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654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为ー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汽车エ业也蓬勃发展。从汽车整车到部件的性能,都已经成为了目前エ业研究的主要课题,而桥壳作为汽车的重要 零件之一,桥壳不仅对汽车起着支撑作用,而且还是差速器、主減速器以及驱动车轮传动装置的外売。汽车桥壳质量对整车性能的影响非常大,桥壳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強度、刚度和疲劳寿命,而且还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质量轻,易于拆装和维护。汽车桥壳成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优缺点如下铸造成型エ艺优点易鋳造成形形状复杂和壁厚不均的桥壳,刚度、強度较大;缺点控制成形流动困难,易产生裂纹、气孔,且重量大,后续加工复杂,焊接エ序易产生裂纹、变形;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中、重型载重汽车的后桥壳生产。冲压-焊接成型エ艺优点エ艺性好,废品率较低,可靠性高,容易制造,加工余量小,质量轻,精度高,价格较低,产品改型方便,易实现生产自动化;缺点エ序繁多,仅适合简单的几何形状的桥壳生产,且生产得到的桥壳强度较低,耗资大;另外还具有对焊接要求高,质量难以保证,易产生裂纹、变形、漏孔的缺陷,并且焊接区容易域疲劳断裂;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较广,一般用于轻型车、农用车。扩张成形优点扩张成型エ艺是是冲压-焊接成型エ艺的派生,但其工作量減少,加工效率高,密封性好,得到的桥壳的刚度和強度高、重量轻;缺点纵向开缝处易产生横向裂纹,琵琶包处翻边宽度不均匀,侧面易起皱拉伤;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小轿车,轻、中型载重汽车。机械胀形优点工作量減少,加工效率高,得到的后桥重量轻,可生产尺寸较高、形状复杂的桥壳,且坯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均较高,后桥的综合力学性能高;缺点胀形カ难以控制,胀形机理和过程复杂,易产生裂纹;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乘用车和轻中型载货汽车。液压胀形优点材料利用率高,エ序少,生产效率高,得到的桥壳强度和刚度高、且重量轻,易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缺点エ艺仍不太成熟,对高压液压源要求高,易漏油和污染环境,投资初期耗费时间和资金;适用范围轿车、轻型和中型载重汽车。综上,桥壳的实际生产要求尽量降低成本,保证其机械性能,同时还要尽量缩短研发周期,这就需要新エ艺、新技术的研究来推动桥壳成形方法的快速发展。针对现有汽车桥壳成形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我国实际应用现状,现有的汽车驱动桥后桥壳的加工成型エ艺主要有主要问题和不足1、我国实际应用的桥壳成形方法大部分为铸造成型エ艺和冲压-焊接成型エ艺,其它成型方法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应用较少,或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2、机械胀形的胀形カ难以控制,胀形机理和过程复杂,易产生裂纹,但坯料利用率、生产效率、综合力学性能高;3、液压胀形エ艺仍不太成熟,对高压液压源要求高,易漏油和污染环境,初期耗费时间和资金,但得到的桥壳强度和刚度高、重量轻,易实现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g在探索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通过采用该胀形装置,可以较好的控制汽车驱动桥连续胀形的全过程,具有坯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均较高的优点,得到的汽车驱动桥壳壁厚均匀、尺寸精度较高、重量较小、強度和刚度均较高,并具有较好的疲劳寿命,能够有效保证汽车驱动桥装配、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可以较好的控制汽车驱动桥连续胀形的全过程,能够满足汽车驱动桥胀形的生产需求。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包括胀形内模、胀形外模和分别位于胀形内模两端并用于提供胀形推力的两个推力液压缸;所述胀形内模包括分别与桥壳琵琶包上下两侧内壁配合的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用于将上模块和下模块分开或合拢的辅助压カ装置,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两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铰链座,所述铰链座与上模块之间以及铰链座与下模块之间均通过连杆铰接连接;两铰链座之间设有自旋螺杆机构,所述自旋螺杆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个铰链座上,另一端安装在设置于另ー个铰链座上的螺旋底座上,所述螺杆与螺旋底座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旋转并自动调节位于两铰链座之间的螺杆长度;所述胀形外模包括用于压住位于桥壳琵琶包的胀形变形区与非变形区之间的过渡面的支撑机构;所述两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相向设置,两活塞杆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其中ー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快速拆卸连接结构。