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
背景技术:
粉末高温合金即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的高温合金,1962年美国杜邦公司根据二氧化钍在钨中具有弥散强化作用的原理,研制出一种用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二氧化钍弥散强化的高温材料,称之为TD镍,从而开始了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的生产。近些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行业已经成为粉末冶金工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最大用户。一方面汽车的产量不断增加,粉末高温合金在汽车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汽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统、ABS系统、点火装置等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然而,粉末高温合金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其常温状态下变形抗力大,难以成形,其成形温度需要达到1100°c以上、1250°C以下时成形性能最好,且必须需采用等温锻造技术即在整个成形过程中,温度必须保持恒定才能保证其成形充分,不产生开裂现象。如图1所示为现有用于等温锻造粉末高温合金的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在上模I和下模2之间具有使粉末高温合金在上模I和下模2合模时成型的模腔3。在等温锻造过程中,由于在锻模与粉末高温合金锻件接触,必然会存在摩擦,从而产生热能,而现有的模具不能快速地将这些热能传递出去,便会使粉末高温合金锻件表面温度升高,与内部存在温差,造成零部件整体温度梯度不均匀,产生裂纹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锻造过程中能保证粉末高温合金锻件的表面和内部温度保持均匀,从而避免其产生裂纹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之间具有使粉末高温合金在上模和下模合模时成型的模腔,其特征在于,在上模的外表面和下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在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时便于上模和下模散热的深槽。由于在模具的上模和下模上分别开设有深槽,因此增加了上模和下模的散热面积,能更快地将上模、下模与粉末高温合金锻件之间由于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带出去,使粉末高温合金锻件表面的温度降低,最大程度地降低粉末高温合金锻件表面与内部之间的温差,使锻件整体温度均匀,因此有效地避免了粉末高温合金锻件在锻造过程中产生裂纹。在上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中,所述上模上的深槽和下模上的深槽以上模和下模的合模线为中心线相对称。在上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中,在上模的外表面等间距开设有三道深槽,该三道深槽分别为深槽一、深槽二和深槽三,所述的深槽一和深槽三以深槽二为中心线相对称。[0010]在上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中,所述深槽二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大于深槽一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各个深槽到模腔的距离相等,从而使散热均匀,进一步使粉末高温合金的整体温度变得均匀。在上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中,所述的深槽一、深槽二和深槽三均为矩形槽。在上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中,在下模的外底面等间距开设有三道深槽,该三道深槽分别为深槽四、深槽五和深槽六,所述的深槽四和深槽六以深槽五为中心线相对称。在上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中,所述深槽五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大于深槽四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在上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中,所述的深槽四、深槽五和深槽六均为矩形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具有以下优点本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在其上模和下模上分别开设有有若干个深槽,深槽增加了上模和下模的散热面积,在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时便于上模和下模的散热,同时使粉末高温合金锻件表面的温度降低,使粉末高温合金锻件整体温度均匀,因此有效地避免了粉末高温合金表面在锻造过程中产生裂纹。
图1是现有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2、下模;3、模腔;4、深槽一 ;5、深槽二 ;6、深槽三;7、深槽四;8、深
槽五;9、深槽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上模I和下模2之间具有使粉末高温合金在上模I和下模2合模时成型的模腔3。本实用新型在模具的上模I的外表面和下模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深槽,在锻造过程中,深槽由于增加了上模I和下模2的散热面积,因此有利于上模I和下模2散热,能够快速地将模具上模1、下模2与粉末高温合金锻件表面之间摩擦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避免粉末高温合金锻件表面与内部存在温差造成锻件出现裂纹。更为具体地,如图2所述,上模I上的深槽和下模2上的深槽以上模I和下模2的合模线为中心线相对称。其中,在上模I的外表面等间距开设有三道深槽,该三道深槽分别为深槽一 4、深槽二 5和深槽三6,深槽一 4和深槽三6以深槽二 5为中心线相对称;在下模2的外底面等间距也开设有三道深槽,该三道深槽分别为深槽四7、深槽五8和深槽六9,深槽四7和深槽六9以深槽五8为中心线相对称。以上深槽一 4、深槽二 5、深槽三6和深槽四7、深槽五8、深槽六9均为矩形槽。深槽二 5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大于深槽一 4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深槽五8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大于深槽四7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模1、下模2、模腔3、深槽一 4深槽二 5、深槽三6、深槽四
7、深槽五8、深槽六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的上模(I)和下模(2)之间具有使粉末高温合金在上模(I)和下模(2)合模时成型的模腔(3),其特征在于,在上模(I)的外表面和下模(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在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时便于上模(I)和下模(2 )散热的深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I)上的深槽和下模(2)上的深槽以上模(I)和下模(2)的合模线为中心线相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上模(I)的外表面等间距开设有三道深槽,该三道深槽分别为深槽一(4)、深槽二(5)和深槽三(6),所述的深槽一(4)和深槽三(6)以深槽二(5)为中心线相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槽二(5)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大于深槽一(4)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槽一(4 )、深槽二( 5 )和深槽三(6 )均为矩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下模(2)的外底面等间距开设有三道深槽,该三道深槽分别为深槽四(7)、深槽五(8)和深槽六(9),所述的深槽四(7)和深槽六(9)以深槽五(8)为中心线相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槽五(8)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大于深槽四(7)槽底距离槽口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深槽四(7)、深槽五(8)和深槽六(9)均为矩形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在锻造过程中,会使粉末高温合金锻件表面温度升高而无法散热,造成零部件整体温度梯度不均匀,产生裂纹源的技术问题。本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的使用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和下模之间具有使粉末高温合金在上模和下模合模时成型的模腔,在上模的外表面和下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在粉末高温合金等温锻造时便于上模和下模散热的深槽。本模具的能快速地将粉末高温合金锻件表面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能使粉末高温合金锻件整体温度保持均匀,并有效地避免粉末高温合金表面在锻造过程中产生裂纹。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2894170SQ2012205657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王晓娜, 姚再起, 刘强, 杨安志, 马芳武,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