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422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及控制柜,其中,机床本体至少包括床身、运丝机构、线架、工作台、工作液系统、电源系统、机床电器及数控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包括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所述线架包括立柱、上臂、下臂,上臂、下臂加工区一侧分别安装有上、下主导轮及上、下导电块;所述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安装于电源柜中,该电源柜安装于立柱一侧,其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源正极通过导线连接至机床本体的工作台,负极通过上、下导线分别连接至位于机床加工区的上、下主导轮一侧的上、下导电块。本发明中,高频脉冲电源与上、下导电块距离大为缩短,可缩短为一半左右,在传输过程中电压损耗小,机床加工效率明显提高。
【专利说明】改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属于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由机床本体及机床一侧的控制柜组成,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位于机床一侧的控制柜中,其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源正极通过导线连接至机床本体的工作台,其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源负极通过导线分别连接至位于机床加工区的上、下主导轮一侧的上、下导电块,一般距离为3-4米,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距离较远,在传输过程中电压损耗大,机床加工效率低,需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了一种加工效率更高的改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000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改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及控制柜,其中,机床本体至少包括床身、运丝机构、线架、工作台、工作液系统、电源系统、机床电器及数控系统,
所述电源系统包括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
所述线架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及与立柱相连接的上臂、下臂,上臂、下臂加工区一侧分别安装有上、下主导轮及上、下导电块;
工作台至少包括下拖板、上拖板、拖板电机、工作台拖板导轨副、传动组件,工作台在拖板电机的驱动下可实现X、Y向十字型运动,工件置于该工作台面上,其待加工部位恰位于加工区;
所述运丝机构至少包括贮丝筒,绕于贮丝筒上的电极丝从贮丝筒两边分别引出后,经过渡导轮再经主导轮在上臂、下臂顶端一侧的上、下主导轮间闭合形成环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安装于电源柜中,该电源柜安装于立柱一侧,其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源正极通过导线连接至机床本体的工作台,负极通过上、下导线分别连接至位于机床加工区的上、下主导轮一侧的上、下导电块。
[0005]又一技术解决方案为:
所述立柱内开有空腔,所述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安装于该空腔内,其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源正极通过导线连接至机床本体的工作台,负极通过上、下导线分别连接至位于机床加工区的上、下主导轮一侧的上、下导电块。
[0006]由于上述措施,高频脉冲电源与上、下导电块距离大为缩短,正常可缩短为一半左右,在传输过程中电压损耗小,机床加工效率明显提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0008]附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电源柜,2、立柱,3、床身,4、上导线,5、上导电块,6、下导线,
7、上主导轮,8、下主导轮,9、下导电块,10、工作台,11、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12、上臂,13、下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见附图1,改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及控制柜,其中,机床本体包括床身3、安装于立柱2空腔内的运丝机构、线架、工作台10、工作液系统、电源系统、机床电器及数控系统,
所述电源系统包括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11,
所述线架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2及与立柱相连接的上臂12、下臂13,上臂、下臂加工区一侧分别安装有上主导轮7、下主导轮8及上导电块5、下导电块9,
工作台10包括下拖板、上拖板、拖板电机、工作台拖板导轨副、传动组件,工作台在拖板电机的驱动下可实现X、Y向十字型运动,工件置于该工作台面上,其待加工部位恰位于加工区;
所述运丝机构包括贮丝筒,绕于贮丝筒上的电极丝从贮丝筒两边分别引出后,经过渡导轮再经主导轮在上臂、下臂顶端一侧的上主导轮7、下主导轮8间闭合形成环路,
所述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11安装于电源柜I中,该电源柜安装于立柱2—侧,其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源正极通过导线(图中未标注)连接至机床本体的工作台10,负极分别通过上导线4、下导线6连接至位于机床加工区的上、下主导轮一侧的上导电块5、下导电块9。
[0011]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唯一不同的是,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安装于立柱的空腔内,其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源正极通过导线连接至机床本体的工作台,负极通过上、下导线分别连接至位于机床加工区的上、下主导轮一侧的上、下导电块。
[0012]本发明上述两实施例中,高频脉冲电源与上、下导电块距离大为缩短,可缩短为一半左右,在传输过程中电压损耗小,机床加工效率明显提高。
[0013]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
[0014]当然,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本发明有多种实施形式和等同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阅读本说明书后毋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再现出,在此就不详述了。采用上述等同替代方案当然落入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及控制柜,其中,机床本体至少包括床身、运丝机构、线架、工作台、工作液系统、电源系统、机床电器及数控系统, 所述电源系统包括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 所述线架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及与立柱相连接的上臂、下臂,上臂、下臂加工区一侧分别安装有上、下主导轮及上、下导电块; 工作台至少包括下拖板、上拖板、拖板电机、工作台拖板导轨副、传动组件,工作台在拖板电机的驱动下可实现X、Y向十字型运动,工件置于该工作台面上,其待加工部位恰位于加工区; 所述运丝机构至少包括贮丝筒,绕于贮丝筒上的电极丝从贮丝筒两边分别引出后,经过渡导轮再经主导轮在上臂、下臂顶端一侧的上、下主导轮间闭合形成环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安装于电源柜中,该电源柜安装于立柱一侧,其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源正极通过导线连接至机床本体的工作台,负极通过上、下导线分别连接至位于机床加工区的上、下主导轮一侧的上、下导电块。
2.一种改进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包括机床本体及控制柜,其中,机床本体至少包括床身、运丝机构、线架、工作台、工作液系统、电源系统、机床电器及数控系统, 所述电源系统包括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 所述线架包括固定在床身上的立柱及与立柱相连接的上臂、下臂,上臂、下臂加工区一侧分别安装有上、下主导轮及上、下导电块; 工作台至少包括下拖板、上拖板、拖板电机、工作台拖板导轨副、传动组件,工作台在拖板电机的驱动下可实现X、Y向十字型运动,工件置于该工作台面上,其待加工部位恰位于加工区; 所述运丝机构至少包括贮丝筒,绕于贮丝筒上的电极丝从贮丝筒两边分别引出后,经过渡导轮再经主导轮在上臂、下臂顶端一侧的上、下主导轮间闭合形成环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内开有空腔,所述高频脉冲电源发生装置安装于该空腔内,其产生的高频脉冲电源正极通过导线连接至机床本体的工作台,负极通过上、下导线分别连接至位于机床加工区的上、下主导轮一侧的上、下导电块。
【文档编号】B23H7/10GK103567579SQ20121024986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王炎秋 申请人:江苏三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