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004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轧机,尤其是指,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斧头或锤头,一般都是采用模锻的方法制造成形的,采用这种制造方案,需要使用优质钢材的棒形材料,按锻模所需材料的多少截成段,在炉内进行加热,工人在进行锻造时要从炉内分别逐个取出放入锻模中进行模锻成形,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生产的斧头或锤头,不但要使用价格较贵的优质钢材的棒形材料,而且其材料的利用率仅为70%左右;另外,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生产的斧头或锤头时,每次只能生产成形一个斧头或锤头,其制造效率低,工人操作生产的劳动强度大,能耗大,材料价格贵,从而进一步造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通过连续轧制,降低了能源消耗、材料成本,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时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它是由多组轧辊构成,所述每组轧辊包括有上轧辊、下轧辊和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组成,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上轧辊上,从动齿轮固定在下轧辊上,上轧辊与下轧辊的直径相同,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相同,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在上轧辊和下轧辊的圆弧表面上设有向内凹,并且固定不变连续的型腔,在所述多组轧辊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和下轧辊上设有向内凹,其截面形状和截面面积变化的型腔,并且其上轧辊与下轧辊相互对应组合成连续的斧头型型腔或锤头型型腔。
所述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和下轧辊圆弧表面上向内凹,并且连续的斧头或锤头型型腔两侧分别设置有卸压槽。
所述卸压槽的内侧面上设有加强弧。
所述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与下轧辊的对模间隙可以为1-3毫米。
所述多组轧辊最末一级轧辊组上轧辊与下轧辊相互对应组合成的连续斧头型型腔或锤头型型腔,按斧头型或锤头型的头头相连,尾尾相连的成对设置。
在所述轧机的轧机机架内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的上方还设置有轧辊支撑座和上支撑,在其下轧辊的下方设置有轧辊支撑座和下支撑。
本实用新型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在工作时,根据轧制坯材尺寸的不同,先进行初轧,初轧完成后,其材料的外形尺寸与斧头或锤头尾部的外形及外形尺寸相一致,进行最末一级的精轧,上轧辊和下轧辊相对同速转动,当轧制斧头或锤头的头部时,由于此时的截面与初轧尺寸相一致,轧制基本无变化;当轧制斧头或锤头的尾部时,由于此阶段截面形状变化很大,压缩比也较大,坯料展宽变形的横向压力很大,此时多余坯料会冲过对模间隙进入卸压槽中,上轧辊和下轧辊共同转动一周即能准确的轧制出多对连接在一起的异型坯材。
本实用新型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的有益效果1.通过本设计方案,可以直接轧制出所需的异型坯材,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能够大量的节省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2.通过轧制的斧头或锤头,质量稳定,力学性能好,外形尺寸精度高,形状误差小,外形美观漂亮。
3.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使材料的利用率从现有技术中的70%,可以提高到90%以上。
4.本实用新型的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精轧轧辊寿命长,造价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末一级结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末一级结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3为最末一级轧棍上的连续锤头型型腔的展开示意图。
图4为轧制出的斧头型的异型型材外形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外形示意图。
图中,1主动齿轮、2卸压槽、3型腔、4加强弧、5上轧辊、6对模间隙、7下轧棍、8从动齿轮、9轧坯、10轧辊支撑座、11上支撑、12轧机机架、13下支撑、14对模间隙飞边、15卸压槽飞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它是由多组轧辊构成,所述每组轧辊包括有上轧辊5、下轧辊7和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8组成,所述主动齿轮1固定在上轧辊5上,从动齿轮8固定在下轧辊7上,上轧辊5与下轧辊7的直径相同,主动齿轮1与从动齿轮8的齿数相同,并且主动齿轮1与从动齿轮8相啮合,在上轧辊5和下轧辊7的圆弧表面上设有向内凹,并且固定不变连续的型腔,在所述多组轧辊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5和下轧辊7上设有向内凹,并且截面形状和截面面积变化的型腔3,最末一级上轧辊5与下轧辊7相互对应组合成连续的斧头型型腔或锤头型型腔。
所述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5和下轧辊7的圆弧表面上向内凹,并且连续的斧头型型腔两侧分别设置有卸压槽2。
所述卸压槽2的内侧面上设有加强弧4。
所述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5与下轧辊7的对模间隙6可以为2毫米。
所述多组轧辊最末一级轧辊组上轧辊5与下轧辊7相互对应组合成的连续斧头型型腔或锤头型型腔,按斧头型或锤头型的头头相连,尾尾相连的成对设置。
