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和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87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和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和包括该定位机构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在冲压模具领域中,板材的定位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零件的成型效果。在现有的冲压模具中,通常采用竖直设置的定位板来对板材进行引导和定位,在这种定位方式下板材特别容易倾斜,导致成型时板材流动未按照理想状态进行,零件成型后达不到预想的状态。为了保证定位稳定,钳工需要反复打磨定位板的定位表面,并且反复调试定位板的位置,从而增加了模具的调试难度,降低了模具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和包括该定位机构的冲压模具,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机构和冲压模具,无需钳工的反复打磨和调试, 便可以稳定地实现板材的定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挡料板、安装架和托料块,所述挡料板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挡料板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托料块具有托料部,所述托料块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托料块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所述托料块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托料块的托料部从所述挡料板上的开口伸出,而且所述托料部的上表面处于水平状态;当所述托料块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托料块的托料部从所述挡料板上的开口缩回。优选地,所述托料部的上表面为平整的表面。优选地,所述挡料板的挡料面为弧形面。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两块安装板,所述托料块可枢转地安装在该两块安装板之间。优选地,该定位机构还包括底板,所述挡料板和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优选地,所述托料块还具有止挡部,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止挡件,该止挡件位于所述托料部和所述止挡部之间,用于在所述托料部从所述挡料板上的开口伸出的过程中止挡所述止挡部,使所述托料块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优选地,所述止挡件用于在所述托料部从所述挡料板上的开口缩回的过程中止挡所述托料部。 优选地,所述止挡件为销轴。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和位于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的压边圈,所述压边圈上安装有定位机构,其中,所述定位机构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定位机构。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为多个,该多个定位机构沿着所述压边圈的周向对称布置。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可以可靠地定位板材,防止板材倾斜,保证板材在成型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定位状态,从而很好地达到设计目标,零件成型后最大程度地达到了预想状态,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成型效果。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无需钳工的反复打磨和调试,便可以稳定地实现板材的定位,从而降低了模具的调试难度,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的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 挡料板;2 底板;3 托料块;4 安装板;5 销轴;6 :止挡件;7 :托料部;8 定位机构;9 止挡部;10 上模座;11 下模座;12 压边圈;13 上表面;14 挡料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和冲压模具的工作状态下定义的。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挡料板1、安装架和托料块3,所述挡料板1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挡料板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托料块3具有托料部7,所述托料块3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托料块3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所述托料块3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 所述托料块3的托料部7从所述挡料板1上的开口伸出,而且所述托料部7的上表面13处于水平状态;当所述托料块3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托料块3的托料部7从所述挡料板1上的开口缩回。如图1至图4所示,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工作时,托料块3首先处于箭头A所示的第一工作位置,在该第一工作位置,托料块3的托料部7从挡料板1上的开口伸出,而且所述托料部7的上表面13处于水平状态,从而通过托料部7的上表面13 将板材托起,使板材得到第一次定位;当上模座10下行,逐渐接触到板材时,托料块3在上模座10的压力下枢转,直到托料块3的托料部7从挡料板1上的开口缩回,处于箭头B所示的第二工作位置,在该第二工作位置,板材顺着挡料板1的挡料面14流动,从而通过挡料板1的挡料面14对板材进行第二次定位。通过上述对板材的两次定位,可以可靠地定位板材,防止板材倾斜,保证板材在成型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定位状态,从而很好地达到设计目标,零件成型后最大程度地达到了预想状态,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成型效果。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无需钳工的反复打磨和调试,便可以稳定地实现板材的定位,从而降低了模具的调试难度,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0028]为了使板材与托料部7的上表面13平滑接触,减少托料部7的上表面13与板材之间的摩擦力,优选地,所述托料部7的上表面13为平整的表面。[0029]挡料板1的挡料面14需要根据板料的预期流动趋势进行设计加工,可以通过CAE 软件分析得出。所述挡料板1的挡料面14通常为弧形面,弧形面的曲率根据具体加工零件的曲率确定。[0030]挡料板1上的开口通常为长孔,以保证托料块3的托料部7在挡料板1上具有足够的运动空间。[0031 ] 所述安装架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为了简化结构,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两块安装板4,所述托料块3可枢转地安装在该两块安装板4之间。如图1所示,托料块3通过销轴5可枢转地安装在两块安装板4之间。两块安装板4可以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与挡料板1固定连接。[0032]为了方便定位机构的安装,并且对安装板4和挡料板1起到加强作用,优选地,该定位机构还包括底板2,所述挡料板1和安装板4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2上。