进ー步,所述辅助压カ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的至少ー个多级辅助液压缸,所述多级辅助液压缸包括辅助活塞杆和至少两级层叠套装在一起并呈伸缩结构的辅助液压缸缸体,所述辅助活塞杆套装在最内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上,位于最外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与辅助活塞杆之间组成无杆腔,位于最内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与辅助活塞杆之间组成活塞杆腔,相邻两级液压缸缸体之间组成分级油腔,所述无杆腔、活塞杆腔和分级油腔上均设有与液压源相连的油ロ。进ー步,所述自旋螺杆机构设置为两个,井分别位于所述多级辅助液压缸的两侧,且所述螺杆的轴线与推力液压缸活塞杆的轴线平行。进ー步,相邻两级液压缸缸体之间以及辅助活塞杆与最内层液压缸缸体之间,位于外层的液压缸缸体的顶部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内挡环,位于内层的液压缸缸体/辅助活塞杆的底部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并与内挡环配合的外挡环,所述内挡环与内层液压缸缸体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外挡环与外层液压缸缸体的内周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进ー步,设置在所述活塞杆腔和分级油腔上的油ロ设置在所述内挡环上。进ー步,所述未设置快速拆卸连接结构的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中通的中心孔,且该推力液压缸的缸体上和与该推力液压缸相连的铰链座上均设有与中心孔同轴的通孔,所述中心孔和通孔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油ロ与液压源之间的液压油管的中空管。进一歩,所述胀形外模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支撑杆和安装在支撑杆上的支撑头,所述支撑头压在所述过渡面上。进ー步,所述支撑头与桥壳エ件的接触面为与所述过渡面配合的曲面;所述支撑头设置为4个,井分别位于所述桥壳琵琶包的两端过渡面的上下两侧。进ー步,所述胀形外模包括上外模和下外模,所述上外模和下外模上分別设有与所述桥壳琵琶包上下两侧外壁形状结构相同的上模腔和下模腔,所述支撑机构即为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分别与桥壳琵琶包过渡面对应的上模腔支撑内壁和下模腔支撑内壁。进ー步,所述上外模和下外模闭合时,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组成与桥壳琵琶包的外壁形状结构相同的胀形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在使用前,先将设置在其中ー个推力液压缸活塞杆上的快速拆卸连接结构分开,将胀形内模置于桥壳エ件内,然后再将该推力液压缸活塞杆通过快速拆卸连接结构连接;通过将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两端的推力液压缸能够同步相向地向胀形内模提供胀形推力,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将推力液压缸的胀形推力分解为作用在上模块和下模块上的胀形推力垂直分力和胀形推力平行分力,胀形推力垂直分力的方向垂直于桥壳エ件的轴向方向,胀形推力平行分力的方向平行于桥壳エ件的轴向方向,即在胀形推力垂直分力的作用下,上模块和下模块分别向桥壳エ件上下两侧分开,挤压桥壳エ件,实现胀形;在桥壳エ件胀形变形过程中,可能存在由于液压カ不稳定而造成上模块和下模块振动,导致桥壳エ件胀形变形可控性能不好,通过设置自旋螺杆机构,在桥壳エ件胀形变形过程中,通过螺杆与螺旋底座之间的旋转配合,螺杆的长度变化速度与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推进速度相匹配,当出现液压力不稳定吋,由于螺杆的作用,上模块和下模块能够保持稳定,使得桥壳エ件的胀形变形过程更加平稳可控;[0050]通过设置胀形外摸,能够准确控制桥壳エ件胀形变形的位置,即控制桥壳エ件在过渡面处开始胀形变形,如此便可实现桥壳琵琶包的胀形。