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内加厚钻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6332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超长内加厚钻杆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本涉及一种石油钻探用钻杆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超长内加厚钻杆的 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石油钻探的钻杆是按API标准生产制造的。其结构是在钻杆管体两端各对焊 一个外螺纹钻杆接头和一个内螺纹钻杆接头。由于管体较薄,为了增加与接头连接处的强 度,管体两端对焊部分是加厚的。加厚形式有内加厚、外加厚及内外加厚三种,其中内外加 厚是钻杆普遍采用的加厚形式。如

图1所示,对于内外加厚钻杆,D是管体外径,d是管体内径,Dou是加厚端外径, dou是加厚端内径。Leu是外加厚段长度,Meu是外加厚段与管体过渡的外圆锥段长度。Liu 是内加厚段长度,Miu是内加厚段与管体过渡的内圆锥段长度。R是内圆锥段长度Miu与管 体之间过渡的圆角。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钻杆的服役条件日趋恶劣,API标准钻杆已不能满足日益苛 刻的钻井作业要求。经过理论研究,发现Liu ^ 280mm可以明显提高钻杆的疲劳性能,减 少钻杆刺穿事故的发生,满足油田用户的迫切需求。API标准规定钻杆加厚端Liu = 95 145mm,因此Liu彡280mm的钻杆加厚端长度约为API标准产品的1倍以上,变形量非常大, 尚无有效的控制方法。美国专利,专利公开号分别为第4845972号专利、第5184495号专利、第5517843 号专利,分别提供了针对API标准钻杆管端内外加厚的制造方法。其设计思想均为首先外 加厚,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模具将外加厚部分挤压成内加厚。对于加厚端Liu ^ 280mm 的钻杆,如果采用先外加厚,再内加厚的方法,由于第一道次加厚时压力很大,冲头大小和 钢管内径几乎一致,且变形的长度很长,钢管的加厚端易抱紧冲头,当冲头退回时,易在加 厚变形起始点位置发生管子拉断现象。中国专利,专利公开号CN1887473,专利名称“一种钻杆管端内外加厚的制造方 法”,提供了一种每道次都同时进行内外加厚的钻杆加厚端的制造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每道 次都内外加厚,能制造出内加厚过渡区较长的加厚端,其过渡区是通过多道次的衔接而成。 但当内外同时加厚变形时,金属同时要向内部和外部流动,在很大的压力下,第一道次加厚 后仍很难得到很长的内加厚长度或者外加厚长度,导致最终成品的加厚端长度较短。中国专利,专利公开号CN101096044,专利名称“一种超长加厚端钻杆的制造方 法”,提供了一种可以生产Leu ^ 180mm的钻杆加厚端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内加厚, 再外加厚,最后内加厚三个步骤。其加热长度为550 700mm。第一次内加厚顶锻力控制为 150 180bar。该专利明确指出,采用该方法生产的钻杆Liu < Leu,其加厚端Liu = 90 140mmο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钻杆管端内外加厚的制造方法,能够生产出Liu彡^Omm的高 性能钻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长内加厚钻杆的制造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生产 Liu ^ 280mm的非API标准加厚钻杆,从而提高了钻杆的疲劳寿命,减少钻杆刺穿事故的发生。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长内加厚钻杆的制造方法,包括三个步骤,在 进行第一个步骤前,对长度为Ll的管端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150 1250°C。Ll的长度 至少为700mm。由于钻杆管端加厚后,钻杆长度必然缩短,因此钻杆管端参与变形总长度LA为内 加厚段长度Liu、内圆锥段长度Miu与钻杆缩短量Lv之和。钻杆缩短量Lv的计算公式见下
权利要求
1.一种超长内加厚钻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3个加厚步骤 步骤1 内加厚;内加厚的顶锻压力为180 220bar ;步骤2 外加厚;外加厚的顶锻压力为130 170bar ; 步骤3 内外加厚;内外加热的顶锻压力为120 160bar ; 每一步骤至少进行一道次变形; 每一道次中加厚端加热温度为1150 1250°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长内加厚钻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加厚步 骤都通过相应的加厚模和加厚冲头来实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长内加厚钻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 加热长度至少为70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长内加厚钻杆的制造方法,该发明包含三个加厚步骤,步骤1内加厚;内加厚的顶锻压力为180~220bar;步骤2外加厚;外加厚的顶锻压力为130~170bar;步骤3内外加厚;内外加热的顶锻压力为120~160bar;每一步骤至少进行一道次变形;每一道次中加厚端加热温度为1150~1250℃,步骤1的加热长度至少为700mm。通过本发明可以生产Liu≥280mm的非API标准加厚钻杆,从而提高了钻杆的疲劳寿命,避免钻杆刺穿事故的发生,且生产的钻杆特别适用于深井、超深井、定向井、水平井、大斜度井等高难度井的钻探施工。因而具备良好的推广及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21J5/08GK102039363SQ20091019749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1日
发明者王伟, 赵鹏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