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口模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17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胀口模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是一种胀口模芯。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的管路中的管件或建筑工程中PVC管道,其管端都要经过涨管或缩管工序进行成形。在涨管工序中,胀口模芯是胀口模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尺寸精度及 角度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胀块能否胀开,运动是否灵活,以及胀开后胀口表面能否圆滑接 合,形成圆滑的凸起,现有技术中胀口模芯的的尺寸及角度设计配合不够理想,不能得到精 密的管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尺寸及角度设计合理的胀口模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胀口模芯,包括多个截面呈扇形状的胀块,这些胀块由工作部和连接部组成, 工作部和连接部呈台阶状布置,其中连接部上设有滑槽,各个胀块的内壁面均为一个斜面, 两两胀块之间留有间隙,这些胀块布置在同一个圆周上后在该圆周的中间形成一个供驱动 轴插入的锥孔。所述胀块的工作部的外壁面上设有凸起,所述胀块的工作部下端的外壁面为倒角设置。所述工作部的外壁面上的凸起位于该工作部的根部,该凸起由弧形部和倾斜部组 成。所述的胀块的扇面弧度在45° 60°之间。所述的相邻胀块间的间隙在3 6mm之间。所述的胀块的斜面的斜度在80° 100°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胀口模芯的的尺寸及角度设计配合理想,大 大提高了管件的生产效率和精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剖面图;图中,1、胀块,2、工作部,3、连接部,4、滑槽,5、锥孔,6、凸起,7、倒角,8、弧形部,9、
倾斜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胀口模芯,包括6个截面呈60 °扇形状的胀块1,这些胀块1 由工作部2和连接部3组成,工作部2和连接部3呈台阶状布置,其中连接部上设有滑槽4, 各个胀块的内壁面为一个倾斜角a为98°斜面,两两胀块之间留有5mm的间隙,这些胀块 布置在同一个圆周上后在该圆周的中间形成一个供驱动轴插入的锥孔5,将驱动轴插入的 锥孔5中,将胀口模芯的工作部3胀开,使得胀块外壁成突起状。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一种胀口模芯,包括8个截面呈45°扇形状的胀块1,这些胀块1 由工作部2和连接部3组成,工作部2和连接部3呈台阶状布置,其中连接部上设有滑槽4, 各个胀块的内壁面为一个倾斜角a为85. 5°斜面,两两胀块之间留有4. 5mm的间隙,这些 胀块布置在同一个圆周上后在该圆周的中间形成一个供驱动轴插入的锥孔5,所述工作部 的外壁面上的凸起6位于该工作部的根部,该凸起6由弧形部8和倾斜部9组成,将驱动轴 插入的锥孔5中,将胀口模芯的工作部3胀开,使得胀块外壁成突起状。实施例3如图5、图6所示一种胀口模芯,包括8个截面呈45°扇形状的胀块1,这些胀块1 由工作部2和连接部3组成,工作部2和连接部3呈台阶状布置,其中连接部上设有滑槽4, 各个胀块的内壁面为一个倾斜角a为84°斜面,两两胀块之间留有3. 25mm的间隙,这些胀 块布置在同一个圆周上后在该圆周的中间形成一个供驱动轴插入的锥孔5,所述胀块的工 作部的外壁面上设有凸起6,所述胀块的工作部下端的外壁面为倒角设置7,将驱动轴插入 的锥孔5中,将胀口模芯的工作部3胀开,使得胀块外壁成突起状。
权利要求一种胀口模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截面呈扇形状的胀块,这些胀块由工作部和连接部组成,工作部和连接部呈台阶状布置,其中连接部上设有滑槽,各个胀块的内壁面均为一个斜面,两两胀块之间留有间隙,这些胀块布置在同一个圆周上后在该圆周的中间形成一个供驱动轴插入的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口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块的工作部的外壁面上设有 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胀口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块的工作部下端的外壁面为 倒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胀口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的外壁面上的凸起位于 该工作部的根部,该凸起由弧形部和倾斜部组成。
5.<image>imag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2</imag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口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块的扇面弧度在45° 6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口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胀块间的间隙在3 6mm 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胀口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块的斜面的斜度在80° 100°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胀口模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截面呈扇形状的胀块,这些胀块由工作部和连接部组成,工作部和连接部呈台阶状布置,其中连接部上设有滑槽,各个胀块的内壁面均为一个斜面,两两胀块之间留有间隙,这些胀块布置在同一个圆周上后在该圆周的中间形成一个供驱动轴插入的锥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胀口模芯的的尺寸及角度设计配合理想,大大提高了管件的生产效率和精度。
文档编号B21D41/02GK201565525SQ200920256459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
发明者潘金良 申请人:常州良旭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