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柱塞套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201017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泵柱塞套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机上应用的油泵油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油泵柱塞套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油泵是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中重要的零件,它的性质和质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被称之为柴油机的心脏,它负责定时定量地向喷油器提供所需的燃油。柱塞和柱塞套是柱塞油泵的一对精密偶件,经配对研磨后不能互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光洁度和好的耐磨性。工作时,在凸轮轴上的凸轮和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迫使柱塞在柱塞套内往复运动,完成泵油任务。柱塞套为带有轴向孔的柱状体,所述的轴向孔用于容纳柱塞并使柱塞往复运动,其选材应具有高的机械强度、足够的刚性和良好的韧性、耐磨性、耐蚀性,还要具有小的膨胀系数,通常采用工具钢CrWMn、滚动轴承钢GCr 15.其毛坯材料多年来一直使用实心棒料或实心模锻件,以实心棒料为例,传统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下料、毛坯定位夹紧、粗车三级外圆、钻扩铰孔、磨孔、精车三级外圆等工序,如图4虽然这种实心棒料或实心模锻件为毛坯所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不存在问题,但在工艺上必须完成钻孔(轴向孔)工序,由于该轴向孔属于深孔,因而在钻孔设备要求和加工工艺流程上必须特别给予考虑,由此会增加设备投资、增加生产成本,增加原材料的损耗,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油泵柱塞套加工方法,该方法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原材料的损耗,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油泵柱塞套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带有轴向孔的钢管或模锻件为坯材,对所述坯材的轴向孔加工为磨孔。所述的坯材的外径与柱塞套的最大外圆尺寸相同,经过精车二级外圆即可达到柱塞套的外径要求。所述的坯材采用轧制钢管。为降低坯材的加工精度要求,对所述坯材的轴向孔加工还包括在磨孔前的扩孔和铰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I、本发明以带有轴向孔的钢管或模锻件为坯材,对所述的轴向孔直接进行磨孔,免去传统工艺必须钻深孔、然后扩孔和铰孔工艺要求,因而简化了生产工艺,解决了本领域一直使用传统加工方式存在的弊端。2、本发明坯材的外径根据油泵柱塞套的尺寸要求而定,经过精车二级外圆即可达到柱塞套的外径要求,省却了传统工艺粗车最大外圆的工艺要求,同样简化了生产工艺。3、本发明相对于传统工艺,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原材料的损耗,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本发明还可以在对轴向孔进行磨孔前,增加扩孔和铰孔工艺,相对于传统工艺,免去必须钻深孔的工艺要求,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生产工艺,但这样就降低了对坯材轴向孔的精度要求,使生产成本和工艺要求相匹配。


附图I是本方法所涉及的柱塞套毛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主要工艺框图;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主要工艺框图;附图4是传统生产方法的主要工艺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AK9柱塞套为例说明如下图I是本方法所涉及的柱塞套毛坯结构示意图;采用轧制钢管,钢管的直径与AK9柱塞套的大外圆直径参数要求相同,经过精车二级外圆即可达到AK9柱塞套的外圆直径要求,省却了传统工艺粗车最大外圆的工艺要求;其轴向孔的内径小于AK9柱塞套的内孔径要求,以便于扩孔、铰孔。柱塞套毛坯选材应具有高的机械强度、足够的刚性和良好的韧性、耐磨性、耐蚀性,还要具有小的膨胀系数。油泵柱塞套加工方法,见图3。主要步骤包括将钢管按AK9柱塞套的长度要求下坯料(留有加工余量)、毛坯定位夹紧、扩铰磨孔、精车二级外圆、加工倒角,最终形成产品。本方法在对轴向孔进行磨孔前,增加扩孔和铰孔工艺,相对于传统工艺,仅免去钻深孔的工艺要求,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生产工艺,但这样就降低了对坯材轴向孔的精度要求,使生产成 本和工艺要求相匹配。本发明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
权利要求
1.油泵柱塞套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带有轴向孔的钢管或模锻件为坯材,对所述还材的轴向孔加工为磨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泵柱塞套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坯材的外径与柱塞套的最大外圆尺寸相同,经过精车二级外圆即可达到柱塞套的外径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油泵柱塞套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坯材采用轧制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泵柱塞套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对所述坯材的轴向孔加工还包括在磨孔前的扩孔和铰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泵柱塞套加工方法,属于柴油机上应用的油泵油嘴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以带有轴向孔的钢管或模锻件为坯材,对所述坯材的轴向孔加工为磨孔。本发明相对于传统工艺,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原材料的损耗,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B23P15/00GK102658456SQ20121014647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2日
发明者徐富亮 申请人:徐富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