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后桥轮毂内轴承内圈压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46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后桥轮毂内轴承内圈压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内总成部件装配的轴承压装装置,特别是中后桥总成装配过程中的轮毂内轴承内圈压装机。
背景技术
在商用车中后桥总成装配エ序中,需将轮毂内轴承内圈压装到轮毂轴管的轴承安装外圆上,该轮毂内轴承内圈与轮毂轴管外圆为过盈配合。目前,车桥总成装配均已实现装配线流水作业,每条线设有流动循环夹具若干套并设置若干エ位,在装配线启动时夹具开始循环流动,各エ位在线体设计固定节拍下完成各自的装配动作。现有的中后桥轮毂内轴承内圈装配一般采用三种形式1、人工手动敲击装配中后桥总成靠自重固定于装配线的随行夹具上,随行夹具沿线体移动,将轮毂轴承内圈套在轮毂轴管外圆上,采用套筒和敲击棒人工敲击装配;2、采用热套エ艺装配利用热胀冷縮原理,将轮毂轴承内圈加热到 90-110°C,使其内孔在直径受热变大后,将轮毂轴承内圈套在轮毂轴管外圆上,采用人工敲击装配;3.现有C型双头压装机装配将C型双头压装机吊装于线体之上并横跨线体,两边互为反力同时压装轮毂轴承内圏。以上三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应用缺陷或限制。人工手动敲装配轴承内圈由于轴承规格较大90),在配合为过盈状态下,一般需要敲击5次以上,毎次敲击カ约为60Kg,劳动强度大;同吋,由于人工敲击力量的不可控及敲击力量的不均,在受人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容易造成轴承装配的前期损伤,导致整车装配后轴承早期失效;采用装配热套エ艺虽然避免了装配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但人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同吋,由于轴承内圈受到加热膨胀会产生变形,其设计精度及装配精度必然会受到影响,导致轮毂轴承早期失效;采用现有C型双头结构压装机装配,虽然可以解决装配劳动强度大,压装反力易于处理及装配精度等问题,但其需要在生产线建设初期就必须纳入 エ艺设计范围,与装配线安装调试时同步安装,由于其涉及线体整体布局及空间安装因素, 若前期未考虑后期很难独立添加,同时其外形尺寸大,操作笨重,使用起来需要两边同时配合操作,会对生产线的节拍有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的轮毂轴承内圈装配结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后桥轮毂内轴承内圈压装机,采用单头压装方式,在装配线随行夹具运动过程中独立完成中后桥两边轮毂轴承内圈的压装,替代传统的人工手动敲击及采用热套敲击装配エ 艺,并避免现有结构压装机存在的诸多不足,以提高轴承装配质量及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钢构一与悬挂装置的轨道ー刚性连接,轨道一与轨道ニ柔性连接,平衡器与轨道ニ上的滑车连接,压装机经悬挂装置安装在钢构ー上,压装机的气液增压装置安装在钢构ニ上,气液增压装置为压装机提供压装动力,气缸为压装机的反力机构运动及锁紧提供驱动动力;[0005]所述压装机的反力机构的气缸的活塞杆一与涨紧芯轴连接;压紧油缸上带有接ロ 一与接ロニ,压紧油缸的活塞杆二通过连接端盖与气缸固定在一起,压紧油缸活塞固定在活塞杆ニ上,压紧油缸的前端盖上装有压头,压头采用分体结构,压头上装有压装导向环, 涨紧芯轴穿过活塞杆ニ,其端头装有斜楔,斜楔的斜面上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装有涨紧钢球,涨紧钢球可在固定套的孔内移动,固定套通过螺钉与压紧油缸的活塞杆ニ固定在一起, 操作手柄安装在气缸的端部,压紧油缸的活塞杆ニ及活塞在压装中为固定部分,压紧油缸、 后端盖、前端盖在压装中为运动部分。本实用新型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カ源,通过气液增压装置驱动压头压装中后桥轮毂轴承内圈,采用可移动悬挂系统安装在钢构上,利用中后桥轮毂轴管内壁作为反力点,可实现中后桥轮毂轴承内圈分头压装,使中后桥轮毂轴承内圈由手工作业转变为机械作业。