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旋压机退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220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强力旋压机退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强力旋压机,尤其涉及一种强力旋压机的退料 装置。
背景技术
强力旋压工艺适用于成形薄壁空心回转体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 法,它是借助旋轮对随主轴作回转运动的工件做进给运动,对工件逐点施 加压力使其产生连续塑性变形而成为所需的空心回转体零件的加工方法。 而强力旋压按旋轮进给方向与毛皮材料的流动方向的不同分为正旋、反旋 两种旋压方式。在强力旋压工作过程中,旋压最终零件由于旋压工艺参数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件时有抱模现象(工件内表面与芯模间隙过小), 在此种状态下零件的退料装置至关重要,若退料力不能克服抱模力或作用 于零件周向的退料力不均匀极容易导致不能卸料、零件轴向扭曲、划伤芯 模等现象的发生。而反旋工作状态下,工件头部与退料环接触,旋轮接触 工件时工件产生塑性变形,工件变形点受径向压应力、周向拉应力、轴向 压应力的三向应力状态,而周向拉应力产生与工件旋转方向相反的扭矩, 扭矩沿工件传递至与工件接触的退料环上,退料环与工件的接触面存在扭 矩,因此,在旋压过程中工件与退料机构之间的摩擦力足够大才能使工件 不与芯模产生切向滑移现象。若退料装置设计不合理,易产生上述情况的发生。传统强力旋压设备退料装置由锯齿形退料环、卸料抓等部件组成,卸 料抓安装与旋轮架上,退料力由旋轮架驱动油缸提供。退料环经过淬火具有很高的硬度,工作状态下退料环与工件是多点接触,不能提供克服由旋 轮与工件产生的扭矩,因而退料环与工件的摩擦由静摩擦转换为动摩擦,工件在旋压过程中易产生与芯轴、旋轮之间的切向滑移,致使零件旋压过 程中产生系列缺陷,容易导致旋压零件报废。另一方面,由于退料环锯齿 具有较高的硬度,在旋压过程中若有杂质粘在芯模表面易导致芯模表面产 生划伤,导致零件内表面表面光洁度差、芯模返修甚至报废。再次,如工 件与芯模产生的抱模力过大会导致卸料抓或退料环开裂,导致卸料抓或退 料环报废且达不到退料目的。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的强力旋 压机退料装置,这种退料装置能有效提高反旋工艺过程中的驱动力矩传 递,减少工件在旋压过程中与芯轴、旋轮之间的切向滑移。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装置、退料板和退料环,液压装置提供的退料力 作用于退料板,退料板将退料力传递给退料环,退料环再将退料力传递给工件,完成退料任务,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复位螺母和退料螺母;退料螺母 与退料环之间采用螺纹联结并用锥端顶紧螺钉锁死,退料环与工件之间采 用小角度锥面联结结构,退料板与退料螺母之间采用锥面联结结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装置为在主轴箱外侧悬挂退料油缸,退料油缸通过液压管与退料板连接。 所述退料油缸为两个,对称地悬挂于主轴箱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 退料板与退料螺母之间采用锥面联结结构,退料环与工件之间 采用小角度锥面联结结构,由传统的点接触改为面接触,退料环与工件的 摩擦力明显增大,有效提高了反旋工艺过程中的驱动力矩传递,减少工件 在旋压过程中与芯轴、旋轮之间的切向滑移,对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延 长工装的使用寿命效果显著。(2) 退料环与工件之间采用小角度锥面联结结构,旋压、退料过程 中退料环内锥面提供工件端部径向约束,有效提高了旋压产品的尺寸精 度。(3) 退料力由主轴箱外侧退料油缸提供,退料力大且着力均衡,所 以能够克服工件与芯模之间摩擦力(即抱模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时的轴向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装置、复位螺母l、退料板2、退 料螺母3和退料环6,退料螺母3与退料环6之间采用螺纹联结并用锥端 顶紧螺钉5锁死,退料环6与工件9之间采用小角度锥面联结结构,退料 板2与退料螺母3之间采用锥面联结结构。所述液压装置为在主轴箱外侧悬挂退料油缸,退料油缸通过液压管 与退料板连接。这个结构没在图中体现,都是按常规方法制作。 所述退料油缸为两个,对称地悬挂于主轴箱的两侧。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强力旋压机用反旋工艺加工 工件9,工件9套在芯轴8的外面,工件9在主轴的带动下按图中箭头方 向旋转,旋轮10在液压作用下向芯轴8挤压工件9,同时按图中箭头方 向轴向移动,这时工件9的变形点受径向压应力、周向拉应力、轴向压应 力这三个方向的压力,其中,周向拉应力产生与工件9的旋转方向相反的 扭矩,扭矩沿工件9传递至与工件9接触的退料环6上,退料环6与工件 9的接触面存在扭矩,由于退料板2与退料螺母3之间采用锥面联结结构, 退料环6与工件9之间采用小角度锥面联结结构,由传统的点接触改为面 接触,退料环6与工件9的摩擦力明显增大,所以一方面能克服上述扭矩, 减少工件在旋压过程中与芯轴、旋轮之间的切向滑移,另一方面有效提高 了驱动力矩的传递,能够克服工件与芯模之间摩擦力(即抱模力),提高 了产品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延长了工装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强力旋压机退料装置,包括液压装置、退料板和退料环,液压装置提供的退料力作用于退料板,退料板将退料力传递给退料环,退料环再将退料力传递给工件,完成退料任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螺母和退料螺母;退料螺母与退料环之间采用螺纹联结并用锥端顶紧螺钉锁死,退料环与工件之间采用小角度锥面联结结构,退料板与退料螺母之间采用锥面联结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旋压机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 压装置为在主轴箱外侧悬挂退料油缸,退料油缸通过液压管与退 料板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旋压机退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 料油缸为两个,对称地悬挂于主轴箱的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力旋压机退料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装置、退料板和退料环,液压装置提供的退料力作用于退料板,退料板将退料力传递给退料环,退料环再将退料力传递给工件,完成退料任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螺母和退料螺母;退料螺母与退料环之间采用螺纹联结并用锥端顶紧螺钉锁死,退料环与工件之间采用小角度锥面联结结构,退料板与退料螺母之间采用锥面联结结构。锥面联结结构能有效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有效提高了反旋工艺过程中的驱动力矩传递,减少工件在旋压过程中与芯轴、旋轮之间的切向滑移,对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和延长工装的使用寿命效果显著。
文档编号B21D22/14GK201088994SQ20072008066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7日
发明者建 卢, 王立志 申请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