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台车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58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柔性台车切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白车身焊装生产线的装备,是实现白车身焊装生产线多平台多车型任意混线生产的装备,用于多平台多车型柔性台车的车型切换。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的价格日益接近普通大众的购买能力。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迅速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个性化要求也不断涌现。对于人们在汽车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许多汽车制造商也进行了迎合。为生产更多的车型,需要投入更多的不同车型的生产设备。在汽车白车身焊装领域,需要投入数条或数十条的车身焊装线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每条白车身焊装线的投入不菲,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势必增加汽车制造商的成本压力和投资风险。
在同一条白车身焊装生产线上生产多种车型,即多平台多车型任意混线生产,可以有效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但是,已有技术中并没有关于应用于多平台多车型柔性台车的车型切换的相关装备的公开报导。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柔性台车切换系统, 用于多平台多车型柔性台车的车型切换,为实现在同一条白车身焊装生产线上生产多种车型提供保障。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柔性台车切换系统的结构特点是设置
—驱动切换单元具有一可转动、并可轴向移动的筒体,在所述筒体的前端,沿径向贯穿筒体设置一拨轴;
一被动定位单元具有一与所述筒体处在同一轴线上的并能转动的转筒,在所述转筒的前端面上与所述拨轴相配合设置有开口拨轴孔,以所述拨轴推入在开口拨轴孔中形成筒体与转筒的对接;所述开口拨轴孔设置为处在转筒的不同圆周角上的多组,所述拨轴可以选择对接在各不同圆周角位置上的开口拨轴孔中;四台不同车型的定位系统按90° 分处在所述转筒的外周形成四工位。
本发明柔性台车切换系统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驱动切换单元的结构设置为
一与筒体的轴线平行的直线导轨固定设置在机架上,连接板通过滑块滑动支撑在所述直线导轨上,所述连接板在直线导轨上的往复移动是以气缸为驱动件;
一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和一用于驱动所述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的驱动电机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板上;所述筒体安装在所述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的输出端;所述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的运动形式是每转过90° —停歇的间歇运动。
设置筒体侧壁上与所述拨轴相配合的轴孔为沿筒体轴向设置的长孔,位于所述长孔中的拨轴可在筒体的轴向上滑动;在所述筒体中,沿轴向设置一压簧,所述拨轴由压簧抵压在长孔的前端。
设置所述转筒可套装在筒体的前端,是以所述转筒作为筒体的导向筒。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可以由驱动切换单元使被动定位单元定位在四个不同的工位上,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切换,为多平台多车型任意混线生产的生产形式提供保障。
2、本发明不同圆周角位置的开口拨轴孔使驱动件与被动件之间可以在不同圆周角位置上对接,方式灵活。
3、本发明采用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使被动定位单元的定位准确,驱动方式简单可靠。
4、本发明拨轴与开口拨轴孔之间为柔性对接,对接过程柔和,减少机件的损坏。
5、本发明中被动件设置可套装在筒体前端的转筒,使筒体获得导向,提高动作可靠性。


图1为本发明中驱动切换单元与被动定位单元对接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中驱动切换单元拨轴与筒体配合设置结构示意图3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中标号1驱动切换单元;2拨轴;3转筒;4开口拨轴孔;5套筒;6压簧;7筒体; 8长孔;9卡簧;10被动定位单元;11机架;12支架;13气缸;14直线导轨;15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6传感器;17驱动电机;18连接板;19定位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柔性台车切换系统的结构设置为
一驱动切换单元1 具有一可转动、并可轴向移动的筒体7,在筒体7的前端,沿径向贯穿筒体7设置一拨轴2;
—被动定位单元10:具有一与筒体7处在同一轴线上的并能转动的转筒3,在转筒 3的前端面上与拨轴2相配合设置有开口拨轴孔4,以拨轴2推入在开口拨轴孔4中形成筒体7与转筒3的对接;开口拨轴孔4设置为处在转筒3的不同圆周角上的多组,拨轴2可以选择对接在各不同圆周角位置上的开口拨轴孔4中;四台不同车型的定位系统按90°分处在转筒3的外周形成四工位。
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