2、由于用于生产汽车驱动桥桥壳的桥壳エ件的内孔直径一般都较小,导致连杆与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轴线的夹角很小,由推力液压缸的推力分解为的胀形推力垂直分力很小,而挤压桥壳エ件变形所需的カ一般较大,如果仅仅采用连杆机构连接推力液压缸和胀形内模,可能导致上模块和下模块无法顺利地向桥壳エ件的上下两侧张开,即无法实现胀形,此时需要在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置辅助上模块和下模块张开的辅助压カ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压力装置采用的多级辅助液压缸能够提供上模块和下模块分开或合拢的辅助液压カ,辅助液压カ垂直于桥壳エ件的轴向方向,由于桥壳エ件的内孔直径很小,而桥壳琵琶包向两侧胀形变形的变形比率较大,传统的液压缸不仅无法满足小空间的安装使用要求,而且无法提供满足变形量所需的液压カ行程;本实用新型的多级辅助液压缸,通过将辅助液压缸缸体设置为相互层叠套装在一起的至少两层,不仅能够有效縮小安装所需的空间,而且辅助液压缸缸体之间组成伸缩结构,通过辅助液压缸缸体的伸长和缩短,能够有效提高多级辅助液压缸的液压カ行程,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第一实施例在エ件胀形变形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在エ件胀形变形前的结构不意图;图3为胀形内模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多级辅助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第二实施例在エ件胀形变形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在エ件胀形变形前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胀形内模;la_上模块;lb_下模块;2_胀形外模;3_推力液压缸;4_推力液压缸;5_桥壳エ件;5a-桥壳琵琶包;5b-过渡面;6_多级辅助液压缸;6a-辅助活塞杆;6b_辅助液压缸缸体;6c-无杆腔;6d-活塞杆腔;6e-分级油腔;6f-油ロ ;6g-内挡环;6h_外挡环;7_铰链座;8-连杆;9_支架;10_支撑杆;11_支撑头;12_中空管;13_上外模;13a_上模腔;13b-上模腔支撑内壁;14-下外模;14a-下模腔;14b_下模腔支撑内壁;17-螺杆;18-螺旋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第一实施例在エ件胀形变形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在エ件胀形变形前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包括胀形内模1、胀形外模2和分别位于胀形内模1两端并用于提供胀形推力的推力液压缸3和推力液压缸4。如图4所示,胀形内模1包括分别与桥壳琵琶包5a上下两侧内壁配合的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之间设有至少ー个用于将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分开或合拢的辅助压カ装置,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推力液压缸3和推力液压缸4的活塞杆铰接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推力液压缸3位于胀形内模1的左侧,推力液压缸4位于胀形内模1的右側。连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推力液压缸活塞杆上的铰链座7,铰链座7与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之间分别通过连杆8铰接连接,采用该结构的连杆机构,连杆8与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之间具有夹角,能够将推力液压缸3和推力液压缸4的胀形推力分解为上模块la 和下模块lb所需的垂直于桥壳エ件轴向方向的胀形推力垂直分力,且伴随着工件胀形变形量的増大,连杆机构的连杆8与推力液压缸活塞杆之间的夹角増大,能够增大胀形推力垂直分力。两铰链座7之间设有自旋螺杆机构,自旋螺杆机构包括螺杆17,螺杆17 —端安装在其中一个铰链座7上,另一端安装在设置于另ー个铰链座7上的螺旋底座18上,螺杆17与螺旋底座18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旋转并自动调节位于两铰链座7之间的螺杆17长度。胀形外模2包括用于压住位于桥壳琵琶包5a的胀形变形区与非变形区之间的过渡面5b的支撑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胀形外模2还包括支架9,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架9上的支撑杆10和安装在支撑杆10上的支撑头11,本实施例的支撑头11设置为4个,并分别位于桥壳琵琶包5a的两端过渡面5b的上下两侧。支撑头11压在过渡面5b上,通过采用该结构的胀形外模2,通过支撑头11压住过渡面5b,能够控制桥壳琵琶包5a在胀形变形过程的变形区域,防止桥壳エ件的其他区域变形。优选的,支撑头11与桥壳エ件5的接触面为与过渡面5b配合的曲面,能够防止过渡面5b由于变形产生褶皱。推力液压缸3和推力液压缸4的活塞杆相向设置,两活塞杆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其中ー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快速拆卸连接结构,本实施例的快速拆卸连接结构设置在推力液压缸4的活塞杆上。通过设置快速拆卸连接结构,能够将推力液压缸4的活塞杆与胀形内模1、推力液压缸3分开,便于在胀形前将胀形内模1放置于桥壳エ件5的内孔中。