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壶嘴与壶体一次性电容储能凸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37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锈钢壶嘴与壶体一次性电容储能凸焊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不锈钢壶嘴与壶体的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五金行业在生产金属类壶制品时,壶体与壶嘴的连接一般采用交流连续点焊或缝焊方式,这两种焊接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如下缺点A、密封性不好,有30%的工件需要连续补焊;B、焊接时间长,而且在焊前还需要进行壶体与壶嘴的点焊定位。C、焊接后金属表面会发黑及表面焊痕较深,因此在后工序中打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D、需要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壶嘴与壶体一次性电容储能凸焊工艺,本工艺通过其解决了原有焊接工艺时焊接效果不好需要补焊的缺点,一次性即可将整个壶嘴焊接好,焊接表面没有压痕。
本发明是是通过以下焊接工艺来实现的一、将原金属壶体的焊接面上预先整体冲凸。
二、根据壶体、壶嘴的曲面形状加工出与壶体、壶嘴待焊接面完全吻合的上下电极头。
三、将壶体放在电容储能焊机下电极头上并定位,壶嘴装在上电极头上用真空吸盘吸住。
四、启动焊接,气缸推动上电极头及壶嘴下行,上下电极头放电完成工件焊接,取出工件即可。
上述工艺中最为关健的是将金属壶体的焊接面上预先整体冲凸,即将焊接面冲压出整体向外的凸槽,先将壶体焊接面进行冲凸直接影响到本发明所述的工艺效果,克服原有点焊或缝焊的的缺点,从而提高焊接效率与质量。
采用上述焊接方法,一次性即可完成整个壶嘴周边的焊接,大大提高焊接效率,其中壶嘴的缝接面越长,其效率提高幅度越大。焊接后壶嘴外观表面基本无发黑,壶体与壶嘴吻合度高,表面无压痕。

图1为焊接壶体与壶嘴的结构示意2为壶体冲凸后结构示意3为加工后壶体与壶嘴焊接处结构示意4为图2中A-A冲凸截面结构放大5为焊接机结构正视示意6为焊接机结构侧视结构示意7为上下电极头焊接时的装配示意放大8为储能控制柜结构示意中1为壶嘴2为壶体3为冲凸11为上电极头12为下电极头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图2所示为需要焊接的不锈钢壶体与壶嘴,其中图1中壶嘴与壶体的焊缝较长,有240MM,板厚达0.6mm,为此我们选取容量为35000J的电容储能焊机。焊机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图4。为达到理想的焊接效果,我们严格按照本焊接工艺来进行一、我们将选项用的不锈钢壶体的焊接面上预先整体冲凸,参阅图1所示;二、根据冲凸的壶体、壶嘴的曲面形状加工出与壶体、壶嘴待焊接面完全吻合的上下电极头;确保上下电极头焊接完的状态整面贴合完好;图7所示;三、将壶体放在电容储能焊机的下电极头上并定位,壶嘴装在上电极头上用真空吸盘吸住;参阅图5、图6所示;四、启动焊接,气缸推动上电极头及壶嘴下行,上下电极头放电完成工件焊接,取出工件即可。
通过上述焊接好的不锈钢壶的壶体与壶嘴相当吻合,表面基本没有压痕,经测试密封性好,不会渗漏,整个焊接过程中一次性完成,无需补焊。并且整个焊接过程的时间仅为5秒,相当快速。同时焊接好的不锈钢壶表面无发黑。
为更好说明本工艺与原有工艺区别,我们选用两组相同材料相同尺寸的壶体与壶嘴做对比实验,其中一个焊缝总长120mm另一个焊缝总长为240mm,上述材料分别采用本焊接工艺、连续点焊、缝焊工艺进行生产,具体生产数据如表一所示。从表一数据可以看出,对于焊缝较短采用本工艺产品合格率为100%,每件生产时间仅13秒左右,而采用连续点焊或缝焊产品合格率只有60-70%,每件生产需24秒以上。当焊焊缝较长时采用本工艺生产时间仍只需13秒左右,产品的合格率仍可以达到95%以上,而采用其它两种焊接工艺需要一倍或几倍的时间,产品合格率已大大降低甚至达不到生产要求。
表一壶咀与壶体一次性电容储能焊与连续点焊、缝焊对比试验记录表(点焊、缝焊为实际生产数据)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壶嘴与壶体一次性电容储能凸焊工艺,其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将不锈钢壶体与壶嘴的焊接面上预先整体冲凸;二、根据冲凸的壶体、壶嘴的曲面形状加工出与壶体、壶嘴待焊接面完全吻合的上下电极头;三、将壶体放在电容储能焊机的下电极头上并定位,将壶嘴装在上电极头上进行定位;四、启动焊接,气缸推动上电极头及壶嘴下行,上下电极头放电完成工件焊接,取出工件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壶嘴与壶体一次性电容储能凸焊工艺,其特点在于在步骤三中壶嘴在上电极头上进行定位时采用真空吸盘吸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焊接领域,特别是涉及金属壶嘴与壶体的焊接工艺。其特点在于加工工艺中将不锈钢壶体焊接面上预先整体冲凸;根据冲凸的壶体、壶嘴的曲面形状加工出与壶体、壶嘴待焊接面完全吻合的上下电极头。本发明一次性即可完成整个壶嘴周边的焊接,大大提高焊接效率,其中壶嘴的缝接面越长,其效率提高幅度越大。
文档编号B23K11/34GK1762634SQ200510100500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6日
发明者邹春芽, 邹春华 申请人:广州(从化)亨龙机电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