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14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包括:设置于机架中的横向输送带,在横向输送带上方的机架中依次间隔设有若干能放置呈T形放置的电梯导轨的槽形放置平台与若干能放置呈⊥形放置的电梯导轨的托轮升降平台;在每个槽形放置平台前方机架上设有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导轨放置平台,在每个导轨放置平台前方左右两侧的机架上对称设有一对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前挡料块,每个槽形放置平台的前后两侧机架上还分设有翻料机构与过渡放料机构;每个托轮升降平台前方左右两侧的机架上分别对称设有一对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后挡料块,每个托轮升降平台前侧还分设有一个过渡下料平台。本发明具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专利说明】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
【背景技术】
[0002]厢式电梯的轿厢是通过沿着T型导轨上下滑动来实现平稳的垂直升降。T型导轨的结构为:包括横截面呈T型的导轨本体,导轨本体由固定臂、以及垂直设置于固定臂中部的导向臂组成。T型导轨在安装使用时,是将T型导轨的固定臂与建筑物固定,使T型导轨的导向臂与轿厢滑动配合,因此必须保证T型导轨的质量。T型导轨的八道金加工工序包括:使用大背铣床对T型导轨的两端固定臂背面分别进行大背铣、使用阳榫床与阴榫床分别在T型导轨的两端开设阴榫头与阳榫头、使用钻床对T型导轨的两端进行钻孔、并使用忽孔钻床在已加工后的钻孔上钻忽孔;在T型导轨的金加工工序中,T型导轨须呈T形放置进行大背铣操作、阳榫操作、阴榫操作与钻孔操作,而且须呈丄形放置进行钻忽孔操作。
[0003]电梯导轨的金加工过程是:先人工将呈丄形放置在横向输送带上的电梯导轨翻转呈T形放置后,再人工搬到大背铣床中进行大背铣,当电梯导轨完成大背铣操作后,再人工将呈T形放置的电梯导轨翻转呈丄形放置在横向输送带向后道工序输送;然后再人工将呈丄形放置在横向输送带上的已大背铣的电梯导轨翻转呈T形放置后,再人工搬到阳榫床进行阳榫操作,完成阳榫操作后再人工将呈T形放置的电梯导轨翻转呈丄形放置在横向输送带向后道工序输送;接着再人工将呈丄形放置在横向输送带上的已阳榫操作后的电梯导轨翻转呈T形放置后,再人工搬到阴榫床进行阴榫操作,完成阴榫操作后再人工将T形放置的电梯导轨翻转呈丄形放置在横向输送带向后道工序输送;接着再人工将呈丄形放置在横向输送带上的已阴榫操作后的电梯导轨翻转呈T形放置后,再人工搬到钻床中进行钻孔操作,完成钻孔操作后再人工将呈T形放置的电梯导轨翻转呈丄形放置在横向输送带向后道工序输送;然后再人工将横向输送带上呈丄形放置的电梯导轨搬至忽孔钻床中进行钻忽孔操作,当钻忽孔操作完成后再人工将电梯导轨搬运至横向输送带上。这种金加工工作方式的缺点是:由于电梯导轨翻转次数较多,并且导轨翻转时对工人之间的配合度要求较高,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人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包括:机架,在机架中设置有用以输送电梯导轨的横向输送带,顺着电梯导轨的输送方向,在横向输送带上方的机架中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能放置呈T形放置的电梯导轨的槽形放置平台与若干能放置呈丄形放置的电梯导轨的托轮升降平台;在每个槽形放置平台前方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导轨放置平台,在每个导轨放置平台前方左右两侧的机架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对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前挡料块,在每个槽形放置平台的前、后两侧机架上还分别设置有翻料机构与过渡放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能将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前挡料块的电梯导轨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落在对应的导轨放置平台上;在每个托轮升降平台前方左右两侧的机架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对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后挡料块,在每个托轮升降平台的前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个过渡下料平台,每个过渡下料平台上用以托起电梯导轨的上表面呈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并向下延伸至对应的托轮升降平台,当托轮升降平台带动过渡下料平台上移时,过渡下料平台正好顶着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后挡料块的电梯导轨上移,使电梯导轨离开横向输送带并落在过渡下料下台上,当托轮升降平台下移至横向输送带下方时,呈丄形放置在托轮升降平台上的电梯导轨会落在横向输送带上。
