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套筒件环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5232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密套筒件环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环切机构,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精密套筒件环切机构,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冲压模具环切机构,由于切断过程中套筒件上下会发生错位,因此凸模不能够完全对套筒件内部进行支撑,最深只能支撑到套筒件未被切除部分的内侧。因此,在环切过程中,套筒件被切除部分会由于内部无凸模支撑而发生变形,圆柱度不能够很好地得到保证,不能作为精密零件使用,被切除部分一般都是丢弃,浪费了资源。现有的冲压模具不具备利用环切机构同时生产两个套精密筒件的功能。针对目前的现状,急需一种能够在级进模中使用的环切机构,能够保证环切后同时生产两个高圆柱度要求的精密套筒件,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密套筒件环切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精密套筒件环切机构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按照从上往下顺序包括大空垫、小空垫、摆动块,大空垫、小空垫连接构成的空间内部设置有大弹簧、弹簧垫和挂板,小空垫上设置有调节块和助动块,摆动块上部设置有挂板,摆动块下部设置有环切凹模和限位块,内部设置有中弹簧和顶芯;下模部分与上模部分对应,其由上而下顺序包括卸料板、环切凸模,卸料板上设置有导柱,环切凸模设置于底座上且与上模部分的环切凹模对应,环切凸模上设置有活动块和限位钉,内部设置有导正钉和小弹簧;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大、小空垫连接构成的空间内,大弹簧通过压紧弹簧垫压紧挂板,弹簧垫与小空垫为间隙配合,可沿着小空垫上下运动,挂板紧贴弹簧垫,可沿弹簧垫下表面小幅移动,摆动块固定在挂板上,小空垫下侧的前、后、左、右分别固定助动块,助动块内侧与摆动块外侧相互配合,摆动块下部固定有环切凹模和限位块,环切凸模上通过限位钉固定有活动块,内部还装有导正钉和小弹簧,导正钉底部连接小弹簧,卸料板与导柱固定,导柱上装有弹簧,卸料板和导柱可一起沿底座上下运动。上述摆动块外侧的前、后、左、右面上有斜楔面,助动块内侧有斜楔面,与摆动块外侧配合,用来驱动摆动块。上述活动块通过限位钉固定在环切凸模上,活动块与限位钉之间有大间隙,活动块下底面有球面凹槽,与导正钉端部的球面配合,活动块在外力作用下可沿着环切凸模上平面作小幅移动,外力卸载后活动块可在导正钉与小弹簧作用下复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挂板设计为可贴着弹簧垫下平面移动,当上模部分往下运动时,限位块压紧卸料板,在上模部分继续往下运动过程中,固定在挂板上的摆动块相对于助动块往上运动,并在助动块内侧斜楔面的驱动下带动固定在其上的环切凹模对套筒件作环切运动,下模部分的活动块通过限位钉安装在环切凸模上,活动块与限位钉之间有大间隙,活动块下底面有球面凹槽,与导正钉端部的球面配合,在外力作用下,活动块能够贴着环切凸模上平面作小幅移动,并在外力卸载后在导正钉及小弹簧的作用下快速复位,这就保证了机构在对套筒件进行环切的整个过程中套筒件被切除部分的内部始终是被紧撑着,从而能保证环切后能得到两个高圆柱度要求的精密套筒件,不会出现因内部缺乏支撑在环切过程中使套筒件变形的情况,整个机构可略加修改整合到级进模中,从而使级进模能够同时自动加工出两个精密套筒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剖视图;图2为摆动块主视剖视图;图3为摆动块左视剖视图;图4为摆动块立体图;图5为环切一次环切凹模中心轴线运动路径图。图中附图标记含义为:1、大空垫2、小空垫3、弹簧垫4、挂板5、调节块6、助动块7、顶芯8、环切凹模9、限位块10、导柱11、卸料板12、导正钉13、小弹簧14、环切凸模15、限位钉16、活动块17、套筒件18、中弹簧19、摆动块20、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精密套筒件环切机构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其中:上模部分按照从上往下顺序包括大空垫1、小空垫2、摆动块19,大空垫1、小空垫2连接构成的空间内部设置有大弹簧20、弹簧垫3和挂板4,小空垫I上设置有调节块5和助动块6,摆动块19上部连接挂板4,摆动块19下部设置有环切凹模8和限位块9,内部设置有中弹簧18和顶芯7 ;下模部分与上模部分对应,其由上而下顺序包括卸料板11、环切凸模14,卸料板11上设置有导柱10,环切凸模14设置于底座上且与上模部分的环切凹模8对应,环切凸模14上设置有活动块16和限位钉15,内部设置有导正钉12和小弹簧13 ;此外,在上述的大、小空垫连接构成的空间内,大弹簧20压紧弹簧垫3和挂板4,摆动块19固定在挂板4上,小空垫2下侧的前、后、左、右分别固定助动块6(图1中只显示左右两个助动块),助动块6内侧与摆动块19外侧相互配合,即如图2-图4所示,在摆动块19外侧面上前、后、左、右设置有斜楔面(如图2-如4所示),与摆动块19外侧配合的助动块6内侧也有斜楔面,分别在四个方向上驱动摆动块19,摆动块19下部固定有环切凹模8和限位块9,环切凸模14上通过限位钉15固定有活动块16,内部还装有导正钉12和小弹簧13,导正钉12底部连接小弹簧13,卸料板11与导柱10固定,导柱10上装有弹簧,卸料板11和导柱10可在外力作用下一起往下运动,并在外力卸载后在弹簧作用下复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本实用新型在初始位置,上模部分与下模部分分离,当上模部分往下运动时,限位块9压紧卸料板11,顶芯7压紧套筒件17,当上模部分再继续往下运动时,摆动块19相对于助动块6往上运动,同时套筒件17进入环切凹模8,并由顶芯7在中弹簧18的作用下将其压紧,摆动块19在助动块6驱动下带动环切凹模8实现环切运动,运动路径如图5所示,套筒件17的上侧内部被安装于环切凸模14上部的活动块16紧撑,在环切过程中,套筒件17上侧与活动块16 —起随着环切凹模8作环切运动,套筒件17下侧保持不动,这样套筒件17就被切成了上下两个高圆柱度要求的精密件,机构复位时,被环切开的上下两部分精密件在顶芯7和卸料板11的共同作用下被分别顶出,通过吹气方式吹离精密环切机构。
权利要求1.精密套筒件环切机构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上模部分按照从上往下顺序包括大空垫、小空垫、摆动块,大、小空垫连接构成的空间内部设置有大弹簧、弹簧垫和挂板,小空垫上设置有调节块和助动块,摆动块上部设置有挂板,摆动块下部设置有环切凹模和限位块,内部设置有中弹簧和顶芯; 下模部分与上模部分对应,其由上而下顺序包括卸料板、环切凸模,卸料板上设置有导柱,环切凸模设置于底座上且与上模部分的环切凹模对应,环切凸模上设置有活动块和限位钉,内部设置有导正钉和小弹簧;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大、小空垫连接构成的空间内,大弹簧通过压紧弹簧垫压紧挂板,弹簧垫与小空垫为间隙配合,可沿着小空垫上下运动,挂板紧贴弹簧垫,可沿弹簧垫下表面小幅移动,摆动块固定在挂板上,小空垫下侧的前、后、左、右分别固定助动块,助动块内侧与摆动块外侧相互配合,摆动块下部固定有环切凹模和限位块,环切凸模上通过限位钉固定有活动块,内部还装有导正钉和小弹簧,导正钉底部连接小弹簧,卸料板与导柱固定,导柱上装有弹簧,卸料板和导柱可一起沿底座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套筒件环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块外侧的前、后、左、右面上有斜楔面,助动块内侧有斜楔面,与摆动块外侧配合,用来驱动摆动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套筒件环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块通过限位钉固定在环切凸模上,活动块与限位钉之间有大间隙,活动块下底面有球面凹槽,与导正钉端部的球面配合,活动块在外力作用下可沿着环切凸模上平面作小幅移动,外力卸载后活动块可在导正钉与小弹簧作用下复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冲压模具环切机构,具体是精密套筒件环切机构,包括上、下模部分,上模部分包括大、小空垫、摆动块,其特征在于大、小空垫内部设置有大弹簧、弹簧垫和挂板,小空垫上设置有调节块和助动块,摆动块上部设置有挂板,下部设置有环切凹模和限位块,内部设置有中弹簧和顶芯;下模部分包括卸料板、环切凸模,其特征在于卸料板上设置有导柱,环切凸模设置于底座上且与环切凹模对应,其上设置有活动块和限位钉,内部设置有导正钉和小弹簧;上模部分的下空垫底面前、后、左、右分别固定助动块,助动块内侧与摆动块外侧相配合,下模部分的导正钉端部与活动块底部配合。本实用新型可同时环切出两个高圆柱度要求的精密套筒件。
文档编号B21D37/12GK202951770SQ20122064453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徐振宇 申请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