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47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身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定位装置,尤其是一种车身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开发过程,为了节省开发成本,均采用同一开发平台进行开发。为了提高车辆开发进度,一般都以ー个车型为母本,然后在该母本上进行局部改进,以此提高汽 车的更新换代速度。如三厢车型和两厢车型、两厢车型和CROSS车型,左舵车型和右舵车型等,都是同一平台开发的车辆。由于同平台车型的尺寸差别不大,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汽车车身焊接过程中,焊接定位装置大多数都为共用的定位装置,而部分定位装置只需要进行少量改造,少量定位装置则采用新增的定位装置,以此保证多款衍生车型能实现共线生产。其中,所述车身定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安设于基座上的夹紧机构和定位销,该夹紧机构包括铰接于基座上的夹紧气缸,该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上铰接有夹紧臂,所述基座上铰接有夹紧连接板,该夹紧连接板上与基座铰接的远端与夹紧臂固定连接,通过夹紧气缸活塞杆的伸縮,可带动夹紧臂绕夹紧臂连接板和基座间的铰接点摆动,进而控制夹紧臂与基座间的距离的远近,从而实现对车身夹紧或松开;所述定位销凸设于基座的顶部。实际生产中,当需要对定位装置进行改造的时,其改造部分为根据不同车型而替换相应的定位销,操作如下将不适用原车型的定位销拆下,具体拆卸为,先将2个稳销取下,然后将I个螺栓松掉后取下整个定位销;重新装配新的定位销时,将适用的新定位销装上,具体操作为先将将2个稳销插上,然后将螺栓拧紫。这样的切换过程需要配有专用工具,且切换过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操作简单,可快速更换定位机构的车身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身定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安设于基座上的夹紧机构,还包括有安设于基座上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铰接于基座上的定位气缸,该定位气缸活塞杆上铰接有定位臂,所述基座上还连接有定位连接板,该定位连接板的ー侧与定位臂连接,所述定位臂上固设有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该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上分别凸设有位于定位臂所在工作面上的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进ー步设置为所述基座和定位连接板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连接板和定位臂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连接板为杆状,该定位连接板其中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接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方案,且该两端可以互換,此技术方案使得位干与定位连接板连接的定位臂摆动更加稳定,提高自身工作稳定性。[0008]进ー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还设有位于定位连接板所在工作面上的第一定位基块和第二定位基块,所述第一定位基块和第二定位基块分别位于定位连接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基块和第二定位基块上分別开设有与定位臂周缘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进ー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基块和第二定位基块的上下部均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基块和第二定位基块上其中一凹槽均卡设于基座的上端部固定,另ー凹槽均朝向定位臂设置。进ー步设置为所述定位臂上相邻第一定位基块和第二定位基块的周缘处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导块和第二定位导块,所述第一定位导块和第二定位导块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定位基块和第二定位基块相对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气缸活塞杆伸缩后,带动定位臂摆动,此时定位臂因定 位气缸活塞杆的运动而有两个状态位置,在该两种状态位置下,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恰位于定位臂的两个状态位置处,且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能与该定位臂的周缘发生很好的导向作用,使得定位臂在摆动到两个状态位置时恰能进入相应的定位槽内,提高定位臂在两个状态位置时的稳定性和准确度,进而保证对车身定位的稳定性和准确度。其中,有些时候定位臂和定位基块上定位槽的宽度不相适配,则可通过调整定位导块的宽度来实现两者间的适配,实用性更广。进ー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基块和第二定位基块与基座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导块和第二定位导块与定位臂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和销不仅能提高彼此间的固定效果,还可拆卸,方便更换和维护。进ー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下部固设有脚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架可方便基座与外部其他装置的固定连接,且螺栓和销不仅能提高彼此间的固定效果,还可拆卸,方便更换和维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定位连接板、定位板和定位气缸活塞杆构成了ー个连杆机构,而定位气缸活塞杆所在的连杆长度可自由伸縮,通过定位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铰接于活塞杆上的定位臂绕定位臂和活塞杆的铰接端转动,此时定位臂上固定的两定位销随定位臂发生转动。因活塞杆有极限运动距离,故该定位臂的转动也有两极限位置,且在相应极限位置下,两定位销也将分别出现竖直朝上的定位状态;每当有定位销位于定位状态时,处于定位状态的定位销均可插入架设于基座上的车身内,从而可对不同型号车身起定位作用;最后,通过位于基座上的夹紧机构对车身夹紧,从而方便工人对车身的焊接。其中,两定位销是依次进入定位状态,每当有一定位销进入定位状态时,未进入状态的定位销将与进入状态的定位销呈一定角度,且该未进入状态的定位销的顶端应低于进入状态的定位销的顶端,从而尽量避免未进入状态的定位销对所定位的车身的干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车身的定位操作方便,且两定位销的切換速度快。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主视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基块和定位导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描述如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基座1,以及安设于基座I上的夹紧机构2和定位机构3,所述基座I下部设有脚架4,该脚架4和基座I间通过四个螺栓和两个销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机构2包括铰接于基座I上的夹紧气缸21,该夹紧气缸21的活塞杆上铰接有夹紧臂22,所述基座I上铰接有夹紧连接板23,该夹紧连接板23上与基座I铰接的远端与夹紧臂22固定连接,通过夹紧气缸21活塞杆的伸縮,可带动夹紧臂22绕夹紧臂连接板23和基座I间的铰接轴摆动,进而控制夹紧臂22与基座I间的距离的远近,从而实现对车身5夹紧或松开。