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立式水箱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87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立式水箱拉丝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立式水箱拉丝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水箱拉丝机多为翻转式水箱拉丝机,拉丝、张力、收线相互独立,占地面积大,操作维护不方便。拉拔钢丝的拉丝机多采用卧式的、21道次或23道次的水箱拉丝机,由于受拉拔道次的限制,对市场上所需的直径更细的钢丝在工艺上无法实现,如将Φ2. 8mm的高碳粗钢丝或低碳粗钢丝拉拔至Φ0. Ilmm的细钢丝无法采用现有的拉丝机完成;而且卧式水箱穿丝难度较大,辅助时间太长;另外老式的水箱拉丝设计为开放式,安全性能也不高;由于所有电机、传动件、拉拔塔轮安装在同一个翻转箱上设备稳定性不高,同时维修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增加拉拔道次,适合拉制细钢丝,并且其穿丝时间较短、开机安全性能较高、整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有利于操作维护。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包括若干塔轮和对应的拉丝模子、一个精拉模、计米装置、牵引轮、张力装置、若干过线装置、排线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该水箱拉丝 机还包括一个与拉丝机机架固定连接的箱体,所述的塔轮、拉丝模子、计米轮、牵引轮、张力装置、若干过线轮装置、排线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均设置于该箱体内;所述的塔轮包括三组依次排列的塔轮组I、塔轮组II、塔轮组III,每一塔轮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塔轮,两个塔轮分别设置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其中主动轴在下面,从动轴在上面,每个塔轮上有八个拉拔槽,在每一塔轮组的上下两个塔轮之间设置模子架,在模子架内对应塔轮的拉拔槽设置八个道次的拉丝模子,拉丝模子直径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对应塔轮组III设置所述的精拉模,精拉模内精拉模子的孔径为所需成品钢丝的最终直径。进一步,在箱体后侧靠近传动装置的位置设置全封闭三开式散热门。进一步,在箱体前侧靠近水箱部分设置电动式升降门。进一步,在箱体前侧电动式升降门上面还设置有折叠式上开门。进一步,所述塔轮的梯度为I. 0-1. 5。进一步,整机采用PLC集中控制,对计长、张力、排线、收线都进行在线检测、集中控制及彩屏显示。进一步,整机拉丝的线速度20_25m/s。进一步,塔轮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轴距为310mm。进一步,塔轮主动轴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815mm。[0014]进一步,所述全封闭三开式散热门、电动式升降门和折叠式上开门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组八道次的塔轮组和一个精拉模,每组塔轮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下设置,如此拉拔道次为25道次,所有零部件安装在同一个固定的箱体之内,箱体后侧传动部分采用全封闭的三开式散热门,箱体前侧水箱部分采用电动式升降移门和不锈钢折叠式上开门组合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式水箱的众多弊病,不仅提高了拉拔道次,穿丝方便,整机结构紧凑,操作安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拉拔程序是从放线架上出来的粗钢丝分别穿过本实用新型的三组过线轮后进入第一组塔轮,依次经三组塔轮拉拔后进入精拉模,成品钢丝出来后经过计米轮、牵引轮、张力装置、若干过线轮装置,最后由排线机构排线再卷绕在工字轮上。整机线速度20m/s,比老式拉丝机提高了 4m/s,在提高了扣零部件的精度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机电器采用PLC集中控制,对计长、张力、排线、收线都进行在线检测、集中控制及彩屏显示;采用新型的精拉模调节方式很方便地调到理想的圈径;主机、收线、电器柜集成设计大节省了空间。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拉丝机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拉丝机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拉丝机的结构示意图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结合图I、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包括若干塔轮和对应的拉丝模子、一个精拉模13、计米装置19、牵引轮18、张力装置17、若干过线装置、排线装置17、动力装置29和传动装置,该水箱拉丝机还包括一个与拉丝机机架固定连接的箱体,所述的塔轮、拉丝模子、计米轮、牵引轮、张力装置、若干过线轮装置、排线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均设置于该箱体内;所述的塔轮包括三组依次排列的塔轮组,即第一塔轮组(塔轮组I)、第二塔轮组(塔轮组II)、第三塔轮组(塔轮组III),每一塔轮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塔轮,两个塔轮分别设置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其中主动轴在下面,从动轴在上面,每个塔轮上有八个拉拔槽,在每一塔轮组的上下两个塔轮之间设置模子架,在模子架内对应塔轮的拉拔槽设置八个道次的拉丝模子,拉丝模子直径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对应第三塔轮组设置所述的精拉模,精拉模内精拉模子的孔径为所需成品钢丝的最终直径,本实施例中最终直径要求是Φ0. 