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挡变速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4254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挡变速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挡变速箱结构,特别适用于立式车床。
背景技术
立车主要用于加工直径大、长度短的大型、重型工件和不易在卧式车床上装夹的工件,回转直径满足的情况下,太重的工件在卧车不易装夹,由于本身自重,对加工精度有影响,采用立车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立车变速箱齿轮间的传动不平稳,换挡不准确,对立车加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对立车变速箱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二挡变速箱结构,其可以实现两挡变速,且变速箱传动过程均匀、平稳,噪声小,换挡稳定可靠。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二挡变速箱结构,包括变速箱箱体,设置在变速箱箱体一端的输入轴,设置在变速箱箱体内的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设置在变速箱箱体内另一端的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安装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二齿轮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还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五齿轮、第八齿轮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还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输出轴上的第九齿轮相配合,所述输出轴上还安装有第十齿轮,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齿轮具有内齿和外齿,所述第五齿轮外齿部分对应的内孔中安装两个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五齿轮内齿部分与安装在第二传动轴键槽内的小齿轮组相配合;所述第八齿轮具有内齿和外齿,所述第八齿轮外齿部分对应的内孔中安装两个深沟球轴承,所述第八齿轮内齿部分与安装在第二传动轴键槽内的小齿轮组相配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小齿轮组包括用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连接部分安装有深沟球轴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入轴通过第一双列滚子调心轴承、第二双列滚子调心轴承安装在变速箱箱体上,所述第一齿轮一端通过套装在输入轴上的第四隔套隔开,所述第一齿轮另一端由第二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第四隔套上端由第一螺母锁紧固定,所述平面轴承安装在输入轴轴端第二双列滚子调心轴承下方,平面轴承通过第二端盖定位,用第四螺栓锁紧,第三隔套安装在输入轴上,用于定位轴承套,轴承套和第一双列圆柱滚子调心轴承间用调整垫隔开,第一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角接触轴承分别安装在轴承套上,皮带轮安装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角接触轴承上,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和第二角接触轴承中间用第一隔套、第二隔套隔开,法兰盘用第三螺栓固定在皮带轮上,花键套套装在输入轴端,用第二螺栓固定在皮带轮上端,压板用第一螺栓固定在输入轴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传动轴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圆柱滚子轴承、第二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变速箱箱体上,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间第一传动轴上套装第六隔套,所述第二齿轮上端通过第五隔套定位,所述第五隔套上端用第三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第三齿轮下端通过第四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轴两端分别封盖第一端盖、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用第五螺栓锁紧固定,所述第二端盖通过第六螺栓锁紧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圆柱滚子轴承、第四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变速箱体上,所述第四齿轮上端用第五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第八齿轮孔内的深沟球轴承下端通过第六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第四齿轮下方第二传动轴上套装第七隔套,所述第七隔套下端压紧第五齿轮孔内的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分别封盖第三端盖、第四端盖,所述第三端盖用第七螺栓锁紧固定,所述第四端盖通过第八螺栓锁紧固定。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出轴两端分别通过第五圆柱滚子轴承、第六圆柱滚子轴承安装在变速箱箱体孔内,所述第九齿轮、第十齿轮间用第八隔套隔开,所述第十齿轮下端输出轴上套装第九隔套,所述第九齿轮上端通过第七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第九隔套下端通过第八螺母锁紧固定,所述输出轴两端分别封盖第五端盖、第六端盖,所述第五端盖用第九螺栓锁紧固定,所述第六端盖通过第十螺栓锁紧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巧妙、合理;传动平稳,噪音低;采用两挡恒功率变速,适合重载切削,稳定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第一螺栓1、压板2、花键套3、第二螺栓4、第一角接触轴承5、皮带轮
