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子倒角机的送管轴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26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管子倒角机的送管轴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子毛刺去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双向管子内外倒角机。
技术背景管子在切割过程中内孔和外圆上留有一定的毛刺,在以往管子两端去毛刺非常复杂,先要在砂轮机上磨去管子外圆上毛刺;然后,在台钻上用手握着管子在钻头上钻一下,去除内孔中的毛刺,这样既没有工作效率,又不安全。所以研发一种可以自动去毛刺的双向管子内外倒角机就十分有必要了,但组成倒角机的各个部件都需要精心设计。比如有一个环节,设想是将管子放入一个管子待送箱内,管子待送箱底部开口,使得管子落到管子待送箱底部的两根平行设置的送管轴上,送管轴上带有螺旋槽,送管轴转动使管子沿送管轴轴向移动,并到达特定位置进行下一步加工,但是如何驱动送管轴同步旋转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可以对两根送管轴同步驱动的送管轴驱动装置,该送管轴驱动装置为双向管子内外倒角机的关键部件,起到了驱动送管轴转动进而输送管子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用于管子倒角机的送管轴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减速箱、花键轴、过渡传动轴,主电机通过皮带、皮带轮连接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送管控制轮,所述的送管控制轮为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圆周齿的齿轮,所述的送管控制轮与花键轴上的传动齿轮配合,所述的过渡传动轴两端分别设有伞齿轮与过渡齿轮,所述的过渡齿轮与花键轴上的轴齿啮合,在送管轴的后端也装有伞齿轮,送管轴的伞齿轮与过渡传动轴的伞齿轮啮合。作为优选,所述的送管控制轮为带有四分之一圆周齿的齿轮。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主电机、减速箱驱动送管控制轮旋转,而送管控制轮上仅带有一部分圆周的齿,当这部分齿与花键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时,送管轴转动进行送管,而当送管控制轮上的齿不与花键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时,这段转动时间为加工管子的时间,既实现了送管又给加工管子留出了时间,十分巧妙。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实施例如图I 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送管轴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6、减速箱7、花键轴8、过渡传动轴9,主电机6通过皮带29、皮带轮10连接减速箱7,减速箱7的输出轴连接送管控制轮11,如图2所示,所述的送管控制轮11为仅带有四分之一圆周齿32的齿轮,所述的送管控制轮11与花键轴8上的传动齿轮12配合,花键轴8两端通过轴承座30固定在机架I上;所述的过渡传动轴9两端分别设有伞齿轮13与过渡齿轮14,所述的过渡齿轮14与花键轴8上的轴齿啮合,在送管轴4的后端也装有伞齿轮13,送管轴4的伞齿轮与过渡传动轴9的伞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送管控制轮是带有1/4圆周齿的齿轮,当送管控制轮上的齿转到与花键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时,传动齿轮带动花键轴上的传动齿轮转动,再带动过渡齿轮和伞齿轮,从而转动送管轴送管。而送管控制轮另外的3/4圆周的转动时间为加工管子的时间。
权利要求1.用于管子倒角机的送管轴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电机、减速箱、花键轴、过渡传动轴,主电机通过皮带、皮带轮连接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送管控制轮,所述的送管控制轮为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圆周齿的齿轮,所述的送管控制轮与花键轴上的传动齿轮配合,所述的过渡传动轴两端分别设有伞齿轮与过渡齿轮,所述的过渡齿轮与花键轴上的轴齿啮合,在送管轴的后端也装有伞齿轮,送管轴的伞齿轮与过渡传动轴的伞齿轮啮口 O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管子倒角机的送管轴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送管控制轮为带有四分之一圆周齿的齿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子倒角机的送管轴驱动装置,包括主电机、减速箱、花键轴、过渡传动轴,主电机通过皮带、皮带轮连接减速箱,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送管控制轮,送管控制轮为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圆周齿的齿轮,送管控制轮与花键轴上的传动齿轮配合,过渡传动轴两端分别设有伞齿轮与过渡齿轮,过渡齿轮与花键轴上的轴齿啮合,在送管轴的后端也装有伞齿轮,送管轴的伞齿轮与过渡传动轴的伞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送管控制轮上仅带有一部分圆周的齿,当这部分齿与花键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时,送管轴转动进行送管,而当送管控制轮上的齿不与花键轴上的传动齿轮啮合时,为加工管子的时间,既实现了送管又给加工管子留出了时间。
文档编号B23Q7/00GK202726618SQ20122040763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沈小毛, 沈松月, 杨永金 申请人: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