进ー步,本实施例的辅助推力装置为设置在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之间的多级辅助液压缸6。如图5所示,多级辅助液压缸6包括辅助活塞杆6a和至少两级层叠套装在一起并呈伸缩结构的辅助液压缸缸体6b,辅助活塞杆6a套装在最内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6b上,位于最外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6b与辅助活塞杆6a之间组成无杆腔6c,位于最内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6b与辅助活塞杆6a之间组成活塞杆腔6d,相邻两级液压缸缸体6b之间组成分级油腔6e,无杆腔6c、活塞杆腔6d和分级油腔6e上均设有与液压源相连的油ロ 6f。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多级辅助液压缸6设置为1个,且本实施例的多级辅助液压缸6包括三级层叠套装在一起并呈伸缩结构的辅助液压缸缸体6b。采用该结构的多级辅助液压缸6,在活塞杆6a向外提供液压推力的过程中,无杆腔6c进油,活塞杆腔6d和分级油腔6e均回油,可实现多级辅助液压缸6伸长并向外提供液压カ;同理,在活塞杆6a回缩时,无杆腔6c回油,活塞杆腔6d和分级油腔6e均进油,可实现活塞杆6a回縮。本实施例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在使用前,先将设置在推力液压缸4活塞杆上的快速拆卸连接结构分开,将胀形内模1置于桥壳エ件5内,然后再将该推力液压缸4活塞杆通过快速拆卸连接结构连接,做好桥壳エ件5胀形变形的准备工作。通过将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推力液压缸3和推力液压缸4的活塞杆铰接,推力液压缸3和推力液压缸4能够同步相向地向胀形内模1提供胀形推力,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将推力液压缸3或推力液压缸4的胀形推力分解为作用在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上的胀形推力垂直分力和胀形推力平行分力,胀形推力垂直分力的方向垂直于桥壳エ件5的轴向方向,胀形推力平行分力的方向平行于桥壳エ件5的轴向方向,即在胀形推力垂直分力的作用下,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分别向桥壳エ件5上下两侧分开,挤压桥壳エ件5,实现胀形。 在桥壳エ件5胀形变形过程中,可能存在由于液压カ不稳定而造成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振动,导致桥壳エ件5胀形变形可控性能不好,通过设置自旋螺杆机构,在桥壳エ件5胀形变形过程中,通过螺杆17与螺旋底座18之间的旋转配合,螺杆17的长度变化速度与推力液压缸3和推力液压缸4的活塞杆推进速度相匹配,当出现液压カ不稳定时,由于螺杆17的作用,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能够保持稳定,使得桥壳エ件5的胀形变形过程更加平稳可控。通过设置胀形外模1,能够准确控制桥壳エ件5胀形变形的位置,即控制桥壳エ件5在过渡面5b处开始胀形变形,如此便可实现桥壳琵琶包5a的胀形。由于用于生产汽车驱动桥桥壳的桥壳エ件5的内孔直径一般都较小,导致连杆机构与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轴线的夹角很小,由推力液压缸的胀形推力分解为的胀形推力垂直分力的大小很小,而挤压桥壳エ件5变形所需的カ一般较大,如果仅仅采用连杆机构连接推力液压缸和胀形内模1,可能导致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无法顺利地向桥壳エ件5的上下两侧张开,即无法实现胀形,此时需要在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之间设置辅助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张开的多级辅助液压缸6。多级辅助液压缸6能够提供上模块la和下模块lb分开或合拢的辅助液压力,辅助液压カ垂直于桥壳エ件5的轴向方向。由于桥壳エ件5的内孔直径很小,而桥壳琵琶包5向两侧胀形变形的变形比率较大,传统的液压缸不仅无法满足小空间的安装使用要求,而且无法提供满足变形量所需的液压カ行程。本实施例的多级辅助液压缸6,通过将辅助液压缸缸体6b设置为相互层叠套装在一起的至少两层,不仅能够有效縮小安装所需的空间,而且辅助液压缸缸体6b之间组成伸缩结构,通过辅助液压缸缸体6b的伸长和缩短,能够有效提高多级辅助液压缸6的液压カ行程,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优选的,本实施例的自旋螺杆机构设置为两个,井分别位于多级辅助液压缸6的两侧,且螺杆17的轴线与推力液压缸活塞杆的轴线平行。如图3所示,其中一根螺杆17 —端固定安装在靠近推力液压缸3 —侧的铰链座7上,另一端通过螺旋底座18安装在靠近推力液压缸4 ー侧的铰链座7上;另一根螺杆17 —端固定安装在靠近推力液压缸4 一侧的铰链座7上,另一端通过螺旋底座18安装在靠近推力液压缸3 —侧的铰链座7上,通过平行设置两根螺杆,能够使胀形内模1受カ均匀。