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铰接于基座I上的定位气缸31,该定位气缸31活塞杆 上铰接有定位臂32,所述基座I上还通过销轴铰接有定位连接板33,该定位连接板33上与基座I连接的远端与定位臂32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臂32上固设有第一定位座3211和第二定位座3212,该第一定位座3211和第二定位座3212上分别凸设有位于定位臂32所在工作面上的第一定位销3221和第二定位销3222。其中,所述基座I上还设有位于定位连接板33所在工作面上的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该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均为H型,该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分别位于定位连接板33的两侧,该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上其中一槽ロ均卡设于基座I的上端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另ー槽ロ分别为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且均朝向定位臂32设置。而定位臂32上相邻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的周缘处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导块3421和第二定位导块3422,所述第一定位导块3421和第二定位导块3422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相对应。另外,所述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与基座I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导块3421和第二定位导块3422与定位臂32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定位气缸31活塞杆的伸縮,带动铰接于活塞杆上的定位臂32绕定位臂32与定位连接杆33间的铰接轴转动,此时定位臂32上固定的两定位销随定位臂32发生转动。因活塞杆有极限运动距离,故该定位臂32的转动也有两极限位置,且在相应极限位置下,两定位销也将分别出现竖直朝上的定位状态;每当有定位销位于定位状态时,处于定位状态的定位销均可插入架设于基座I上的车身5内,从而可对不同型号车身5起定位作用,同时,定位臂32上的第一定位导块3421和第二定位导块3422将与相应的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相抵靠,从而对定位臂32起到限位作用,保证定位臂32能稳定且坚实地定位在所在的定位位置;最后,通过位于基座I上的夹紧机构2对车身5夹紧,从而方便工人对车身5的焊接。其中,两定位销是依次进入定位状态,每当有一定位销进入定位状态时,未进入状态的定位销将与进入状态的定位销呈一定角度,且该未进入状态的定位销的顶端应低于进入状态的定位销的顶端,从而尽量避免未进入状态的定位销对所定位的车身的干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车身5的定位操作方便,且两定位销的切换速度快。
权利要求1.一种车身定位装置,包括基座(I),以及安设于基座(I)上的夹紧机构(2),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安设于基座(I)上的定位机构(3),该定位机构(3)包括铰接于基座(I)上的定位气缸(31),该定位气缸(31)活塞杆上铰接有定位臂(32),所述基座(I)上还连接有定位连接板(33),该定位连接板(33)的ー侧与定位臂(32)连接,所述定位臂(32)上固设有第一定位座(3211)和第二定位座(3212),该第一定位座(3211)和第二定位座(3212)上分别凸设有位于定位臂(32)所在工作面上的第一定位销(3221)和第二定位销(322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I)和定位连接板(33)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连接板(33)和定位臂(32)间的连接为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I)上还设有位于定位连接板(33)所在工作面上的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所述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分别位于定位连接板(33)的两侧,所述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上分別开设有与定位臂(32)周缘相适配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的上下部均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上其中一凹槽均卡设于基座(I)的上端部固定,另ー凹槽均朝向定位臂(3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定位臂(32)上相邻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的周缘处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导块(3421)和第二定位导块(3422),所述第一定位导块(3421)和第二定位导块(3422)的位置分别与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定位基块(3411)和第二定位基块(3412)与基座(I)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导块(3421)和第二定位导块(3422)与定位臂(32)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车身定位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I)下部固设有脚架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身定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安设于基座上的夹紧机构和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铰接于基座上的定位气缸,该定位气缸活塞杆上铰接有定位臂,所述基座上还连接有定位连接板,该定位连接板一侧与定位臂连接,所述定位臂上固设有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该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上分别凸设有位于定位臂所在工作面上的第一定位销和第二定位销。通过定位气缸活塞杆的伸缩来带动定位臂转动,从而使定位臂上的两定位销分别处于两不同的定位状态下,定位状态下的定位销均可插入架设于基座上的车身内,从而可对不同型号车身起定位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对车身的定位操作方便,且两定位销的切换速度快。
文档编号B23K37/04GK202388178SQ201120550390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杨强斌, 顾伟明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金刚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