压装轴承内圈时,先手动将轴承内圈套在轴管外圆上,向下移动压装机到桥总成轴管位置高度,向前移动压装机使反カ机构完全深入轮毂轴管内腔,按下压装机操作手柄旁的启动按钮,压缩空气进入气缸后腔,推动芯轴及斜楔向前运动,斜楔上的钢球沿固定套上的导向孔向外运动,涨紧轮毂轴管内壁;此时,压装机压紧油缸前腔开始进油,推动压紧油缸前移,压紧油缸带动压头将轴承内圈压入到轴承安装位。压装到位后,压头停止运动, 然后启动停止按钮,压紧油缸后腔开始进油,推动压紧油缸后移,压紧油缸带动压头沿油缸活塞杆ニ退出,此时压缩空气进入气缸前腔,带动芯轴及斜楔后退,钢球沿固定套上的导向孔向内移动脱离轮毂轴管内壁,手动向后移动压装机,使其离开轴管内孔。压装完毕,桥总成随夹具流入下ーエ序。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取代传统手工装配エ艺,工人劳动强度降低8096,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2、因轴承施压时反カ达30KN,根据桥总成结构特点,将反カ施加在轮毂轴管内孔的台阶处;反力结构采用斜楔装置,采用120度均布钢球涨紧,该压装反力装置设计新颖, 机构可靠,压头采用分体设计,根据产品系列可进行更换,柔性化程度高;3、压装驱动装置简单,动カ源为压缩空气,工作环境要求低;4、采用冷态静压装,无需加热,相比于传统热压エ艺,可大幅度节能降耗;5、通过压カ參数设定,保证轮毂轴承内圈压装到位,产品质量保证能力高,稳定性好;6、操作手柄及按钮开关布置合理,符合人机工程原理;7、采用悬挂方式吊装机器,占地面积小,两个エ步同时只用ー个按钮控制,操作方便;8、设备工作时平稳、无噪音,能改善车间工作环境。9、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操作简单,移动方便,故障率低,维修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压装机2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2所示,钢构ー 1与悬挂装置7的KPK轨道ー 8刚性连接,KPK轨道ー 8 与KPK轨道ニ 9柔性连接,平衡器10与KPK轨道ニ 9上的滑车11连接,压装机2经悬挂装置7安装在钢构ー 1上,压装机2的气液增压装置6安装在钢构ニ 5上,滑车11可沿KPK 轨道ニ 9左右移动,KPK轨道ニ 9通过滑车11可沿KPK轨道ー 8前后移动,压装机2通过平衡器10上下移动,通过上述装置实现压装机2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的运动。由于轴承内圈与车桥轮毂轴管为过盈配合,压カ需要20 30KN,本实用新型技术压装采用气液增压气缸6,压カ可达70KN,可完全覆盖所有轮毂轴承内圈压装压カ需求,气压可无级调节, 反力装置驱动采用汽缸13。压装机2的反力装置的气缸13的活塞杆一 14与涨紧芯轴15连接;压紧油缸19 的活塞杆ニ 31通过连接端盖32与气缸13固定在一起,油缸活塞18固定在活塞杆ニ 31上, 压紧油缸19的前端盖30前装有压头22,压头22上装有压装导向环23,涨紧芯轴15穿过活塞杆ニ 31,其端头装有斜楔27,斜楔27的斜面上装有滑块沈,滑块沈上装有淬火后的涨紧钢球25,涨紧钢球25可在固定套M的孔内移动,斜楔27采用三棱体结构呈120°分布, 三个斜面上各布置一个钢球25,固定套M上呈120°开有三个直径小于钢球25直径的孔, 作为钢球运动的导向孔,钢球25可在该孔内上下滑动,固定套M通过螺钉四与压紧油缸 19的活塞杆ニ 31固定在一起,操作手柄12安装在气缸13端头,压装机2通过装在压头22 上的吊环21与悬挂机构7相连。压紧油缸19的活塞杆ニ 31及活塞18在压装中为固定部分,压紧油缸19、后端盖16、前端盖30在压装中为运动部分。压装机2的工作原理如下气缸13的后腔进入压缩空气,活塞杆ー 14推动涨紧芯轴15及斜楔27向前移动,在固定套M的限制与作用下,斜楔27上面的滑块沈与涨紧钢球25沿在固定套M的导向孔向前移动,与エ件4的轮毂轴管内壁处过渡圆弧接触,使压装机机头部分卡在其内而不能退出;此时气液增压装置6内的压カ油通过压紧油缸19的接ロ ニ 20进油缸前腔,由于油缸活塞18固定在活塞杆31上,在油压驱动下,压紧油缸19及后端盖16、前端盖30沿活塞杆ニ 31向前运动,前端盖30带动压头22压装轮毂轴承内圈观, 由于存在压装反力,压头22、活塞18及活塞杆ニ 31有向后运动的趋势,在涨紧钢球25的限制下,克服压装反力,使固定套对、活塞18及活塞杆ニ 31不能向后运动,压头22将轮毂轴承内圈观压入。