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41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计合理,加工精确度高,操作简便的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攻丝方式,主要包括手工攻丝和钻床攻丝。手工攻丝因劳动强度大,效率较低且精度差,在工业生产中已基本不采用;钻床攻丝需要在钻床主轴上安装一个能实现正、反转控制的可逆转攻丝装置,以满足攻丝和退丝的需要,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齿轮传动系对攻丝器主轴的转向进行控制,但因传动装置与主轴间采 用齿轮或销键等硬连接,换向冲击较大,操作困难,加工精度较低,且使用过程中极易产生丝锥折断或崩刃的现象,工业化程度不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无换向冲击、使用灵活、工作稳定、加工精确度高、使用效率高且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可逆转攻丝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换向冲击、使用灵活、工作稳定、加工精确度高、使用效率高且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可逆转攻丝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包括锥柄、机壳、主轴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内齿轮、太阳轮和行星轮,内齿轮与锥柄固定连接,太阳轮套装在主轴外侧,行星轮安装在内齿轮和太阳轮间并相互啮合,主轴可径向滑动,太阳轮上侧固定安装有一摩擦盘,主轴外侧固定安装有摩擦轮,摩擦轮外侧带有上圆锥面和下圆锥面,内齿轮和摩擦盘分别带有可以和摩擦轮的上圆锥面和下圆锥面贴合的圆锥面,摩擦轮和摩擦盘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换向灵活,无换向冲击,加工精确度高,使用效率高,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内螺纹加工。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I-锥柄,2-壳体盖,3-有保持架的滚针轴承,4-单列向心球轴承,5-轴承盖,6-花形沉头螺钉,7-六角螺母,8-定向杆,9-壳体,10-摩擦轮,11-摩擦片,12-开槽锥端定位螺钉,13-摩擦盘,14-压缩弹簧,15-齿轮垫板,16-齿轮轴,17-平垫圈,18-六角螺母,19-主轴,20-内齿轮,21-摩擦轮衬套,22-六角法兰面螺栓,23-固定销,24-垫片,25-太阳轮,26-行星轮,27-单列有保持架滚针轴承,28-推力球轴承,29-衬套,30-单列有保持架滚针轴承,31-六角螺母,32-开槽沉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锥柄I、机壳、主轴19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内齿轮20、太阳轮25和行星轮26,内齿轮20与锥柄I固定连接,太阳轮25套装在主轴19外侧,行星轮26安装在内齿轮20和太阳轮25间并相互啮合,主轴19可径向滑动,太阳轮25上侧固定安装有一摩擦盘13,主轴19外侧固定安装有摩擦轮10,摩擦轮10外侧带有上圆锥面和下圆锥面,内齿轮20和摩擦盘13分别带有可以和摩擦轮10的上圆锥面和下圆锥面贴合的圆锥面,摩擦轮10和摩擦盘13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14。所述摩擦轮10的外侧圆锥面上安装有摩擦片11,摩擦片11与摩擦轮10粘合,增加摩擦阻力。所述摩擦轮10内侧固定安装有摩擦轮衬套21,下侧固定安装有垫片24,用于保护 摩擦轮。所述锥柄I与主轴19间安装有有保持架的滚针轴承3,用于支撑、稳固攻丝器主轴19 ;锥柄I与机壳间安装有单列向心球轴承4,用于稳固锥柄1,防止锥柄I跳动过大。所述主轴19下段与机壳连接部分安装有单列有保持架滚针轴承30,以防止主轴19轴向跳动过大,可使主轴19轴向旋转顺畅。所述太阳轮25外侧与机壳连接部位安装有单列有保持架滚针轴承27,以防止太阳轮25跳动过大,使太阳轮轴向旋转顺畅;太阳轮25下侧与机壳连接部位安装有推力球轴承28,以克服太阳轮25径向力。所述推力球轴承28外侧与机壳间安装有衬套29,以保护壳体,控制磨损。所述太阳轮25外侧、行星轮26的下侧安装有齿轮垫板15,以齿轮内腔磨损。所述机壳分为机壳盖2和壳体9两部分,机壳盖2和壳体9间用螺栓紧固连接。所述机壳上固定安装有定向杆8,以防止攻丝器整体旋转。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当操作者开动立式钻床时,立式钻床主轴联动攻丝器锥柄I旋转,同时锥柄I带动内齿轮20旋转,内齿轮20带动行星轮26,行星轮26带动太阳轮25,太阳轮25带动摩擦盘13旋转。