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钢锭下表面喷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控制钢锭轧制板型的下表面喷水装置。
背景技术:
钢锭轧制过程中,粗 轧阶段(开轧后的5道次前)钢锭翘头严重,不能完成钢锭的轧制过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钢锭上下表面温差大,上表面温度低于下表面温度所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解决钢锭轧制过程上翘,保证钢锭顺利轧制的钢锭下表面喷水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解决措施一种钢锭下表面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管、分管、阀门及喷嘴组成;在主管上连接有阀门和2-4根分管,每根分管上平均分布有至少10个喷嘴。所述喷嘴口直径为1mm,喷嘴方向与钢锭表面夹角成6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钢锭轧制第3飞道次使用,每次开启喷水装置时间为2(Γ50秒,供水压力保证在15 18Mpa。每周对喷嘴进行清洗,保证喷嘴无堵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解决钢锭轧制过程上翘,不能完成轧制的问题,保证了钢锭的顺利轧制,对实现60吨钢锭产品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为拓宽大单重中厚板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附图为钢锭下表面喷水装置示意图。图中分管I、喷嘴2、辊道3、主管4、阀门5。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钢锭下表面喷水装置是由分管I、喷嘴2、主管4及阀门5所组成。在主管4上连接有3根分管1,分管I与钢锭输入辊道3平行设置在两根辊道3的下方。每根分管I上平均分布有13个直径为Imm的喷嘴2,喷嘴2的出水方向倾斜于钢锭的下表面,即喷嘴2的轴线与钢锭下表面之间带有60°的夹角。为控制水的开闭及流量,在主管4上安装有一阀门5。
权利要求1.一种钢锭下表面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主管、分管、阀门及喷嘴组成;在主管上连接有阀门和2-4根分管,每根分管上平均分布有至少10个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锭下表面喷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口直径为Imm,喷嘴方向与钢锭表面夹角成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锭下表面喷水装置,由主管、分管、阀门及喷嘴组成;在主管上连接有阀门和2-4根分管,每根分管上平均分布有至少10个喷嘴,喷嘴方向与钢锭下表面呈60°夹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解决钢锭轧制过程上翘,不能完成轧制的问题,保证了钢锭的顺利轧制,对实现60吨钢锭产品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为拓宽大单重中厚板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档编号B21B37/44GK202779190SQ20122034185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5日
发明者刘浩岩, 王若钢, 李新玲, 张健, 丛津功, 李靖年, 潘凯华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