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车顶风道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0320阅读:8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铁车辆车顶风道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车辆的装配工装,尤其是一种车顶风道调整装置,用于调整风道与车顶骨架之间的距离。
背景技术
地铁车辆为了满足充足的客室风量及适当的风速要求,风道一般安装在地铁车辆顶部,固定在车顶骨架上。为了保证风道的送风量,一般风道的体积比较大,重量比较大。因此在实际安装风道的时候常会遇到以下问题首先是风道与车体顶部间隙过小,在移动风道的时候受空间限制不能将风道完全抬离骨架面,致使摩擦力增大,风道移动困难;其次 风道的材质以玻璃钢、铝为主,刚度较差,如果采用撬棍强行移动风道则会造成风道表面损伤,甚至造成风道不可修复的损坏,同时也会因为用力过大造成风道的移动过量,增加风道调整工时。
发明内容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车顶风道安装位置不易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地车车辆车顶风道调整装置,能够保证地铁风道在安装过程中做到方便、精确调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铁车辆车顶风道调整装置,包括固定部、活动部和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设置在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用于调节固定部和活动部之间的距离。其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端头,所述固定端头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内螺套,所述第一内螺套的螺纹大径小于连接管的内径;所述活动部包括活动端头,所述活动端头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所述第三端面连接第二内螺套,并且在第三端面上设有球面凹槽,所述球面凹槽的球面直径大于第二内螺套的螺纹大径;所述调节部包括与第一内螺套相适配的螺杆和与第二内螺套相适配的螺纹块,所述螺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内螺套旋入连接管内,螺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螺纹块,所述螺纹块通过第二内螺套旋入活动端头的球面凹槽内,所述连杆的外径均小于螺杆及螺纹块的螺纹最小直径。其中,所述固定端头的第一端面上设有与连接管内孔相适配的环形凸台,在环形凸台的中部沿直径方向开设通孔,在连接管上开设与通孔相对应的销孔,在销孔内设置连接销;所述固定端头的第二端面上设有卡槽。其中,所述调节部还包括与螺杆相适配的第三内螺套,所述第三内螺套旋至螺杆的中部,在第三内螺套的外圆面上设有拨杆,并且沿直径方向开设螺纹通孔,在螺纹通孔内旋入蝴蝶螺钉,在螺杆的外圆面上沿轴向开设与蝴蝶螺钉相适配的凹槽。其中,所述螺纹块靠近球面凹槽底部的一端设有凸出的弧形端面。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将移动车顶风道所需的推力转化为较小的力,可以做到车顶风道水平位置的微量调整;(2)固定部上的卡槽确保了此装置的安全性,防止突然落下造成其他伤害;(3)活动部的平面增大了此装置与风道的接触面,减轻装置对风道的损伤;(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向剖 视图。图3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图4为图2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如图I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铁车辆车顶风道调整装置包括固定部I、活动部2和调节部3,所述调节部3设置在固定部I和活动部2之间,用于调节固定部I和活动部2之间的距离。固定部I包括固定端头101、连接管104和第一内螺套105。固定端头101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端面102和第二端面103 ;在第一端面102上设有与连接管104内径相适配的环形凸台106,在环形凸台106的中部沿直径方向开设通孔,在连接管104的端部开设与通孔相对应的销孔,在销孔内设置连接销107 ;环形凸台106伸入连接管104 —端的孔中,将环形凸台106上的通孔与连接管104上的销孔对齐,通过连接销107将固定端头101和连接管104连接在一起;固定端头101的第二端面103上设有卡槽108 ;连接管104的另一端与第一内螺套105焊接在一起,第一内螺套105的螺纹大径小于连接管104的内径。活动部2包括活动端头201和第二内螺套204。活动端头201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三端面202和第四端面203,第三端面202与第二内螺套204焊接在一起,并且在第三端面202上设有球面凹槽205,球面凹槽205的球面直径大于第二内螺套204的螺纹大径;活动端头201的第四端面203为水平面。调节部3包括与第一内螺套105相适配螺杆301、第二内螺套204相适配的螺纹块302、连杆303。螺杆301的一端通过第一内螺套105旋入连接管104内,螺杆301的另一端通过连杆303连接螺纹块302 ;螺纹块302通过第二内螺套204旋入活动端头201的球面凹槽205内,连杆303的外径均小于螺杆301及螺纹块302的螺纹最小直径,螺纹块302靠近球面凹槽203底部的一端设有凸出的弧形端面304,活动部2可以围绕螺纹块302自由转动。