此时摩擦轮10在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与内齿轮20内壁产生摩擦,联动主轴19正转。当操作者下压机床主轴时,攻丝器主轴19带动丝锥正转攻入被加工工件螺纹底孔,当攻到螺纹要求深度时,操作者上提机床主轴,主轴带动攻丝器锥柄1,锥柄带动内齿轮20,内齿轮20带动壳体盖2、壳体9、太阳轮25、行星轮26和摩擦盘13整体上提,此时摩擦片11与内齿轮20内壁分离,主轴19不在受轴向力,主轴19停止转动。当各零件联动摩擦盘13上提到一定位置,摩擦盘13内壁与摩擦片11摩擦连接,摩擦片带动主轴19反转,主轴19带动丝锥反转退出被加工螺纹孔,完成一次加工过程。摩擦片11与内齿轮20内壁是摩擦连接,如工件材质过硬或攻至螺纹底孔根部产生较大阻力时,摩擦面会自动打滑,不会产生丝锥折断或崩刃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采用摩擦盘式传动连接,突破常规的连接方式,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使用灵活,无换向冲击,加工精确度高,使用效率高,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包括锥柄(I)、机壳、主轴(19)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内齿轮(20)、太阳轮(25)和行星轮(26),内齿轮(20)与锥柄(I)固定连接,太阳轮(25)套装在主轴(19)外侧,行星轮(26)安装在内齿轮(20)和太阳轮(25)间并相互啮合,主轴(19)可径向滑动,其特征是太阳轮(25)上侧固定安装有一摩擦盘(13),主轴(19)外侧固定安装有摩擦轮(10),摩擦轮(10)外侧带有上圆锥面和下圆锥面,内齿轮(20)和摩擦盘(13)分别带有可以和摩擦轮(10)的上圆锥面和下圆锥面贴合的圆锥面,摩擦轮(10)和摩擦盘(13)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14)。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摩擦轮(10)的外侧圆锥面上安装有摩擦片(11)。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摩擦轮(10)内侧固定安装有摩擦轮衬套(21),摩擦轮(10)下侧固定安装有垫片(24)。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锥柄(I)与主轴(19)间安装有有保持架的滚针轴承(3),锥柄(I)与机壳间安装有单列向心球轴承(4)。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轴(19)下段与机壳连接部分安装有单列有保持架滚针轴承(30)。
6.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太阳轮(25)外侧与机壳连接部位安装有单列有保持架滚针轴承(27),太阳轮(25)下侧与机壳连接部位安装有推力球轴承(28)。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推力球轴承(28)外侧与机壳间安装有衬套(29)。
8.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太阳轮(25)外侧、行星轮(26)的下侧安装有齿轮垫板(15)。
9.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壳分为机壳盖(2)和壳体(9)两部分,机壳盖(2)和壳体(9 )间用螺栓紧固连接。
10.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壳上固定安装有定向杆(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擦式可逆转攻丝装置,包括锥柄、机壳、主轴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内齿轮、太阳轮和行星轮,内齿轮与锥柄固定连接,太阳轮套装在主轴外侧,行星轮安装在内齿轮和太阳轮间并相互啮合,主轴可径向滑动,太阳轮上侧固定安装有一摩擦盘,主轴外侧固定安装有摩擦轮,摩擦轮外侧带有上圆锥面和下圆锥面,内齿轮和摩擦盘分别带有可以和摩擦轮的上圆锥面和下圆锥面贴合的圆锥面,摩擦轮和摩擦盘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换向灵活,无换向冲击,加工精确度高,使用效率高,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内螺纹加工。
文档编号B23G1/18GK202622442SQ20122024831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倪学斌, 王猛, 杨果林, 年中磊, 刀健, 刘玉林 申请人:云南金马机械总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