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打孔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02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动打孔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打孔的气动打孔治具,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不锈钢管打孔一般都采用人工打孔方法,几个人把着固定钢管,在确定的位置上打孔,这样打出来的孔不精确,为了精确就要用数控钻铣床设备或者数控激光钻孔设备,这样就太浪费了。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打孔治具,该治具具有省时省力,打孔精准,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打孔治具,它主要是一种自动给钢管打孔的气动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推进气缸与第一托槽、第二托槽、第三托槽和可移动限位链接在一体上,第一手电钻、第二手电钻、第三手电钻、第四手电钻的下面连接着相同的直线导柱,在第一手电钻、第二手电钻、第三手电钻、第四手电钻的侧面装有第一双杆气缸、第二双杆气缸第三双杆气缸、第四双杆气缸,在第一手电钻、第二手电钻、第三手电钻的一侧装有第一压紧气缸、第二压紧气缸、第三压紧气缸。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这种气动打孔治具在管具打孔时,推进气缸和可移动限位还有第一、第二、第三压紧气缸将管具紧紧固定在托槽内,根据打眼的要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双杆气缸推动相对应的手电钻给管具打孔,这样省时省力,打孔精确,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适用于生产管具的加工企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图中:1、推进气缸,2a、第一托槽,2b、第二托槽,2c、第三托槽,3、可移动限位,4、直线导柱,5a、第一压紧气缸,5b、第二压紧气缸,5c、第三压紧气缸,6a、第一手电钻,6b、第二手电钻,6c、第三手电钻,6d、第四手电钻,7a、第一双杆气缸,7b、第二双杆气缸,7c、第三双杆气缸,7d、第四双杆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气动打孔治具,把一根钢管放入第一托槽2a、第二托槽2b、第三托槽2c里,然后启动推进气缸将管具推至可移动限位3,将钢管固定住,再启动第一压紧气缸5a、第二压紧气缸5b、第三压紧气缸5c将钢管压紧,使钢管不能转动,启动第一双杆气缸7a、第二双杆气缸7b、第三双杆气缸7c、第四双杆气缸7d通过直线导柱4带动第一手电钻6a、第二手电钻6b、第三手电钻6c、第四手电钻6d给钢管打孔,打孔后依次将钢管松开,取出钢管,如此循环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打孔治具,它主要是一种自动给钢管打孔的气动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推进气缸(I)与第一托槽(2a)、第二托槽(2b)、第三托槽(2c)和可移动限位(3)链接在一体上,第一手电钻(6a)、第二手电钻(6b)、第三手电钻(6c)、第四手电钻(6d)的下面连接着相同的直线导柱(4),在第一手电钻(6a)、第二手电钻(6b)、第三手电钻(6c)、第四手电钻(6d)侧面装有第一双杆气缸(7a)、第二双杆气缸(7b)第三双杆气缸(7c)、第四双杆气缸(7d),在第一手电钻(6a)、第二手电钻(6b)、第三手电钻(6c) —侧装有第一压紧气缸(5a)、第二压紧气缸(5b)、第三压紧气缸(5c)。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打孔的气动打孔治具,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推进气缸与第一托槽、第二托槽、第三托槽和可移动限位链接在一体上,第一手电钻、第二手电钻、第三手电钻、第四手电钻的下面连接着相同的直线导柱,在第一手电钻、第二手电钻、第三手电钻、第四手电钻的侧面装有第一双杆气缸、第二双杆气缸第三双杆气缸、第四双杆气缸,在第一手电钻、第二手电钻、第三手电钻的一侧装有第一压紧气缸、第二压紧气缸、第三压紧气缸;主要适用于生产管具的加工企业。
文档编号B23B41/02GK202984724SQ20122051806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0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大连骏奇精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