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移动式铣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689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龙门移动式铣镗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镗床,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龙门架的可进行X、Y、Z等方向切削加工的多功能铣镗床。
背景技术
较早的龙门铣床采用可在X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的工作台,待加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工作台的移动来带动待加工件运动,再加上铣削头在其他方向如Y、Z等方向的运动来满足切削加工的要求,为了使待加工件安装牢固,工作台的体积及重量往往都较大,因而工作台在进行往复运动时,需要配置较大的动力,所以能耗也较高,特别是随着龙门铣床加工范围的不断扩大,这种结构形式在能耗及使用方便性方面的劣势越来越明显;于是有人采用龙门架移动的方式,因为铣削头安装在龙门架的横梁上,龙门架移动也就是铣削头移动,这样在在工作台与待加工件不动的情况下同样能达到加工效果,龙门架是活动跨接在导轨上进行直线运动的,与其相连接的滑块的运动一般是通过齿轮与齿条的传动来实现的,由于齿轮与齿条的传动会产生累积误差,传动精度低,因而影响整个加工系统精度的提高;为了解决齿轮与齿条的传动精度低问题,有人采用丝杠与螺母的传动结构,但由于龙门铣床加工范围较大,特别是X向的尺寸,使相应丝杠的长度尺寸也较大,而螺母驱动丝杠,螺母会对丝杠产生扭力,加上丝杠长度过长,自身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因而丝杠的弯曲变形问题不解决,因而同样会造成传动精度降低,从而整个加工系统精度也难以得到提高,而且由于丝杠弯曲变形使摩擦阻力加大,导致磨损加剧,影响螺旋副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龙门铣床X方向传动精度低影响整个加工系统精度的提高等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X方向传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综合性能高的龙门移动式铣镗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一组导轨,设置于导轨上的滑枕,所述滑枕上活动跨设龙门架,所述龙门架长度方向与导轨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铣镗头,所述龙门架上还设置有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与滑枕相连的螺母及与螺母相连接的丝杠,所述滑枕两端丝杠下方设置有固定托轮,与所述固定托轮一边间隔设置有浮动托轮,所述浮动托轮相互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与滑枕接触面的形状为平面或V型,所述两副导轨与滑枕的接触面的形状各不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滑枕下方中间内置浮动压板,所述导轨与滑枕接触面的形状为平面时浮动压板的横剖面形状为T型,所述导轨与滑枕接触面的形状为V型时浮动压板的横剖面形状为三角型。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两端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与导轨面及滑枕空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中龙门架的传动采用螺母与丝杠的传动方式,并采用丝杠下方的一组固定托轮,同时采用一组相互连接的浮动托轮,使龙门架在运行过程中,丝杠多点分散承载,而且支承点随龙门架的位置改变而变化,丝杠不会因龙门架的运行而产生弯曲变形,所以结构简单、X方向传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而且两组导轨与滑枕接触面的形状采用平面与V型的组合,进一步提高直线运动精度,从而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综合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导轨与滑枕的放大横剖面图;图4是图1中活动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放大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一组导轨1与导轨2,导轨1上设置有滑枕3,导轨2上设置有滑枕4,滑枕3与滑枕4上活动跨设龙门架5,龙门架5长度方向与导轨长度方向相垂直,龙门架5上设置有铣镗头6,龙门架5上还设置有直线驱动装置7,直线驱动装置7包括与滑枕相连的螺母8及与螺母8相连接的丝杠9,由于丝杠9较长,再加上承载较大,单靠两端的支承无法保证丝杠9的直线度,所以在滑枕两端丝杠9下方间隔设置了一组固定托轮10、11,固定托轮10、11及滑枕连接在一起,随着滑枕的运动而运动,也就是随着龙门架5的移动而移动,这样可以使丝杠9承载良好,为了使两组滑枕的运动保持一致,采用集中驱动方式,即采用同一驱动装置,用公知的传动结构,使两螺母一起同方向运动,因固定托轮10、11、滑枕与螺母8是连在一起的,因而螺母8与丝杠9的同轴度可以由固定托轮10、11的安装位置来保证;为了使丝杠9保持更好的直线度,在固定托轮10、11一边间隔增设浮动托轮12、13,并使两浮动托轮12、13相互连接,当龙门架5运行到靠前位置时,固定托轮10会推动靠前的浮动托轮12向前运行,由于两浮动托轮12、13相互连接,所以另一浮动托轮13也会随之向前运行;反之,当龙门架5运行到靠后位置时,固定托轮11会推动靠后的浮动托轮13向后运行,另一浮动托轮12也会随之向后运行,这样通过改变丝杠9的支承位置,使龙门架5在运行过程中,丝杠9的承载分布始终保持良好,不致产生丝杠9的弯曲变形。