在所述轧机的轧机机架12内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5的上方设置有轧辊支撑座10和上支撑11,在其下轧辊7的下方设置有轧辊支撑座10和下支撑13。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500克重的锤头型型材轧机优化实施方案,其包括有上轧辊5,下轧辊7,在上轧辊5和下轧辊7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8,在上轧辊5的另一端上通过联轴套传递来自上架轧机的动力,使上轧辊5旋转,通过设置在上轧辊5上的主动齿轮1带动从动齿轮8,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8的模数及齿数相等,主动齿轮1和从动齿轮8上的两个分度圆的直径相同,上轧辊5转动时,可同时驱动下轧辊7作等角速度的反向转动,并且能够保证上轧辊5和下轧辊7有精确的传动比和较高的旋转对应精度,上轧辊5和下轧辊7上分别采用将锤的头和尾一正一倒的设置,也就是说,每个锤头是头与头相连接,尾与尾相连接,即等截面相连的排列方式制出连续的型腔3。
本实施例500克重的锤头型型材轧机,采有轧辊旋转一圈时即可轧制出8个连在一起的锤头,由于500克重的锤头型型材轧机的方形工作截面的尺寸比扁头工作端的截面尺寸大6倍,其型腔排列为方形头与方形头,扁形头与扁形头相连接的方式排列,避免了型材在型腔中成形时截面段的急骤变化,尽管截面变化,其压缩过程变为较平缓的过程,使得斧头型这种截面变化很大的型材能够在轧制型腔中成形良好。
本实施例500克重的锤头型型材轧机,将上轧辊5和下轧辊7的直径分别减少2毫米,使上轧辊5和下轧辊7上的型腔3的深度分别减少1毫米,构成2毫米的对辊间隙6,在型腔3两侧距型腔10毫米处设有卸压槽2,该卸压槽2的截面积随着对应型腔3中成形压缩比而确定,在500克重的锤头型型材轧机的最大压缩比段,其设置的卸压槽的最大截面尺寸为27毫米×6毫米,这种设计方案的积极作用在于锤头这种截面变化的产品在型腔中成形时,其各段的流动压力相差较大,坯材在正常的体积压缩比部分,其轧制金属流动压力较小,在上轧辊5和下轧辊7的2毫米对模间隙6下,其两辊表面的摩擦作用能有效的阻止较小压力时金属的横向流动,这时的对模间隙6可以启到阻尼密封的作用,即能保证型材在型腔3中在一定的成形压力下,充分地充满型腔3,又能避免出现飞边;而在较小的成形截面部分时,其型腔内轧制变形压缩比很大,当该段金属流动压力大到一定程度,部分金属就会通过对模间隙6冲过表面轧辊表面的摩擦阻力,将横向压力缓冲变小,流动速度缓冲变慢后进入卸压槽2中,在轧制出的轧坯9的产品中,经对模间隙6和卸压槽2,多余的金属流动产生出对模间隙飞边14和卸压槽飞边15,从而保证利用合理科学的形腔设计,轧制出尺寸稳定的产品;在卸压槽2内侧面上设置有加强弧4,以降低此处经常出现的应力集中现象,从而进一步增加上轧辊5和下轧辊7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斧头型型材轧机的实施例,在轧机的结构上与500克重的锤头型型材轧机基本上相同,在此不在赘述;轧辊上斧头型的型腔结构,可以参见图4和图5中给出的轧制出的斧头型的异型型材外形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它是由轧机机架和多组轧辊构成,所述每组轧辊包括有上轧辊、下轧辊和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组成,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上轧辊上,从动齿轮固定在下轧辊上,上轧辊与下轧辊的直径相同,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相同,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在上轧辊和下轧辊的圆弧表面上设有向内凹,并且固定不变连续的型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组轧辊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和下轧辊上设有向内凹,其截面形状和截面面积变化的型腔,并且其上轧辊与下轧辊相互对应组合成连续的斧头型型腔或锤头型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和下轧辊圆弧表面上向内凹,并且连续的斧头或锤头型型腔两侧分别设置有卸压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槽的内侧面上设有加强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与下轧辊的对模间隙可以为1-3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轧辊最末一级轧辊组上轧辊与下轧辊相互对应组合成的连续斧头型型腔或锤头型型腔,按斧头型或锤头型的头头相连,尾尾相连的成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轧机机架内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的上方设置有轧辊支撑座和上支撑,在其下轧辊的下方设置有轧辊支撑座和下支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连续轧制斧头或锤头异型材的专用轧机,它是由多组轧辊构成,所述每组轧辊包括有上轧辊、下轧辊和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组成,所述主动齿轮固定在上轧辊上,从动齿轮固定在下轧辊上,上轧辊与下轧辊的直径相同,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数相同,并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在多组轧辊最末一级轧辊组的上轧辊和下轧辊上设有向内凹,并且截面形状和截面面积变化的型腔;本设计方案,可以直接轧制出所需的异型坯材,工作效率提高,降低了劳动强度,能够大量的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轧制的产品,质量稳定,力学性能好,外形尺寸精度高,形状误差小,外形美观漂亮,提高材料利用率;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轧辊寿命长,造价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B21B1/12GK2817999SQ20052011395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8日
发明者罗树森 申请人:罗树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