如图3所示,驱动切换单元1的结构设置为
一与筒体7的轴线平行的直线导轨14固定设置在机架11上,连接板18通过滑块滑动支撑在直线导轨14上,连接板18在直线导轨14上的往复移动是以气缸13为驱动件;
一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5和一用于驱动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5的驱动电机 17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板18上;筒体7安装在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5的输出端;述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5的运动形式是每转过90° —停歇的间歇运动。
如图2所示,设置筒体7侧壁上与拨轴2相配合的轴孔为沿筒体轴向设置的长孔8,位于长孔8中的拨轴2可在筒体的轴向上滑动;在筒体7中,沿轴向设置一压簧6,拨轴2 由压簧6抵压在长孔的前端。
如图1所示,设置转筒3可套装在筒体7的前端,是以转筒3作为筒体7的导向筒;为了便于配合、减少磨损,在拨轴2的两端分别套装有由卡簧9卡固的可转动的套筒5, 套筒5在开口拨轴孔4中为滚动摩擦。
图1所示的对接过程为筒体7沿轴向向转筒3推进,拨轴2对应插入在转筒3前端面上对应位置上的开口拨轴孔4中,形成对接;对于可能发生拨轴2和开口拨轴孔4之间的少量偏移,利用拨轴2上套装的套筒5可以将滑动运动转变为滚动运动,使拨轴2与开口拨轴孔4顺利啮合;压簧6的作用是在啮合过程中,拨轴2因受到压簧6的弹性压力,可以有效避免拨轴2与开口拨轴孔4之间的刚性对接,增强拨轴2的耐用性,从而提高柔性对接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图3中所示的四个工位上分别为不同车型的定位系统19,每种车型的定位系统只有在图3中所示正上方的位置上才是工作位置,其它位置均为存储位置,包括各不同车型定位系统19的整个被动定位单元是由支架12支撑。
当驱动电机17转动时,由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5的输出端带动的筒体7将在驱动电机17的驱动下做每90° —停歇的间歇性运动,图中所示传感器16用于检验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5的输出端是否完成了 90°的转动。
当需要进行不同车型的定位系统之间的切换时,首先在气缸13的带动下完成转筒3与筒体7之间的对接,然后启动驱动电机17,通过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5带动筒体 7旋转,使被选车型的定位系统19处在正上方的工作位置上,随后驱动电机17停止转动,气缸13拖动连接板18并带动筒体7回到安全位置,完成车型切换。
权利要求
1.一种柔性台车切换系统,其特征是设置一驱动切换单元(1)具有一可转动、并可轴向移动的筒体(7),在所述筒体(7)的前端,沿径向贯穿筒体⑵设置一拨轴(2);一被动定位单元(10)具有一与所述筒体(7)处在同一轴线上的并能转动的转筒(3), 在所述转筒C3)的前端面上与所述拨轴( 相配合设置有开口拨轴孔G),以所述拨轴(2) 推入在开口拨轴孔中形成筒体(7)与转筒(3)的对接;所述开口拨轴孔(4)设置为处在转筒(3)的不同圆周角上的多组,所述拨轴( 可以选择对接在各不同圆周角位置上的开口拨轴孔中;四台不同车型的定位系统(19)按90°分处在所述转筒(3)的外周形成四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台车切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驱动切换单元(1)的结构设置为一与筒体⑵的轴线平行的直线导轨(14)固定设置在机架(11)上,连接板(18)通过滑块滑动支撑在所述直线导轨(14)上,所述连接板(18)在直线导轨(14)上的往复移动是以气缸(13)为驱动件;一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5)和一用于驱动所述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5)的驱动电机(17)分别固定设置在连接板(18)上;所述筒体(7)安装在所述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 的输出端;所述四工位凸轮间歇分割器(1 的运动形式是每转过90° —停歇的间歇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台车切换系统,其特征是设置筒体(7)侧壁上与所述拨轴(2)相配合的轴孔为沿筒体轴向设置的长孔(8),位于所述长孔(8)中的拨轴( 可在筒体的轴向上滑动;在所述筒体⑵中,沿轴向设置一压簧(6),所述拨轴⑵由压簧(6)抵压在长孔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台车切换系统,其特征是设置所述转筒C3)可套装在筒体⑵的前端,是以所述转筒(3)作为筒体(7)的导向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台车切换系统,其特征是设置一驱动切换单元,具有一可转动、并可轴向移动的筒体,在所述筒体的前端,沿径向贯穿筒体设置一拨轴;一被动定位单元,具有一与所述筒体处在同一轴线上的并能转动的转筒,在所述转筒的前端面上与所述拨轴相配合设置有开口拨轴孔,以所述拨轴推入在开口拨轴孔中形成筒体与转筒的对接;所述开口拨轴孔设置为处在转筒的不同圆周角上的多组,所述拨轴可以选择对接在各不同圆周角位置上的开口拨轴孔中;四台不同车型的定位系统按90°分处在所述转筒的外周形成四工位。本发明用于多平台多车型柔性台车的车型切换,为实现在同一条白车身焊装生产线上生产多种车型提供保障。
文档编号B23K37/00GK102513748SQ20111042513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林巨广, 汤东华, 王健强, 王庆华, 陈立松 申请人: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