挡料板1和安装板4可以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底板2上。[0033]优选地,所述托料块3还具有止挡部9,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止挡件6,该止挡件6 位于所述托料部7和所述止挡部9之间,用于在所述托料部7从所述挡料板1上的开口伸出的过程中止挡所述止挡部9,使所述托料块3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这样,可以避免托料块3过度旋转,有效地使托料块3处于第一工作位置。[0034]如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止挡件6还用于在所述托料部7从所述挡料板1上的开口缩回的过程中止挡所述托料部7,从而避免托料块3过度旋转。[0035]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止挡件6为固定安装在两块安装板4之间的销轴ο[0036]如图1至图3所示,托料块3形成为角形结构。作为选择,托料块3也可以采取其它适当的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0037]此外,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 10、下模座11和位于所述上模座10和下模座11之间的压边圈12,所述压边圈12上安装有定位机构8,其中,所述定位机构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定位机构。[0038]所述定位机构8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安装在压边圈12上,例如通过紧固件安装。[0039]所述定位机构8通常为多个,该多个定位机构8沿着所述压边圈12的周向对称布置,从而可以平稳地对板材进行引导和定位。[0040]上模座10、下模座11和压边圈12的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0041]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的工作过程。[0042]如图1至图4所示,托料块3首先处于箭头A所示的第一工作位置,在该第一工作位置,托料块3的托料部7从挡料板1上的开口伸出,而且所述托料部7的上表面13处于水平状态,从而通过托料部7的上表面13将板材托起,使板材得到第一次定位;当上模座10下行,逐渐接触到板材时,托料块3在上模座10的压力下枢转,直到托料块3的托料部7 从挡料板1上的开口缩回,处于箭头B所示的第二工作位置,在该第二工作位置,板材顺着挡料板1的挡料面14流动,从而通过挡料板1的挡料面14对板材进行第二次定位。在托料块3从第一工作位置枢转到第二工作位置的过程中,托料块3还经过箭头C所示的中间工作位置。此外,在所述托料部7从所述挡料板1上的开口缩回的过程中,止挡件6止挡所述托料部7,从而避免托料块3过度旋转。待零件成型完毕后,托料块3自动回复到初始状态,即托料块3的托料部7枢转到第一工作位置,此时可以通过止挡件6止挡所述止挡部9, 从而避免托料块3过度旋转。[0043]通过上述对板材的两次定位,可以可靠地定位板材,防止板材倾斜,保证板材在成型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定位状态,从而很好地达到设计目标,零件成型后最大程度地达到了预想状态,从而提高了零件的成型效果。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无需钳工的反复打磨和调试,便可以稳定地实现板材的定位,从而降低了模具的调试难度,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0044]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4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0046]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包括挡料板(1)、安装架和托料块(3),所述挡料板(1)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挡料板(1)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托料块C3)具有托料部(7),所述托料块C3)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托料块(3)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所述托料块(3)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托料块⑶的托料部(7)从所述挡料板(1)上的开口伸出,而且所述托料部(7)的上表面 (13)处于水平状态;当所述托料块C3)处于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托料块(3)的托料部(7)从所述挡料板⑴上的开口缩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部(7)的上表面(13)为平整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1)的挡料面(14)为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两块安装板G),所述托料块( 可枢转地安装在该两块安装板(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还包括底板 O),所述挡料板⑴和安装板⑷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⑵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块(3)还具有止挡部(9),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止挡件(6),该止挡件(6)位于所述托料部(7)和所述止挡部(9)之间,用于在所述托料部(7)从所述挡料板⑴上的开口伸出的过程中止挡所述止挡部(9),使所述托料块(3)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6)用于在所述托料部(7)从所述挡料板(1)上的开口缩回的过程中止挡所述托料部(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6)为销轴。
9.一种冲压模具,该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10)、下模座(11)和位于所述上模座(10) 和下模座(U)之间的压边圈(12),所述压边圈(12)上安装有定位机构(8),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机构(8)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8)为多个,该多个定位机构(8)沿着所述压边圈(1 的周向对称布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具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挡料板(1)、安装架和托料块(3),挡料板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挡料板上设置有开口,托料块具有托料部(7),托料块可枢转地安装在安装架上,托料块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其中当托料块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托料块的托料部从挡料板上的开口伸出,而且托料部(7)的上表面(13)处于水平状态;当托料块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托料块的托料部从挡料板上的开口缩回。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定位机构的冲压模具。通过上述定位机构,无需钳工的反复打磨和调试,便可以稳定地实现板材的定位,从而降低了模具的调试难度,提高了模具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291108SQ2011204529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张 杰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