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压导板级进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055阅读:1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压导板级进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压导板级进模,属于机械加工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凸模、固定板、凹模、下模座,还包括弹性导板、卸料螺钉和限位柱,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且固定板上安装孔的内径大于凸模的直径;所述的弹性导板位于上模座的下方,弹性导板与上模座之间均匀设有N个卸料螺钉;所述的弹压导板中还设有导板镶块;所述的限位柱位于固定板上条料进给轨道的两侧。本发明可以加强凸模的纵向稳定性,且能消除压力机导向误差对模具的影响,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弹压导板级进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弹压导板级进模。
【背景技术】
[0002]级进模(也叫连续模)由多个工位组成,各工位按顺序关联完成不同的加工,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完成一系列的不同的冲压加工。一次行程完成以后,由冲床送料机按照一个固定的步距将材料向前移动,这样在一副模具上就可以完成多个工序,一般有冲孔,落料,折弯,切边,拉伸等等。
[0003]级进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级进模是多任务序冲模,在一副模具内,可以包括冲裁,弯曲成型和拉伸等多种多道工序,具有很高的生产率;2.级进模操作安全;
3.易于自动化;4.可以采用高速冲床生产;5.可以减少冲床,场地面积,减少半成品的运输和仓库占用;6.尺寸要求极高的零件,不宜使用级进模生产。
[0004]但是现有的级进模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使用时凸模与凹模难以正确配合,且凸模纵向稳定性较差,从而凸模易产生纵向弯曲;(2)压力机导向误差对模具有所影响,会降低模具使用寿命。
[0005]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736005.7,
【公开日】:2013年07月24日,公开了一份名为一种冲裁级进模的专利文件。该实用新型冲裁级进模涉及一种模具。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度好、效率高的冲模。该实用新型冲裁级进模包括正对的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连接有若干根导向杆,上模板下端面固定镶模板,镶模板下端面固定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第一凸模的下端面与片状压片端面轮廓相同,第二凸模的下端面与片状压片端面开孔相同,第一凸模和第二凸模下端面正对冲座,冲座包括导板、凹模座,凹模座中间的凹模座通孔内镶嵌下模,导板下端面与凹模座上端面接触并相固定,导板和下模对应位置上开设有两组轴向连通的冲孔,凹模座下端面固定在下模板上端面,下模板对应凹模座通孔处开设出件孔,该发明可以一次完成标准件,效率高,精度好。但是该实用新型仍存在现有级进模的缺点,凸模与凹模难以正确配合、凸模纵向稳定性较差以及压力机导向误差对模具也有所影响,模具使用寿命较低。

【发明内容】

[0006]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级进模使用时凸模与凹模难以正确配合,且凸模纵向稳定性较差,以及压力机导向误差会降低模具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压导板级进模,其可以加强凸模的纵向稳定性,且能消除压力机导向误差对模具的影响,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0007]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弹压导板级进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凸模、固定板、凹模、下模座,还包括弹性导板、卸料螺钉和限位柱,所述的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且固定板上安装孔的内径大于凸模的直径;所述的弹性导板位于上模座的下方,弹性导板与上模座之间均匀设有N个卸料螺钉;所述的弹压导板中还设有导板镶块;所述的限位柱位于固定板上条料进给轨道的两侧。
[0009]优选地,所述的弹性导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
[0010]优选地,所述的下模座上与第一导套和第二导套位置相对应的两侧设有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
[0011]优选地,所述的凹模的上表面设有两块导料板;所述的两块导料板沿凹模中心对称分布。
[0012]更优选地,所述的导料板上靠近凹模中心的一侧均设有侧刃挡块。
[0013]优选地,所述的卸料螺钉的数量为N,4 < N < 6。
[0014]更优选地,所述的卸料螺钉的数量为N=4。
[0015]本发明用于冲压零件尺寸小而复杂、需要保护凸模的场合。本发明使用时,冲裁排样采用直对排,一次冲裁获得两个零件,两件的落料工位离开一定距离,以增强凹模强度,也便于加工和装配。
[0016]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I)本发明凸模以装在弹压导板2中的导板镶块4导向,弹压导板以导柱1、10导向,导向准确,保证凸模与凹模的正确配合,并且加强了凸模纵向稳定性,避免小凸模产生纵弯曲。
