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钻铰复合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刀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加工锥孔的钻铰复合刀具。
背景技术:
机械制造加工锥孔的方法一般都采用钻孔-铰孔的方法加工,先钻孔后铰孔,需要更换两次刀具,这样不仅增大了装夹误差,而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另一方面,使用铰刀加工的孔的位置度受上道工序影响较大,因此采用先钻孔后铰孔的加工方法误差较大,精度不容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铰复合刀具用于加工锥孔,可以一次成型锥孔,不需要更换刀具,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钻铰复合刀具,包括有钻头和铰刀,该钻头的尾部设有锥杆,该铰刀为锥度铰刀,在该锥度铰刀的中心轴处设有为通孔的中心孔,位于该锥度铰刀刀柄部分的中心孔为圆直孔,位于该锥度铰刀刀刃部分的中心孔为圆锥孔,该圆锥孔与钻头尾部的锥杆对应锥面配合,且该锥面配合的接触面积不小于配合面的9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铰刀由W18Cr4V高速钢加工制成,该铰刀的刀刃部分淬火硬度为62 64HRC,该铰刀的刀柄部分的硬度为35 40HRC。优选地,所述锥杆尾部设有与中心孔的圆直孔对应配合的圆杆。优选地,所述钻头的最大直径不小于铰刀刀刃部分的最小直径。优选地,所述钻头为麻花钻。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可以一次成型锥孔,不需要更换刀具,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本发明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的铰刀部分设有中心孔,可以通过用铁条插入中心孔冲下钻头以实现拆分钻头和铰刀,方便刀具的维护与更换。3.本发明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的钻头与铰刀是以锥面配合连接在一起的,在刀具钻孔过程中,因刀具轴向受力较大,因此该锥面配合连接不仅牢固可靠,还有利于提高加工的位置精度。
图1是本发明所述钻铰复合刀具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钻头,2-锥度铰刀,3-圆锥孔,4-圆直孔,5-锥杆,6_圆杆,7_刀刃,8_刀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结构和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
的限制。图1是本发明所述钻铰复合刀具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面的剖视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钻铰复合刀具,包括有钻头I和锥度铰刀2,该钻头I的尾部设有锥杆5,在该锥度铰刀2的中心轴处设有为通孔的中心孔,位于该锥度铰刀2的刀柄8部分的中心孔为圆直孔4,位于该锥度铰刀2的刀刃7部分的中心孔为圆锥孔3,该圆锥孔3与钻头I尾部的锥杆5对应锥面配合,且该锥面配合的接触面积不小于配合面的90%,这个可以通过研磨圆锥孔3的方法实现,这样即可实现钻头I尾部与锥度铰刀2的紧密配合,在锥杆5尾部还可以设置一截与中心孔的圆直孔4对应配合的圆杆6,以加强钻头I与锥度铰刀2的连接强度。所述铰刀由W18Cr4V高速钢加工制成,该铰刀的刀刃7部分淬火硬度为62 64HRC,该铰刀的刀柄8部分的硬度为35 40HRC。钻头I的最大直径不小于铰刀刀刃7部分的最小直径,最好是相等,钻头I可以为麻花钻,也可根据加工要求更换其他类型的钻头1,当需要更换钻头I时,可以通过用铁条插入中心孔以冲下钻头I。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和附图所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一,并不能以此局限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髓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的任何变动,都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钻铰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钻头和铰刀,该钻头的尾部设有锥杆,该铰刀为锥度铰刀,在该锥度铰刀的中心轴处设有为通孔的中心孔,位于该锥度铰刀刀柄部分的中心孔为圆直孔,位于该锥度铰刀刀刃部分的中心孔为圆锥孔,该圆锥孔与钻头尾部的锥杆对应锥面配合,且该锥面配合的接触面积不小于配合面的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刀由W18Cr4V高速钢加工制成,该铰刀的刀刃部分淬火硬度为62 64HRC,该铰刀的刀柄部分的硬度为35 40HR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杆尾部设有与中心孔的圆直孔对应配合的圆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的最大直径不小于铰刀刀刃部分的最小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为麻花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铰复合刀具,包括有钻头和铰刀,该钻头的尾部设有锥杆,该铰刀为锥度铰刀,在该锥度铰刀的中心轴处设有为通孔的中心孔,位于该锥度铰刀刀柄部分的中心孔为圆直孔,位于该锥度铰刀刀刃部分的中心孔为圆锥孔,该圆锥孔与钻头尾部的锥杆对应锥面配合,且该锥面配合的接触面积不小于配合面的90%。本发明可以一次成型锥孔,不需要更换刀具,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3B51/08GK103192120SQ20121000204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
发明者严明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