11mm。本实施例中,轴2和轴6分别为第一组塔轮组的主动轴和从动轴,轴I和轴9分别为第二组塔轮组的主动轴和从动轴,轴10和轴12分别为第三组塔轮组的主动轴和从动轴。另外,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还包括进线辊4、进线轮5、模子架7 (对应于第一组塔轮组的模子架)、中间过线轮8、中间过线轮11、矫直过线轮14、过线装置15、摆线过线装置16、张力装置17、牵引轴18、计米装置19、摆线过线装置20、排线装置21、收线电机22、夹丝装置23、升降装置24、排放装置25、顶紧装置26、防护盖板27、后开门28、主电机29、收线装置30、机架31、穿线装置32、电动升降门装置33。本实施例中,每组塔轮的梯度为I. 0-1. 5,塔轮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轴距为310mm塔轮主动轴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815mm。[0024]本实施例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在操作动作过程如下,将从放线机出来的钢丝先经过进线轮3、进线轮5、过线辊4,然后正式进入轴6和轴2的第一塔轮组的拉拔,该组八个道次的拉丝模子置于上下塔轮之间的模子架7内,拉丝模子直径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第一组塔轮拉拔完成后由中间过线轮8过渡到第二组塔轮,即轴9和轴I上的塔轮进行拉拔,拉拔完成后再由中间过线轮11过渡到第三组塔轮,即轴12和轴10的塔轮进行拉拔,拉拔完成后进入精拉模13,精拉模13内的精拉模子的孔径为Φ0. 11_,即为所需的成品钢丝的最终直径。从精拉模13出来的钢丝由牵引轮18牵引至计米装置19进行计长后进入过线装置15、张力装置17重复卷绕数次进行张力控制,张力稳定后的钢丝经摆线过线装置20、摆线过线装置16进入排线装置21,最后卷绕到工字轮上。本实施例拉丝机的设计速度20m/s,比老式拉丝机提高了 4m/s,在提高了扣零部件的精度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机电器采用PLC集中控制,对计长、张力、排线、收线都进行在线检测、集中控制及彩屏显示;采用新型的精拉模调节方式很方便地调到理想的圈径;主机、收线、电器柜集成设计大节省了空间。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包括若干塔轮和对应的拉丝模子、一个精拉模、计米装置、牵引轮、张力装置、若干过线装置、排线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箱拉丝机还包括一个与拉丝机机架固定连接的箱体,所述的塔轮、拉丝模子、计米轮、牵引轮、张力装置、若干过线轮装置、排线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均设置于该箱体内;所述的塔轮包括三组依次排列的塔轮组I、塔轮组II、塔轮组III,每一塔轮组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塔轮,两个塔轮分别设置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其中主动轴在下面,从动轴在上面,每个塔轮上有八个拉拔槽,在每一塔轮组的上下两个塔轮之间设置模子架,在模子架内对应塔轮的拉拔槽设置八个道次的拉丝模子,拉丝模子直径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对应塔轮组III设置所述的精拉模,精拉模内精拉模子的孔径为所需成品钢丝的最终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后侧靠近传动装置的位置设置全封闭三开式散热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前侧靠近水箱部分设置电动式升降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前侧电动式升降门上面还设置有折叠式上开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轮的梯度为.I. 0-1. 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整机采用PLC集中控制,对计长、张力、排线、收线都进行在线检测、集中控制及彩屏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整机拉丝的线速度 20_25m/s。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塔轮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轴距为310_。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其特征在于塔轮主动轴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8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封闭三开式散热门、电动式升降门和折叠式上开门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立式水箱拉丝机,包括若干塔轮和对应的拉丝模子、一个精拉模、计米装置、牵引轮、张力装置、若干过线装置、排线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的塔轮包括塔轮组Ⅰ、塔轮组Ⅱ、塔轮组Ⅲ,每一塔轮组包括上下对应的两个塔轮,分别设置于主动轴和从动轴上,主动轴在下,从动轴在上,每个塔轮上有八个拉拔槽,在每一塔轮组的两个塔轮之间设置模子架,在模子架内对应塔轮的拉拔槽设置八个道次的拉丝模子,拉丝模子直径从大到小排列,对应塔轮组Ⅲ设置精拉模,精拉模子的孔径为所需成品钢丝的最终直径。可以增加拉拔道次,适合拉制细钢丝,并且其穿丝时间较短、开机安全性能较高、整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有利于操作维护。
文档编号B21C3/02GK202356424SQ201120453130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庄超, 朱韵琴, 胡贻军, 陈雨峰 申请人:江苏高和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