螺杆301、螺纹块302和连杆303可以通过一根棒料机加工而成,即三者为整体式结构。为了方便驱动螺杆301的转动操作,调节部3还包括与螺杆301相适配的第三内螺套305,第三内螺套304旋至螺杆301的中部,在第三内螺套305的外圆面上环向均布四个拨杆306,并且沿直径方向开设一个螺纹通孔,在螺纹通孔内旋入蝴蝶螺钉307,在螺杆301的外圆面上沿轴向开设与蝴蝶螺钉307相适配的凹槽。通过拨杆306可以驱动螺杆301转动,蝴蝶螺钉307旋入第三内螺套305的螺纹通孔后,其顶端正好插入螺杆301的凹槽内,防止第三内螺套305与螺杆301相对转动。[0021]如图2和5所示,固定部I通过固定端头101上的卡槽108卡在车顶骨架5上,活动部2的活动端头201上的第四端面203抵在车顶风道4上。当转动第三内螺套304时,活动部2会随着螺杆301的转动向右移动,根据力学原理,此时推动车顶风道4所需要的力由于螺杆301和第一内螺套105螺纹连接的转换作用降低数倍,可以做到车顶风道4水平位置的微量调整,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第四端面203的平面确保对车顶风道4表面最大限度的保护,固定端头101上的卡槽108确保了此装置的安全性,防止突然落下造成其他伤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地铁车辆车顶风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I)、活动部(2)和调节部(3),所述调节部(3)设置在固定部(I)和活动部(2)之间,用于调节固定部(I)和活动部(2)之间的距离,其中 所述固定部(I)包括固定端头(101),所述固定端头(101)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端面(102)和第二端面(103),所述第一端面(102)与连接管(104)的一端连接,连接管(10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内螺套(105),所述第一内螺套(105)的螺纹大径小于连接管(104)的内径; 所述活动部(2)包括活动端头(201),所述活动端头(201)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三端面(202)和第四端面(203),所述第三端面(202)连接第二内螺套(204),并且在第三端面(202)上设有球面凹槽(205),所述球面凹槽(205)的球面直径大于第二内螺套(204)的螺纹大径; 所述调节部(3)包括与第一内螺套(105)相适配的螺杆(301)和与第二内螺套(204)相适配的螺纹块(302),所述螺杆(301)的一端通过第一内螺套(105)旋入连接管(104)内,螺杆(301)的另一端通过连杆(303)连接螺纹块(302),所述螺纹块(302)通过第二内螺套(204)旋入活动端头(201)的球面凹槽(205)内,所述连杆(303)的外径均小于螺杆(301)及螺纹块(302)的螺纹最小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车顶风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头(101)的第一端面(102)上设有与连接管(104)内孔相适配的环形凸台(106),在环形凸台(106)的中部沿直径方向开设通孔,在连接管(104)上开设与通孔相对应的销孔,在销孔内设置连接销(107)。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车顶风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头(101)的第二端面(103)上设有卡槽(108)。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车顶风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3)还包括与螺杆(301)相适配的第三内螺套(305),所述第三内螺套(305)旋至螺杆(301)的中部,在第三内螺套(304)的外圆面上设有拨杆(306),并且沿直径方向开设螺纹通孔,在螺纹通孔内旋入蝴蝶螺钉(307),在螺杆(301)的外圆面上沿轴向开设与蝴蝶螺钉(307)相适配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地铁车辆车顶风道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302)靠近球面凹槽(205)底部的一端设有凸出的弧形端面(30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辆车顶风道调整装置,包括固定部、活动部和调节部;固定部包括固定端头,固定端头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连接管的一端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内螺套;活动部包括活动端头,活动端头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第三端面连接第二内螺套,并且在第三端面上设有球面凹槽;调节部包括与第一内螺套相适配的螺杆和与第二内螺套相适配的螺纹块,螺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内螺套旋入连接管内,螺纹块通过第二内螺套旋入活动端头的球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将移动车顶风道所需的推力转化为较小的力,可以做到车顶风道水平位置的微量调整。
文档编号B23P19/00GK202527908SQ20122017636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3日
发明者敖平, 李春广, 李树栋, 王国平, 薛海峰 申请人: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