[0006]进一步地,前述的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其中:所述的翻料机构的结构为:包括活动支承在机架中的转轴,在转轴的两端轴身上分别对称安装有一对翻料臂,每个翻料臂上用以推抵电梯导轨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开口槽,在机架的底部竖向安装有一个翻料气缸,翻料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转轴轴身相固定;当翻料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时,能推动两个翻料臂同时绕转轴向上转动,使两块翻料臂正好将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前挡料块的电梯导轨顶离横向输送带、并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落在后方对应的导轨放置平台上。
[0007]进一步地,前述的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其中:所述的过渡放料机构的结构为:在槽形放置平台后方左右两侧的机架上分别竖向设置有一个放料气缸,每个放料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一块放料板的驱动端相铰接,每块放料板的铰接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机架上,两块放料板共同形成过渡放料平台,当两个放料气缸的活塞杆同时缩回时,能带动两块放料板的驱动端绕各自销轴同时向下转动至位于横向输送带下方,使呈丄形放置在过渡放料平台上的电梯导轨能沿倾斜状过渡放料平台滑落到横向输送带上。
[0008]进一步地,前述的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其中:所述的托轮升降平台的结构为:包括分别安装于机架左右两侧的安装支架,在每个安装支架中竖向安装有一个托料气缸,每个托料气缸的活塞杆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托轮升降架,在每个托轮升降架中分别活动支承有一个托料滚轮,两个托料滚轮共同形成托料放置平台;所述的过渡下料平台的结构为:在托轮升降平台中每个托轮升降架的前侧分别固定有一块下料板,每块下料板上用以托起电梯导轨的上表面呈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并向下延伸至对应的托料滚轮顶端,两块下料板共同形成过渡下料平台;当两个托料气缸的活塞杆同时伸出时,能带动两个下料板同步上移,使两块下料板正好顶着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后挡料块的电梯导轨上移,使电梯导轨离开横向输送带并落在过渡下料平台上,当两个托料气缸的活塞杆同时缩回时,能带动两个托料滚轮同步下移至横向输送带下方,使呈丄形放置在托轮升降平台上的电梯导轨落在横向输送带上。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降低对电梯导轨的翻转次数,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2为图1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1中所示的翻料机构与过渡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3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图3中所示的翻料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5]图6为图1中所示的托轮升降平台与过渡下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图6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8为图6中所示的托轮升降平台与过渡下料平台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包括:机架I,在机架I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左输送链2与右输送链3,左输送链2与右输送链3共同形成用以输送电梯导轨4的横向输送带,顺着电梯导轨4的输送方向,在横向输送带上方的机架I中依次间隔设置有六个能放置呈T形放置的电梯导轨4的槽形放置平台与两个能放置呈丄形放置的电梯导轨4的托轮升降平台;即包括顺着电梯导轨4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I中的第一槽形放置平台11、第二槽形放置平台12、第三槽形放置平台13、