为了进一步提高龙门架5的直线运动精度,两导轨与滑枕接触面采用不同的形状组合方式,当其中一组导轨与滑枕接触面形状为平面时,则另一组采用V型,这样可以用来补偿热胀冷缩;同时在滑枕下方中间内置了浮动压板,这种内置式压板可消除外置压板的润滑不良及油污染问题,而且在运行中,由于受压板推动,油位会随之升高,可有效地改善滑枕的润滑状态。浮动压板的横剖面形状与导轨及滑枕接触面的形状相适配,当导轨及滑枕接触面的形状为平面时浮动压板的横剖面形状为T型,当导轨与滑枕接触面的形状为V型时浮动压板的横剖面形状为三角型。如图3所示,分别给出了平面滑枕3,与其相配套的导轨1和T型浮动压板14的结构,以及三角型滑枕4,与其相配套的导轨2和V型浮动压板15的结构。
如图1与图3所示,滑枕在导轨上运行,滑枕需要承载较大的重力,所以润滑的好坏将影响到动力的消耗及使用寿命,为了提高润滑性能,导轨两端设置了油箱16,在使用时,使润滑油浸没导轨面,导轨与滑枕保持良好润滑,同时导轨面通过润滑油泵经小孔17与滑枕空腔相连通,实现了静压润滑;另外,螺母8外周设置有螺母支承腔20,螺母8内腔与螺母支承腔20通过小孔21相连通,润滑油由另一油管与螺母支承腔20相连通,并通过小孔21进入螺母8内,从而同时解决了螺母与丝杠的润滑问题。
如图4与图5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加工范围大,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屑等杂物会污染导轨、丝杠及润滑油,从而影响滑枕与螺母的运动,于是在导轨上设置了活动护罩18,该活动护罩18由若干块首尾相接且相互叠放的倒置U字型板19组成,当龙门架在导轨上运行时,活动护罩会随之伸缩,但始终保持导轨面处于封闭状态,因而避免了各种污染物进入导轨内,同时又满足了安全生产及环境卫生要求。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械零部件中的铣削、镗削、钻削、攻丝、锪孔等加工。
权利要求1.一种龙门移动式铣镗床,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一组导轨,设置于导轨上的滑枕,所述滑枕上活动跨设龙门架,所述龙门架长度方向与导轨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铣镗头,所述龙门架上还设置有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与滑枕相连的螺母及与螺母相连接的丝杠,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枕两端丝杠下方设置有固定托轮,与所述固定托轮一边间隔设置有浮动托轮,所述浮动托轮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移动式铣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滑枕接触面的形状为平面或V型,所述两副导轨与滑枕的接触面的形状各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门移动式铣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枕下方中间内置浮动压板,所述导轨与滑枕接触面的形状为平面时浮动压板的横剖面形状为T型,所述导轨与滑枕接触面的形状为V型时浮动压板的横剖面形状为三角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龙门移动式铣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两端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与导轨面及滑枕空腔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X方向传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综合性能高的龙门移动式铣镗床。它包括间隔平行设置的一组导轨,设置于导轨上的滑枕,所述滑枕上活动跨设龙门架,所述龙门架长度方向与导轨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龙门架上设置有铣镗头,所述龙门架上还设置有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与滑枕相连的螺母及与螺母相连接的丝杠,所述滑枕两端丝杠下方设置有固定托轮,与所述固定托轮一边间隔设置有浮动托轮,所述浮动托轮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械零部件中的铣削、镗削、钻削、攻丝、锪孔等加工。
文档编号B23Q1/25GK2936552SQ20062010687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3日
发明者朱求是 申请人:朱求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