作为本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相邻两级液压缸缸体6b之间以及辅助活塞杆6a与最内层液压缸缸体6b之间,位于外层的液压缸缸体6b的顶部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内挡环6g,位于内层的液压缸缸体6b/辅助活塞杆6a的底部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并与内挡环6b配合的外挡环6h,内挡环6g与内层液压缸缸体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外挡环6h与外层液压缸缸体的内周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米用该结构的多级辅助液压缸6,内挡环6g和外挡环6h之间形成限位机构,防止相邻的两级液压缸缸体6b以及最内层液压缸缸体6b与辅助活塞杆6a之间脱离。优选的,设置在活塞杆腔6d和分级油腔6e上的油ロ 6f设置在内挡环6g上,防止多级辅助液压缸6在伸缩过程中,液压缸缸体6b与油ロ 6f之间干渉。如图1所示,多级辅助液压缸6的最外层液压缸缸体6b固定安装在下模块lb上,辅助活塞杆6a固定安装在上模块la上,设置在无杆腔6c上的油ロ 6f位于最外层液压缸缸体6b的底部,下模块lb上设有与无杆腔6c油ロ 6f相通的油路。作为本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未设置快速拆卸连接结构的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中通的中心孔,且该推力液压缸的缸体上和与该推力液压缸相连的铰链座7上·均设有与中心孔同轴的通孔,中心孔和通孔内设有用于安装油ロ 6f与液压源之间的液压油管的中空管1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中心孔设置在推力液压缸3的活塞杆上,相应的,推力液压缸3的缸体和与推力液压缸3相连的铰链座7上设有通孔,中空管12延伸穿过中心孔和通孔,油ロ 6f与液压源之间的液压油管均布置在中空管12内。由于桥壳エ件5的内径较小,在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和连杆机构等结构占据大量的空间后,油ロ 6f与液压源之间的液压油管的布置空间不足,通过设置延伸穿过推力液压缸3和铰链座7的中空管,能够实现将液压油管布置在中空管12内,并为多级辅助液压缸6提供高压液压油。第二实施例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第二实施例在エ件胀形变形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在エ件胀形变形前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胀形外模2包括上外模13和下外模14,上外模13和下外模14上分別设有与桥壳琵琶包5a上下两侧外壁形状结构相同的上模腔13a和下模腔14a,支撑机构即为上模腔13a和下模腔14a分别与桥壳琵琶包5a过渡面5b对应的上模腔支撑内壁13b和下模腔支撑内壁14b,采用该结构的胀形外模2,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桥壳エ件5在胀形过程中的变形区域,而且还能够更好的控制胀形后的桥壳琵琶包5a的外形结构。优选的,上外模13和下外模14闭合吋,上模腔13a和下模腔14a组成与桥壳琵琶包5a的外壁形状结构相同的胀形腔,采用该结构的胀形外模2,采用将上外模13和下外模14闭合后进行胀形,便于上外模13和下外模14之间定位,更便于向胀形外模2施加合模力。本实施例的多级辅助液压缸6也设置为ー个,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多级辅助液压缸6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并排设置为多个,其原理和设置为一个的多级辅助液压缸6相同。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累述。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參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g和范 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胀形内模、胀形外模和分别位于胀形内模两端并用于提供胀形推力的两个推力液压缸; 所述胀形内模包括分别与桥壳琵琶包上下两侧内壁配合的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用于将上模块和下模块分开或合拢的辅助压力装置,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两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铰链座,所述铰链座与上模块之间以及铰链座与下模块之间均通过连杆铰接连接; 两铰链座之间设有自旋螺杆机构,所述自旋螺杆机构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个铰链座上,另一端安装在设置于另一个铰链座上的螺旋底座上,所述螺杆与螺旋·底座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旋转并自动调节位于两铰链座之间的螺杆长度; 所述胀形外模包括用于压住位于桥壳琵琶包的胀形变形区与非变形区之间的过渡面的支撑机构; 