第四槽形放置平台14、第五槽形放置平台15、第六槽形放置平台16、第一托轮升降平台17与第二托轮升降平台18,所有槽形放置平台均由竖向活动支承于机架I中的槽形拖轮组成,在每个槽形放置平台前方的机架I上分别设置有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导轨放置平台,所有导轨放置平台均由分别安装于对应槽形放置平台前方左、右两侧机架I上的左托料板5与右托料板6组成,在每个导轨放置平台前方左、右两侧的机架I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左前挡料块7与右前挡料块8,在每个槽形放置平台的前、后两侧机架I上还分别设置有翻料机构与过渡放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能将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左前挡料块7与右前挡料块8的电梯导轨4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落在后方对应的导轨放置平台上;在每个托轮升降平台前方左、右两侧的机架I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左后挡料块9与右后挡料块10,在每个托轮升降平台的前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个过渡下料平台,过渡下料平台上用以托起电梯导轨4的上表面呈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并向下延伸至对应的托轮升降平台,当托轮升降平台带动过渡下料平台上移时,过渡下料平台正好顶着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左后挡料块9与右后挡料块10的电梯导轨4上移,使电梯导轨4离开横向输送带并落在过渡下料下台上,当托轮升降平台下移至横向输送带下方时,呈丄形放置在托轮升降平台上的电梯导轨4会落在横向输送带上。
[002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有翻料机构40与过渡放料机构41的结构均相同,下面仅以位于第一槽形放置平台11前后两侧的翻料机构40与过渡放料机构41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的翻料机构40的结构为:包括活动支承在机架I中的转轴19,在转轴19的两端轴身上分别对称安装有左翻料臂20与右翻料臂21,左翻料臂20与右翻料臂21上用以推抵电梯导轨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开口槽,在机架I的底部竖向安装有一个翻料气缸22,翻料气缸22的活塞杆与连接杆23的一端相铰接,连接杆23的另一端与转轴19的轴身相固定;当翻料气缸22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时,能推动左翻料臂20与右翻料臂21同时绕转轴19向上转动,当左翻料臂20与右翻料臂21向上转动至接触抵靠着左前挡料块7与右前挡料块8上的电梯导轨4时,电梯导轨4正好落在左翻料臂20与右翻料臂21的两个开口槽内,随着翻料气缸22的活塞杆的继续向上伸出,左翻料臂20与右翻料臂21能将电梯导轨顶离横向输送带、并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落在后方对应的左托料板5与右托料板6形成的第一槽形放置平台11上;所述的过渡放料机构41的结构为:在第一槽形放置平台11后方左、右两侧的机架I上分别竖向设置有左放料气缸24与右放料气缸25,放料气缸24的活塞杆与左放料板26的驱动端相铰接,左放料板26的铰接端通过左销轴27铰接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机架I上,右放料气缸25的活塞杆与右放料板28的驱动端相铰接,右放料板28的铰接端通过右销轴29铰接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机架I上,左放料板26与右放料板28共同形成过渡放料平台,当左放料气缸24与右放料气缸25的活塞杆同时缩回时,能带动左放料板26与右放料板28的驱动端绕各自销轴同时向下转动至位于横向输送带的下方,使呈丄形放置在过渡放料平台上的电梯导轨4能沿倾斜状的过渡放料平台滑落至横向输送带上。
[002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有托轮升降平台与过渡下料平台42的结构均相同,下面仅以第一托轮升降平台17与其对应的过渡下料平台42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图7、图8所示,所述的托轮升降平台的结构为:包括分别安装于机架I左、右两侧的左安装支架30与右安装支架31,在左安装支架30中竖向安装有左托料气缸32,在左托料气缸32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左托轮升降架33,在左托轮升降架33中活动支承有左托料滚轮34,在右安装支架31中竖向安装有右托料气缸35,在右托料气缸35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