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手轮弯形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040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装手轮弯形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工装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各种机型工装手轮的弯形制
造工具。
背景技术
手轮是用来定位工作梯,以方便工人在其上工作的工装,手轮与丝杠连接以达到千斤顶作用,所以手轮的弯形制造显得非常重要,然而过去手轮的弯形制造完全靠工人的经验制作,没有任何的基准依托,可以说每件同样规格的手轮都有偏差,很难制造出符合标准的同一批手轮,在装配过程中,这些手轮只能在实际框架中先进行校对,然后再装配。这不但增加生产成本,也使废品率很高,而且每年手轮的制作数量要求很多,所以设计手轮弯制工具显得很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轮弯形工具,使制造手轮实际操作简单,精确度高,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底架1、顶部支撑块2,成型套筒3,定位圆盘4组成,其中,底架1为带四个支撑脚的台面,顶部支撑块2为带有底座的螺纹杆,其底座与底架1的台面焊接在一起,成型套筒3为外径可调的内螺纹套筒,定位圆盘4的外径比成型套筒3外径大,二者都具有与顶部支撑块2配合的内螺纹。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使弯制手轮工作容易操作,节省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制作精准。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同时省力,而且高效。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其中1为底架,2为顶部支撑块,3为成型套筒,4为定位圆盘。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架1与顶部支撑块2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2为顶部支撑块,3为成型套筒与定位圆盘4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底架1、顶部支撑块2,成型套筒3,定位圆盘4组成,其中,底架1为带四个支撑脚的台面,顶部支撑块2为带有底座的螺纹杆,其底座与底架1的台面焊接在一起,成型套筒3外径可调的内螺纹套筒,定位圆盘4的外径比成型套筒3外径大,二者都具有与顶部支撑块2配合的内螺纹。
3[0011]底架1起支撑作用,其高度应当适中。顶部支撑块2与底架1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与其他组件通过螺纹连接,在弯制不同规格的手轮时可以通过螺纹更换成型套筒3,定位圆盘4组件,以达到满足各种手轮的生产需要。成型套筒3为主要部件,用成型套筒3的外径来控制所弯制的手轮的内径,所以成型套筒3的精准与否影响到手轮的生产,成型套筒3与顶部支撑块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好。定位圆盘4通过螺纹孔与顶部支撑块2连接,它起到压紧顶部支撑块2与成型套筒3的作用,保证成型套筒3达到工作作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首先按照手轮的规格选择好成型套筒3的规格,然后连接好手轮弯制工具组件。 然后在弯制过程中,将棒料中间位置与成型套筒3拉紧,棒料两端分别由两个工人握好,然后用气焊进行烤制,两端工人不断进行弯形,直到接近圆时,工人用铁锤按成型套筒3外形进行敲打配制,然后用气焊切掉多余部分,最后手轮弯制成型后,让电焊工人将圆环缺口处焊死,以此类推。最后将定位圆盘4卸下,拿出制作成型的手轮,即完成手轮成品。
权利要求1. 一种工装手轮弯形工具,其特征是,该弯形工具由底架(1)、顶部支撑块0),成型套筒(3),定位圆盘(4)组成,其中,底架(1)为带四个支撑脚的台面,顶部支撑块( 为带有底座的螺纹杆,其底座与底架(1)的台面焊接在一起,成型套筒C3)为外径可调的内螺纹套筒,定位圆盘(4)的外径比成型套筒C3)外径大,二者都具有与顶部支撑块( 配合的内螺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工装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各种机型工装手轮的弯形制造工具。该弯形工具由底架(1)、顶部支撑块(2),成型套筒(3),定位圆盘(4)组成,其中,底架(1)为带四个支撑脚的台面,顶部支撑块(2)为带有底座的螺纹杆,其底座与底架(1)的台面焊接在一起,成型套筒(3)为外径可调的内螺纹套筒,定位圆盘(4)的外径比成型套筒(3)外径大,二者都具有与顶部支撑块(2)配合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使弯制手轮工作容易操作,节省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制作精准。
文档编号B21D7/00GK202137234SQ201120190028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日
发明者徐桐, 高洪鑫 申请人: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