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棒材矫直机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71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圆棒材矫直机入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棒材矫直机的入口辅助装置。
技术背景在现有技术中,圆棒材矫直机是圆棒材精整加工中的重要设备之一,该设备的主要作用是使圆棒材的圆度和直线度得到提高,使之符合有关标准和满足用户对使用的要求,而它的入口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对能否顺利给料以及给料的稳定性有着重要 的影响。现有的圆棒材矫直机入口装置主要由C型槽、摆动辊道、曲柄、底座、拉杆机构、液压缸、液压缸支座等组成。棒材经过拨料机构拨入C型槽中,液压缸驱动拉杆机构带动连接在曲柄上的摆动辊道升起,辊道转动将棒材送入矫直机中,待棒材头部进入矫直辊后,辊道降下,棒材在矫直辊的作用下边旋转边前进,尾部就在C型槽中摆动。其中C型槽和底座之间用螺杆、弹簧组、垫圈和螺母组成。棒材在拨入C型槽时和棒材头部进入矫直辊进行矫直过程中都对C型槽有很大的冲击。这种结构形式,减震效果欠佳,弹簧易损坏且不易更换,对螺杆和底座有加工精度要求,设备重量大,制造成本高,在运行过程中,C型槽晃动明显,稳定性差,设备维护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减震效果欠佳,设备稳定性差,维护成本高等问题的圆棒材矫直机入口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圆棒材矫直机入口装置,包括C型槽、摆动辊道、底座、液压缸底座、液压缸、曲柄、拉杆机构组成。其特征是C型槽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圆柱形振动阻尼器;圆柱形振动阻尼器固定于C型槽上并呈对称布置;螺杆将C型槽与底座连接在一起,螺杆两端配置碟簧组,并用螺母、垫圈以一定的预紧力锁紧,碟簧组安装在套筒内;摆动辊道也固定在底座上,与曲柄组成转动付,液压缸与拉杆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碟簧代替弹簧,承载缓冲和减震能力强,结构紧凑,可使零件结构减小,设备重量减轻,同时由于碟簧组的安装形式是在外侧,操作和维护安全方便,节省制作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由于增加了圆柱形振动阻尼器,抗震效果明显,设备稳定性提高,降低C型槽底面的加工精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圆棒材矫直机入口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图I的A-A视图;图3是图I的B部放大视图;图4是图I左侧局部放大图;[0010]图5是图I中段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1. C型槽;2.摆动辊道;3.底座;4.液压缸底座;5.液压缸;6.曲柄;
7.拉杆机构;I. I.圆柱形振动阻尼器;I. 2.螺杆;I. 3.碟簧组;I. 4.套筒;I. 5.螺母;1.6.塾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f图5所示的一种圆棒材矫直机入口装置,主要由相互连接的C型槽I、摆动辊道2、底座3、液压缸底座4、液压缸5、曲柄6、拉杆机构7等组成;4组螺杆I. 2将C型槽I固定在底座3上;如图2 图3所示螺杆I. 2两端配置碟簧组I. 3,并用螺母I. 5、垫圈I. 6以一定的预紧力锁紧,碟簧组I. 3安装在套筒I. 4内。如图3所示,圆柱形振动阻尼器I. I通过螺钉安装于C型槽I上,两组对称布置,摆动辊道2也固定在底座3上,并与曲柄6组成转动付,液压缸5的活塞与拉杆机构7相铰接。其工作原理是当矫直机处于进料状态时,通过液压缸5的活塞杆伸缩使曲柄6摆动,带动摆动辊道2 —同摆动升降,使摆动辊道2升起时高度位置与矫直机走钢线高度相匹配,被矫工件在辊道2上传送,当工件被矫直机咬入后,摆动辊道2随曲柄6降落,工件随矫直辊的转动螺旋前进,尾部就在C型槽I中摆动。
权利要求1. 一种圆棒材矫直机入口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C型槽(I )、摆动辊道(2)、底座(3)、液压缸底座(4)、液压缸(5 )、曲柄(6 )、拉杆机构(7 )组成;其特征是C型槽(I)与底座(3 )之间安装有圆柱形振动阻尼器(I. I);圆柱形振动阻尼器(I. D固定于C型槽(I)上并呈对称布置;螺杆(I. 2)将C型槽(I)与底座(3)连接在一起,螺杆(I. 2)两端配置碟簧组(I. 3),并用螺母(I. 5)、垫圈(I. 6)以一定的预紧力锁紧,碟簧组(I. 3)安装在套筒(I. 4)内;摆动辊道(2 )也固定在底座(3 )上,与 曲柄(6 )组成转动付,液压缸(5 )与拉杆机构(7 )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棒材矫直机入口装置,包括C型槽、摆动辊道、底座、液压缸底座、液压缸、曲柄、拉杆机构组成。其特征是C型槽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圆柱形振动阻尼器;圆柱形振动阻尼器固定于C型槽上并呈对称布置;螺杆将C型槽与底座连接在一起,螺杆两端配置碟簧组,并用螺母、垫圈以一定的预紧力锁紧,碟簧组安装在套筒内;摆动辊道也固定在底座上,与曲柄组成转动付,液压缸与拉杆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承载缓冲和减震能力强,结构紧凑,操作和维护安全方便,节省制作成本和使用维护成本;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圆棒材生产设备。
文档编号B21D3/00GK202762876SQ2012204556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朱晋英, 李军, 葛国军, 蒋波, 肖湖福 申请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