所述两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相向设置,两活塞杆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其中一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快速拆卸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压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模块与下模块之间的至少一个多级辅助液压缸,所述多级辅助液压缸包括辅助活塞杆和至少两级层叠套装在一起并呈伸缩结构的辅助液压缸缸体,所述辅助活塞杆套装在最内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上,位于最外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与辅助活塞杆之间组成无杆腔,位于最内层的辅助液压缸缸体与辅助活塞杆之间组成活塞杆腔,相邻两级液压缸缸体之间组成分级油腔,所述无杆腔、活塞杆腔和分级油腔上均设有与液压源相连的油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螺杆机构设置为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多级辅助液压缸的两侧,且所述螺杆的轴线与推力液压缸活塞杆的轴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级液压缸缸体之间以及辅助活塞杆与最内层液压缸缸体之间,位于外层的液压缸缸体的顶部设有径向向内延伸的内挡环,位于内层的液压缸缸体/辅助活塞杆的底部设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并与内挡环配合的外挡环,所述内挡环与内层液压缸缸体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外挡环与外层液压缸缸体的内周壁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活塞杆腔和分级油腔上的油口设置在所述内挡环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未设置快速拆卸连接结构的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中通的中心孔,且该推力液压缸的缸体上和与该推力液压缸相连的铰链座上均设有与中心孔同轴的通孔,所述中心孔和通孔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油口与液压源之间的液压油管的中空管。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形外模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支撑杆和安装在支撑杆上的支撑头,所述支撑头压在所述过渡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头与桥壳工件的接触面为与所述过渡面配合的曲面;所述支撑头设置为4个,并分别位于所述桥壳琵琶包的两端过渡面的上下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胀形外模包括上外模和下外模,所述上外模和下外模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桥壳琵琶包上下两侧外壁形状结构相同的上模腔和下模腔,所述支撑机构即为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分别与桥壳琵琶包过渡面对应的上模腔支撑内壁和下模腔支撑内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模和下外模闭合时,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组成与桥壳琵琶包的外壁形状结构相同的胀形腔。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驱动桥整体复合机械螺旋式胀形装置,包括胀形内模、胀形外模和两个推力液压缸;胀形内模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设有辅助压力装置,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杆机构与两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铰接连接;连杆机构包括铰链座,铰链座与上模块和下模块之间均通过连杆铰接连接;两铰链座之间设有自旋螺杆机构,自旋螺杆机构包括螺杆,螺杆一端安装在其中一个铰链座上,另一端安装在设置于另一个铰链座上的螺旋底座上,螺杆与螺旋底座在力的作用下相互旋转并自动调节螺杆长度;胀形外模包括用于压住位于桥壳琵琶包过渡面的支撑机构;两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相向设置,其中一个推力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快速拆卸连接结构。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762909SQ20122048896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刘复元, 肖大志, 龚仕林, 徐 明, 雷亚, 周雄, 林顺洪, 陈超, 欧忠文, 杨治明, 胡玉梅 申请人:重庆科技学院, 龚仕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