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模具及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04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模具及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翻边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模具及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工艺。
背景技术
翻边是将毛坯平面部分或曲面部分的边缘,采用冲压方式成形为竖立直边的工艺方法。现有的翻边模具采用的翻边工艺是在转塔式数控冲床上使用日本AMADA公司生产的逐次翻边模具,能够进行圆孔、长圆孔、长方孔等的翻边,但是不能进行弧形孔内缘的翻边, 如图3所示,上模的直线段加工部分,能够顺利完成弧形孔外缘的翻边,但加工到弧形孔内缘时就会发生直线段与弧形孔内缘翻边曲线相交的情况,其结果导致运动卡死,因此无法完成内缘的翻边。如图1、图2所示,为AMADA公司生产的逐次翻边模具的下模,它包括主体Bi,主体 Bl为圆柱体,主体Bl的上端面上设有凸台B2和支撑部件3,凸台B2在靠近主体Bl轴心的地方设有一圆形倒角面4,支撑部件3与凸台B2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端面,主体Bl的底部设有一与主体Bl同轴心的圆柱柄11,圆柱柄11外设有一弹簧12,圆柱柄11用以控制弹簧沿轴线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在转塔式数控冲床上使用的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模具及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工艺,不但能够进行圆孔、长圆孔、长方孔等孔型的翻边,而且能够进行包括弧形孔在内的各种孔型内缘的翻边。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模具,安装在转塔式数控冲床上,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于上方,下模设于下方,下模包括主体B,主体B为圆柱体,主体B的上端面上设有凸台B和支撑部件,凸台B在靠近主体B轴心的地方设有一圆形倒角面,支撑部件与凸台B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端面,主体B的底部设有一与主体B同轴心的圆柱柄,圆柱柄外设有一弹簧。上模包括主体A,主体A为圆柱体,主体A的下端面上设有凸台A,凸台A横截面的轮廓线包含一段长为1 5mm的直线段,且包含这段直线段的直线与横截面的轮廓线只交于该直线段的两个端点,上模的凸台A与下模的凸台B错开相对设置,凸台A位于支撑部件的正上方,且凸台A横截面的直线段所对应的平面与下模的圆形倒角面的切面平行。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模具,它包括以下步骤
a、上料将工件放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使工件的翻边折线与上模的直线段相重合;
b、设定加工程序将工件上需加工的孔的翻边折线近似分成若干个5mm长的线段,设定模具按照给定的步进长度沿着线段逐次前进;
c、翻边加工上模向下进行冲压,凸台A向下推动支撑部件,凸台B则将翻边区域向上翻起,一次冲压完成后上模向上回弹,支撑部件弹回,模具步进1. 5mm后再次进行冲压,依次循环;
d、下料工件翻边完成后,上、下模分别复位,工件脱离加工区,取下成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依据点沿弧线运动形成的轨迹比直线沿弧线运动形成的轨迹更圆滑、运动无死角、无干涉的原理设计,不但能够进行圆孔、长圆孔、长方孔等孔型的翻边,而且能够进行包括弧形孔在内的各种孔型内缘的翻边。2、本发明可直接安装于转塔式数控冲床上使用,实用性强、易于实施、适用范围3、本发明采用逐次翻边的工艺来加工,提高了产品在结构可靠、外观等方面的质量,节约了制造成本。


图1为AMADA公司制造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MADA公司制造的下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模具对弧形孔进行逐次翻边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结构示意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对弧形孔进行逐次翻边的示意图中,1-主体B,2-凸台B,3-支撑部件,4-圆形倒角面,5-主体A,6-凸台A,7-扇形部分,8-直线段,9-轴向键槽,10-螺孔,11-圆柱柄,12-弹簧,13-翻边折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模具,安装在转塔式数控冲床上,它包括上模和下模,如图4、图 5、图6所示,上模包括主体A5,主体A5为圆柱体,主体A5的直径为47. 