压装完毕后,通过油缸接ロー 17,压カ油进入压紧油缸19的后腔,带动压紧油缸19、后端盖16、前端盖30及压头22退出;气缸13的前腔进入压缩空气,活塞杆ー 14 带动芯轴15及斜楔27后退,滑块沈与涨紧钢球25离开轮毂轴管内壁,操作移动手柄12, 将压装机2移出。压头22分体设计,可适应不同产品系列,更换快捷。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为将エ件4装在夹具3上,在エ件4上套入需要压装的轴承内圈观,通过压装机2上的手柄12,移动压装机2到エ件4的高度,并通过悬挂装置7于上下、前后、左右调整压装机2的位置,使压装机2伸人工件4的轴管,启动手柄12旁的开关,压装机反力装置的内涨钢球25会涨紧轴管内壁,此时气液增压装置6的压カ油会推动压装机2的压头22向前移动,将轴承内圈观压入;关闭手柄12旁的开关,气液增压装置6 的反向压カ油会拉动压装机2的压头22向后移,同时反カ装置的内涨钢球25离开轴管内壁,完成移动压装。
权利要求1.一种中后桥轮毂内轴承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钢构一(1)与悬挂装置(7)的轨道一(8)刚性连接,轨道一(8)与轨道二(9)柔性连接,平衡器(10)与轨道二(9)上的滑车(11)连接,压装机(2)经悬挂装置(7)安装在钢构一(1)上,压装机(2)的气液增压装置 (6)安装在钢构二(5)上,气液增压装置(6)为压装机(2)提供压装动力,气缸(13)为压装机(2)的反力机构运动及锁紧提供驱动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后桥轮毂内轴承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机(2) 的反力机构的气缸(13)的活塞杆一(14)与涨紧芯轴(15)连接;压紧油缸(19)上带有接口一(17)与接口二(20),压紧油缸(19)的活塞杆二(31)通过连接端盖(32)与气缸(13)固定在一起,油缸活塞(18)固定在活塞杆二(31)上,压紧油缸(19)的前端盖(30)上装有压头(22),涨紧芯轴(15)穿过活塞杆二(31),其端头装有斜楔(27),斜楔(27)的斜面上连接有滑块(26),滑块(26)上装有涨紧钢球(25),涨紧钢球(25)可在固定套(24)的孔内移动, 固定套(24)通过螺钉(29)与压紧油缸(19)的活塞杆二(31)固定在一起,操作手柄(12)安装在气缸(13)的端部,压紧油缸(19)的活塞杆二(31)及活塞(18)在压装中为固定部分, 压紧油缸(19)、后端盖(16)、前端盖(30)在压装中为运动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后桥轮毂内轴承内圈压装机,其特征在于压头(22)采用分体结构,压头(22)上装有压装导向环(23)。
专利摘要一种中后桥轮毂内轴承内圈压装机,用于中后桥轮毂内轴承内圈压装。钢构一与轨道一刚性连接,轨道一与轨道二柔性连接,平衡器与轨道二上的滑车连接,压装机经悬挂装置安装在钢构一上,气液增压装置安装在钢构二上,气液增压装置为压装机提供压装动力,气缸为压装机的反力机构运动及锁紧提供驱动动力。利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气液增压装置驱动压头压装中后桥轮毂轴承内圈,采用可移动悬挂系统安装在钢构上,利用中后桥轮毂轴管内壁作为反力点,可实现中后桥轮毂轴承内圈分头压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移动方便,通过系统压力参数的设定来控制轴承内圈是否压装到位,装配效率高,压装质量可靠,劳动强度低,柔性化程度高。
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2292060SQ2011204198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0日
发明者严兵, 于昕, 裴照明, 许波 申请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