端的夹扁机30、切断机40及焊接机50依序快速执行夹扁、切断及焊接封口的动作,达到快速对热导管抽真空、定量注液、夹扁、切断喉管及封焊开口的功能。由于本实施例采用上述制程,使上述夹扁、切断及焊接封口的动作得以在同一工站中快速完成,避免热导管槽体100发生真空泄漏问题,故能达到确保热导管内的定量注液及准确真空度的高品质产品要求。
热导管的基本结构为在一真空的密闭槽体内装入适量的工作液体,并于管壁设有便于使液体回流的毛细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当热导管的一端受热时会使其内的工作液体蒸发,并快速由槽体的中空部分流向另一端,而在另一端较低温度的作用下,热导管内的蒸汽冷凝成液态,并借助其内的毛细结构快速再次返回至原处,进行下一次热循环工作,从而达到加快冷热两端的热能传递;由于热导管的真空度与注液量是决定其热传递性能的关键参数,本实施例中采用在同一工站实现多功能制程,并结合以先抽真空再注液的技术手段所提出的装置,可同时兼顾槽体内的准确真空度及定量注液的要求,确保产品的品质及其稳定度。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及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之一示意图;其构成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亦具有定位热导管槽体200的定位架(图未示)、真空帮浦220、两台夹扁机230、两台切断机240、两台焊接机250、一注液槽260及一真空计270及一对阀门280、281,区别在于将第一实施例的装置上下颠倒实施,藉由重力而达到更佳的定量注液功效;另外,在实务应用上第一实施例的装置亦可以视实际需要设置成水平或于其它方向实施而达到确保热导管内的定量注液及准确真空度的功效。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及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之一示意图;其构成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相似,只是原分别设于该两喉管接近热导管槽体端的两套夹扁机、切断机及焊接机,在本实施例中只在接近热导管槽体300位置设置一套,并于操作时藉由一传动机构(图未示)适时地带动此套夹扁机330、切断机340及焊接机350在该热导管槽体300的两喉管间来回执行夹扁、切断及焊接功能,达到自动化生产并降低设备成本之目的。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真空槽体的制程方法及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之一示意图;其构成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相似,惟,多数支热导管槽体400改以输送带依序送至分别对应于该两喉管加工段的两套夹扁机、切断机及焊接机处,依上述操作程序分别对该热导管槽体400的两支喉管执行抽真空、注液、夹扁、切断及焊接等加工动作,待完成注液及槽体焊接封口后该热导管被输送至下一工站继续既定的制程,如检测步骤等,而其后的另一热导管槽体400此时已被输送至本发明之加工处继续执行上述相同操作程序,如此周而复始可达到自动化大量生产的高效率热导管制程及确保定量注液及准确真空度的高品质热导管产品。
本发明所谓的槽体泛指需要藉由所设的两个开口施行抽真空、注液、封焊制程的装置,并不受限于实施例中所举的热导管。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中的制造方法及装置可具有以下优点(1)确保品质采用先抽真空再注液的方式可同时兼顾槽体内的准确真空度及定量注液的要求,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度。
(2)精简工站同一工站可实现多功能制程,就上述实施例而言,可省掉抽真空、注液、夹扁、切断及焊接等五个工站中的四个,大幅降低时间、空间、人力、设备及生产的成本。
(3)适合量产以同一工站实现多功能制程,易实现自动化大量生产的高效率制程,提供客户高品质的产品。
(4)加速出货以同一工站实现多功能制程,可靠度提高,故可缩短检测数量及时间,大量节省检测费用及增加出货速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具有第一及第二开口的槽体;自该槽体的第一开口对该槽体进行抽真空,直至该槽体内达到预定的真空度;对该第一开口进行密封处理;自该槽体的第二开口注入液体;及对该第二开口进行密封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抽真空、密封处理及注液步骤中,该槽体被定位于同一定位架上,使得上述制程在同一工站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槽体被竖直定位,第一开口位于槽体上端,第二开口位于槽体下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槽体被竖直定位,第一开口位于槽体下端,第二开口位于槽体上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槽体被水平定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密封处理包括对所述的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所在的部位施行夹扁、切断及焊接封口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施行夹扁、切断及焊接封口的夹扁机、切断机及焊接机在所述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之间移动,以分别于靠近所述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位置进行操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施行夹扁、切断及焊接封口的夹扁机、切断机及焊接机各设两套,分别位于靠近所述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的位置,以分别对所述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在的部位进行夹扁、切断及焊接封口操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提供槽体的步骤包括藉由输送带将多个槽体依序输送至待加工位置的步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真空槽体为热导管。
11.一种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用于将一具有第一及第二开口的槽体制作成一封闭槽体,该制造装置包括一真空帮浦,用于自该第一开口对该槽体进行抽真空;一注液槽,用于当该槽体内达到预定的真空度后自该第二开口向该槽体进行注液;至少一套密封处理设备,用于对所述第一及第二开口进行密封;及一定位架,用于在上述抽真空、注液及密封处理过程中将该槽体定位于同一工站,使得上述抽真空、注液及密封处理在该同一工站完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在操作中连接于该第二开口以检测该槽体内的真空度的真空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其中该第二开口连结一具有二分歧管的联通件,该注液槽及真空计分别连接于该二分歧管端部,该二分歧管分别设有阀门以控制该注液槽及真空计与该槽体的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其中该密封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夹扁机、至少一切断机及至少一焊接机,分别用于对所述第一及第二开口所在的部位施行夹扁、切断及焊接封口操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其中该密封处理设备设有两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开口邻近位置,以对各自邻近的开口作密封处理。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其中该密封处理设备仅设有一套,在操作时该套处理设备藉由一传动机构带动,在所述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之间移动,以对所述的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进行密封处理。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还包括一用于输送待加工的槽体至待加工位置的输送带。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真空槽体的制造装置,其中该真空槽体为热导管。
全文摘要
一种真空槽体的制造方法及装置,是将一具有第一及第二开口的槽体制作成一封闭槽体。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自该第一开口对该槽体施行抽真空,直至该槽体内达到预定的真空度;然后对该第一开口进行密封处理;然后向槽体注入液体;最后对该第二开口进行密封处理。该制造装置包括一真空帮浦、注液槽及密封处理设备,分别用于施行抽真空、注液及密封处理操作。
文档编号B23P23/00GK1915582SQ20051003675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9日
发明者刘泰健, 童兆年, 李振吉, 侯春树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