8mm,主体A5的下端面上设有凸台A6,凸台A6的轴向长度为7mm,凸台A6的横截面由扇形部分7和直线段8构成,直线段8垂直于扇形部分7的对称轴,且直线段8被扇形部分7两端的半径截得的直线段的长度为2mm,直线段8距主体A5轴心的垂直距离为1.4mm。下模采用AMADA公司生产的逐次翻边模具的下模,上模的凸台A6与下模的凸台B2错开相对设置,凸台A6位于支撑部件3的正上方,且凸台A6的横截面直线段8所对应的平面与下模的圆形倒角面4的切面平行,主体A5的侧面设有轴向键槽9,凸台A6的扇形截面的圆心角为90°,主体A5的上端面上沿周向均勻分布有三个螺孔10,轴向键槽9的对称度、垂直度均为0. 05mm。如图7所示,上模端面上的凸台A6的直线段8为2mm,近似成点,因为点沿弧线运动形成的轨迹比直线沿弧线运动形成的轨迹更圆滑、运动无死角,能够避免由于孔型边缘凹凸带来的运动干涉;主体A5的侧面设有轴向键槽9,轴向键槽9的作用是防止模具运动中产生转动;主体A5的上端面上的三个螺孔10用于与模座连接。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a、上料将工件放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使工件的翻边折线13与上模的直线段8相重合;
b、设定加工程序将工件上需加工的孔的翻边折线13近似分成若干个5mm长的线段, 设定模具按照给定的步进长度沿着线段逐次前进;
c、翻边加工上模向下进行冲压,凸台A6向下推动支撑部件3,凸台B2则将翻边区域向上翻起,一次冲压完成后上模向上回弹,支撑部件3弹回,模具步进1. 5mm后再次进行冲压,依次循环;
d、下料工件翻边完成后,上、下模分别复位,工件脱离加工区,取下成品。
权利要求
1.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模具,安装在转塔式数控冲床上,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主体B (1),主体B (1)为圆柱体,主体B (1)的上端面上设有凸台B (2)和支撑部件 (3),凸台B (2)在靠近主体B (1)轴心的地方设有一圆形倒角面(4),支撑部件(3)与凸台B (2)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端面,主体B (1)的底部设有一与主体B (1)同轴心的圆柱柄(11),圆柱柄(11)外设有一弹簧(12),其特征在于上模包括主体A (5),主体A (5)为圆柱体,主体A (5)的下端面上设有凸台A (6),凸台A (6)横截面的轮廓线包含一段长为 1 5mm的直线段(8),且包含这段直线段(8)的直线与横截面的轮廓线只交于该直线段的两个端点,上模的凸台A (6)与下模的凸台B (2)错开相对设置,凸台A (6)位于支撑部件 (3)的正上方,且凸台A (6)横截面的直线段(8)所对应的平面与下模的圆形倒角面(4)的切面平行。
2.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上料将工件放置于上模与下模之间,使工件的翻边折线(13)与上模的直线段(8)相重合;b、设定加工程序将工件上需加工的孔的翻边折线(13)近似分成若干个5mm长的线段,设定模具按照给定的步进长度沿着线段逐次前进;c、翻边加工上模向下进行冲压,凸台A(6)向下推动支撑部件(3),凸台B (2)则将翻边区域向上翻起,一次冲压完成后上模向上回弹,支撑部件(3)弹回,模具步进1.5mm后再次进行冲压,依次循环;d、下料工件翻边完成后,上、下模分别复位,工件脱离加工区,取下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模具及弧形孔内缘逐次翻边的工艺,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包括主体B(1),主体B(1)上设有凸台B(2)和支撑部件(3),上模包括主体A(5),主体A(5)上设有凸台A(6),凸台A(6)横截面的轮廓线包含一段1~5mm的直线段(8),凸台A(6)设于支撑部件(3)的正上方,且直线段(8)所对应的平面与圆形倒角面(4)的切面平行;翻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上料;b、设定加工程序;c、翻边加工;d、下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进行包括弧形孔在内的各种孔型的翻边;实用性强、易于实施、适用范围广;提高了产品在结构、外观等方面的质量,节约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21D37/10GK102274900SQ20111023294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3日
发明者张雨国 申请人: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