6、第一隔套7、第二隔套8、第三隔套9、第二角接触轴承10、法兰盘11、第三螺栓12、轴承套13、输入轴14、调整垫15、第一双列圆柱滚子调心轴承16、第一螺母17、第四隔套18、第一齿轮19、第二螺母20、第二双列圆柱滚子调心轴承21、变速箱箱体22、平面轴承23、第七端盖24、第四螺栓25、第五螺栓26、第一端盖27、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8、第三螺母29、第一传动轴30、第五隔套31、第二齿轮32、第六隔套33、第三齿轮34、第四螺母35、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6、第六螺栓37、第二端盖38、第七螺栓39、第三端盖40、第三圆柱滚子轴承41、第四齿轮42、第五螺母43、第七隔套44、第二传动轴45、第一深沟球轴承组46、第五齿轮47、深沟球轴承48、第一小齿轮49、第二小齿轮50、第二深沟球轴承组51、第六螺母52、第四圆柱滚子轴承53、第四端盖54、第八齿轮55、第八螺栓56、第九螺栓57、第五端盖58、第五圆柱滚子轴承59、第九齿轮60、输出轴61、第七螺母62、第八隔套63、第十齿轮64、第九隔套65、第八螺母66、第六圆柱滚子轴承67、第六端盖68、第十路栓69、小齿轮组70等。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二挡变速箱结构,包括变速箱箱体22,设置在变速箱箱体22 —端的输入轴14,设置在变速箱箱体22内的第一传动轴30、第二传动轴45,设置在变速箱箱体22内另一端的输出轴61,所述输入轴14上安装第一齿轮19,所述第一齿轮19与安装在第一传动轴30上的第二齿轮32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轴30上还安装有第三齿轮34,所述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34分别与第二传动轴45上的第五齿轮47、第八齿轮55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轴45上还安装有第四齿轮42,所述第四齿轮42与输出轴61上的第九齿轮60相配合,所述输出轴61上还安装有第十齿轮64,所述第五齿轮47具有内齿和外齿,所述第五齿轮47外齿部分对应的内孔中安装两个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五齿轮47内齿部分与安装在第二传动轴45键槽内的小齿轮组70相配合;所述第八齿轮55具有内齿和外齿,所述第八齿轮55外齿部分对应的内孔中安装两个深沟球轴承,所述第八齿轮55内齿部分与安装在第二传动轴45键槽内的小齿轮组70相配合。所述小齿轮组22包括用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一小齿轮49和第二小齿轮50,所述第一小齿轮49和第二小齿轮50连接部分安装有深沟球轴承48。所述输入轴14通过第一双列滚子调心轴承16、第二双列滚子调心轴承21安装在变速箱箱体22上,所述第一齿轮19 一端通过套装在输入轴14上的第四隔套18隔开,所述第一齿轮19另一端由第二螺母20锁紧固定,所述第四隔套18上端由第一螺母17锁紧固定,所述平面轴承23安装在输入轴14轴端第二双列滚子调心轴承21下方,平面轴承23通过第七端盖24定位,用第四螺栓25锁紧,第三隔套9安装在输入轴14上,用于定位轴承套13,轴承套13和第一双列圆柱滚子调心轴承16间用调整垫15隔开,第一角接触球轴承5和第二角接触轴承10分别安装在轴承套13上,皮带轮6安装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5和第二角接触轴承10上,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5和第二角接触轴承10中间用第一隔套7、第二隔套8隔开,法兰盘11用第三螺栓12固定在皮带轮6上,花键套3套装在输入轴14端,用第二螺栓4固定在皮带轮6上端,压板2用第一螺栓I固定在输入轴14上。所述第一传动轴30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8、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6安装在变速箱箱体22上,所述第二齿轮32与第三齿轮34间第一传动轴30上套装第六隔套33,所述第二齿轮32上端通过第五隔套31定位,所述第五隔套31上端用第三螺母29锁紧固定,所述第三齿轮34下端通过第四螺母35锁紧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轴30两端分别封盖第一端盖27、第二端盖38,所述第一端盖27用第五螺栓26锁紧固定,所述第二端盖38通过第六螺栓37锁紧固定。所述第二传动轴45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圆柱滚子轴承41、第四圆柱滚子轴承53安装在变速箱体22上,所述第四齿轮42上端用第五螺母43锁紧固定,所述第八齿轮55孔内的深沟球轴承下端通过第六螺母52锁紧固定,所述第四齿轮42下方第二传动轴45上套装第七隔套44,所述第七隔套44下端压紧第五齿轮47孔内的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传动轴45两端分别封盖第三端盖40、第四端盖54,所述第三端盖40用第七螺栓39锁紧固定,所述第四端盖54通过第八螺栓56锁紧固定。所述输出轴61两端分别通过第五圆柱滚子轴承59、第六圆柱滚子轴承67安装在变速箱箱体22孔内,所述第九齿轮60、第十齿轮64间用第八隔套63隔开,所述第十齿轮64下端输出轴61上套装第九隔套65,所述第九齿轮60上端通过第七螺母62锁紧固定,所述第九隔套65下端通过第八螺母66锁紧固定,所述输出轴61两端分别封盖第五端盖58、第六端盖68,所述第五端盖58用第九螺栓57锁紧固定,所述第六端盖68通过第十螺栓69锁紧固定在变速箱箱体22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合理;传动平稳,噪音低;采用两挡恒功率变速,适合重载切削,稳定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二挡变速箱结构,包括变速箱箱体(22),设置在变速箱箱体(22) —端的输入轴(14),设置在变速箱箱体(22)内的第一传动轴(30)、第二传动轴(45),设置在变速箱箱体(22)内另一端的输出轴(61),所述输入轴(14)上安装第一齿轮(19),所述第一齿轮(19)与安装在第一传动轴(30)上的第二齿轮(32)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轴(30)上还安装有第三齿轮(34),所述第二齿轮(32)、第三齿轮(34)分别与第二传动轴(45)上的第五齿轮(47)、第八齿轮(55 )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轴(45 )上还安装有第四齿轮(42 ),所述第四齿轮(42 )与输出轴(61)上的第九齿轮(60)相配合,所述输出轴(61)上还安装有第十齿轮(6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齿轮(47)具有内齿和外齿,所述第五齿轮(47)外齿部分对应的内孔中安装两个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五齿轮(47)内齿部分与安装在第二传动轴(45)键槽内的小齿轮组(22)相配合;所述第八齿轮(55)具有内齿和外齿,所述第八齿轮(55)外齿部分对应的内孔中安装两个深沟球轴承,所述第八齿轮(55)内齿部分与安装在第二传动轴(45)键槽内的小齿轮组(22)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挡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组(22)包括用螺栓固定连接的第一小齿轮(49)和第二小齿轮(50),所述第一小齿轮(49)和第二小齿轮(50)连接部分安装有深沟球轴承(48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挡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4)通过第一双列滚子调心轴承(16)、第二双列滚子调心轴承(21)安装在变速箱箱体(22)上,所述第一齿轮(19)一端通过套装在输入轴(14)上的第四隔套(18)隔开,所述第一齿轮(19)另一端由第二螺母(20)锁紧固定,所述第四隔套(18)上端由第一螺母(17)锁紧固定,所述平面轴承(23)安装在输入轴(14)轴端第二双列滚子调心轴承(21)下方,平面轴承(23)通过第二端盖(24)定位,用第四螺栓(25)锁紧,第三隔套(9)安装在输入轴(14)上,用于定位轴承套(13),轴承套(13)和第一 双列圆柱滚子调心轴承(16)间用调整垫(15)隔开,第一角接触球轴承(5)和第二角接触轴承(10)分别安装在轴承套(13)上,皮带轮(6)安装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5)和第二角接触轴承(10)上,所述第一角接触球轴承(5)和第二角接触轴承(10)中间用第一隔套(7)、第二隔套(8)隔开,法兰盘(11)用第三螺栓(12)固定在皮带轮(6 )上,花键套(3 )套装在输入轴(14 )端,用第二螺栓(4 )固定在皮带轮(6 )上端,压板(2 )用第一螺栓(I)固定在输入轴(14)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挡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30)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圆柱滚子轴承(28)、第二圆柱滚子轴承(36)安装在变速箱箱体(22)上,所述第二齿轮(32 )与第三齿轮(34)间第一传动轴(30 )上套装第六隔套(33 ),所述第二齿轮(32 )上端通过第五隔套(31)定位,所述第五隔套(31)上端用第三螺母(29)锁紧固定,所述第三齿轮(34)下端通过第四螺母(35)锁紧固定,所述第一传动轴(30)两端分别封盖第一端盖(27)、第二端盖(38),所述第一端盖(27)用第五螺栓(26)锁紧固定,所述第二端盖(38)通过第六螺栓(37)锁紧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挡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45)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圆柱滚子轴承(41)、第四圆柱滚子轴承(53)安装在变速箱体(22)上,所述第四齿轮(42)上端用第五螺母(43)锁紧固定,所述第八齿轮(55)孔内的深沟球轴承下端通过第六螺母(52)锁紧固定,所述第四齿轮(42)下方第二传动轴(45)上套装第七隔套(44),所述第七隔套(44)下端压紧第五齿轮(47)孔内的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传动轴(45)两端分别封盖第三端盖(40)、第四端盖(54),所述第三端盖(40)用第七螺栓(39)锁紧固定,所述第四端盖(54)通过第八螺栓(56)锁紧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挡变速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61)两端分别通过第五圆柱滚子轴承(59)、第六圆柱滚子轴承(67)安装在变速箱箱体(22)孔内,所述第九齿轮(60)、第十齿轮(64)间用第八隔套(63)隔开,所述第十齿轮(64)下端输出轴(61)上套装第九隔套(65),所述第九齿轮(60)上端通过第七螺母(62)锁紧固定,所述第九隔套(65)下端通过第八螺母(66)锁紧固定,所述输出轴(61)两端分别封盖第五端盖(58)、第六端盖(68),所述第五端盖(58)用第九螺栓(57)锁紧固定,所述第六端盖(68)通过第十螺栓(69)锁紧固定在变速箱箱 体(22 )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挡变速箱结构,特别适用于立式车床,包括变速箱箱体,设置在变速箱箱体一端的输入轴,设置在变速箱箱体内的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设置在变速箱箱体内另一端的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上安装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安装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二齿轮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还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五齿轮、第八齿轮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轴上还安装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输出轴上的第九齿轮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合理;传动平稳,噪音低;采用两挡恒功率变速,适合重载切削,稳定可靠。
文档编号B23Q5/12GK202937740SQ201220620149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朱振强 申请人:无锡京华重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