[0017](2)本发明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且固定板上安装孔的内径大于凸模的直径,即与固定板为间隙配合,凸模装配调整和更换较方便。
[0018](3)本发明弹压导板用卸料螺钉与上模连接,加上凸模与固定板是间隙配合,因此能消除压力机导向误差对模具的影响,对延长模具寿命有利。
[0019](4)本发明上还设有导柱、导套,可以使模具上、下模合模时精准定位,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提高使用寿命。
[0020](5)本发明凹模的上表面设有两块导料板,导料板上靠近凹模中心的一侧设有侧刃挡块,这样可以保证条料进入模具时不发生偏移,保证产品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1、第一导柱;2、弹压导板;3、导套;4、导板镶块;5、卸料螺钉;6、固定板、凸模;8、上模座;9、限位柱;10、导柱;11、导套;12、导料板;13、凹模;14、下模座;15、侧刃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24]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弹压导板级进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8、凸模7、固定板6、凹模13、下模座14,还包括弹性导板2、卸料螺钉5和限位柱9 ;固定板6上设有安装孔,且固定板6上安装孔的内径大于凸模7的直径;弹性导板2位于上模座8的下方,弹性导板2与上模座8之间均匀设有4个卸料螺钉5 ;弹压导板2中还设有导板镶块4 ;限位柱9位于固定板6上条料进给轨道的两侧。
[0025]另外,弹性导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套3和第二导套11。下模座14上与第一导套3和第二导套11位置相对应的两侧设有第一导柱I和第二导柱10。凹模13的上表面设有两块导料板12 ;两块导料板12沿凹模13中心对称分布。导料板12上靠近凹模中心的一侧均设有侧刃挡块15。
[0026]使用时,条料进入模具,被限位柱9限位,此时,导料板12对条料起导向作用,限位柱9对条料定距,凸模7随压力机滑块下行,与凹模13共同完成对条料冲裁,凸模以装在弹压导板2中的导板镶块4导向,弹压导板以第一导柱1、第二导柱10导向。分离后的落料件靠凸模7从凹模孔中依次推出。箍在凸模7上的废料则由卸料螺钉5的作用下卸料,以后依次连续进行。
[0027]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卸料螺钉5的数量N=5,方便卸料,保证凸模与固定板之间稳定连接。
[0028]实施例3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卸料螺钉5的数量N=6,可以保证凸模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更加稳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弹压导板级进模,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模座(8)、凸模(7)、固定板(6)、凹模(13),下模座(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导板(2)、卸料螺钉(5)和限位柱(9),所述的固定板(6)上设有安装孔,且固定板(6)上安装孔的内径大于凸模(7)的直径;所述的弹性导板(2 )位于上模座(8 )的下方,弹性导板(2 )与上模座(8 )之间均匀设有N个卸料螺钉(5 );所述的弹压导板(2)中还设有导板镶块(4);所述的限位柱(9)位于固定板(6)上条料进给轨道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弹压导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导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套(3)和第二导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弹压导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座(14)上与第一导套(3)和第二导套(11)位置相对应的两侧设有第一导柱(1)和第二导柱(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弹压导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13)的上表面设有两块导料板(12);所述的两块导料板(12)沿凹模(13)中心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种弹压导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料板(12)上靠近凹模中心的一侧均设有侧刃挡块(15)。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种弹压导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螺钉(5)的数量为N,4≤N≤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种弹压导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螺钉(5)的数量N=4。
【文档编号】B21D28/14GK103447374SQ201310356809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6日
【发明者】李小林 申请人:芜湖世达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