右托轮升降架36,在右托轮升降架36中活动支承有右托料滚轮37,左托料滚轮34与右托料滚轮37共同形成托料放置平台;所述的过渡下料平台的结构为:在托轮升降平台中的左托轮升降架33的前侧安装有左下料板38,左下料板38上用以托起电梯导轨4的上表面呈由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并向下延伸至左托料滚轮34的顶端,在右托轮升降架36的前侧安装有右下料板39,右下料板39上用以托起电梯导轨4的表面呈由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并向下延伸至右托料滚轮37的顶端,左下料板38与右下料板39共同形成过渡下料平台;当左托料气缸32与右托料气缸35的活塞杆同时伸出时,能同步带动左下料板38与右下料板39同步上移,使左下料板38与右下料板39正好顶着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左后挡料块9与右后挡料块10的电梯导轨上移,使电梯导轨离开横向输送带并落在左下料板38与右下料板39共同形成过渡下料平台上,当左托料气缸32与右托料气缸35的活塞杆同时缩回时,能带动左托料滚轮34与右托料滚轮37同步下移至横向输送带的下方,使呈丄形放置在由左托料滚轮34与右托料滚轮37形成的托轮升降平台上的电梯导轨落在横向输送带上。在实际应用中,将左大背铣床安装在第一槽形放置平台11的左侧,将右大背铣床安装在第二槽形放置平台12的右侧,将阳榫床安装在第三槽形放置平台13的左侧,将阴榫床安装在第四槽形放置平台14的右侧,将左钻床安装在第五槽形放置平台15的左侧,将右钻床安装在第六槽形放置平台16的右侧,将左忽孔钻床安装在第一托轮升降平台17的左侧,将右忽孔钻床安装在第二托轮升降平台18的右侧。
[002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呈丄形放置的电梯导轨放置在横向输送带上,当横向输送带带动电梯导轨4移动至抵靠着左前挡料块7与右前挡料块8时,使翻料气缸22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推动左翻料臂20与右翻料臂21同时绕转轴19向上转动,当左翻料臂20与右翻料臂21向上转动至接触抵靠着左前挡料块7与右前挡料块8上的电梯导轨4时,电梯导轨4正好落在左翻料臂20与右翻料臂21的两个开口槽内,随着翻料气缸22的活塞杆的继续向上伸出,左翻料臂20与右翻料臂21能将电梯导轨顶离横向输送带、并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落在后方对应的左托料板5与右托料板6形成的导轨放置平台上;接着再人工将呈倾斜T形放置在导轨放置平台上的电梯导轨4搬运至第一槽形放置平台11中,接着使左大背铣床对电梯导轨4左端底部进行大背铣操作,当电梯导轨的左端底部完成大背铣操作后,再人工将位于第一槽形放置平台11中的电梯导轨4翻转呈丄形放置、并放置在由左放料板26与右放料板28形成的过渡放料平台上,然后将左放料气缸24与右放料气缸25的活塞杆同时缩回,带动动左放料板26与右放料板28的驱动端绕各自销轴同时向下转动至位于横向输送带的下方,此时呈丄形放置在过渡放料平台上的电梯导轨4能沿倾斜状的过渡放料平台滑落至横向输送带上,并由横向输送带继续带动向前输送;
当经左大背铣后的电梯导轨输送至第二槽形放置平台12前方的左前挡料块7与右前挡料块8时,电梯导轨会被第二槽形放置平台12前方的翻料机构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放置在对应的导轨放置平台上,然后再人工将电梯导轨搬运至第二槽形放置平台12中,接着使右大背铣床对电梯导轨右端底部进行大背铣操作,当电梯导轨完成右端底部的大背铣操作后,再人工将位于第二槽形放置平台12中的电梯导轨翻转呈丄形放置、并放置在由左放料板26与右放料板28形成的过渡放料平台上,过渡放料平台将呈丄形放置的电梯导轨送至横向输送带,由横向输送带继续带动向前输送;
当经右大背铣后的电梯导轨输送至第三槽形放置平台13前方的左前挡料块7与右前挡料块8时,电梯导轨会被第三槽形放置平台13前方的翻料机构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放置在对应的导轨放置平台上,然后再人工将电梯导轨搬运至第三槽形放置平台13中,接着使阳榫床对电梯导轨的左端进行阳榫操作,当电梯导轨完成左端的阳榫操作后,再人工将位于第三槽形放置平台13中的电梯导轨翻转呈丄形放置、并放置在由左放料板26与右放料板28形成的过渡放料平台上,过渡放料平台将呈丄形放置的电梯导轨送至横向输送带,由横向输送带继续带动向前输送;
当经阳榫操作后的电梯导轨输送至第四槽形放置平台14前方的左前挡料块7与右前挡料块8时,电梯导轨会被第四槽形放置平台14前方的翻料机构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放置在对应的导轨放置平台上,然后再人工将电梯导轨搬运至第四槽形放置平台14中,接着使阴榫床对电梯导轨的右端进行阴榫操作,当电梯导轨完成右端的阴榫操作后,再人工将位于第四槽形放置平台14中的电梯导轨翻转呈丄形放置、并放置在由左放料板26与右放料板28形成的过渡放料平台上,过渡放料平台将呈丄形放置的电梯导轨送至横向输送带,由横向输送带继续带动向前输送;
当经阴榫操作后的电梯导轨输送至第五槽形放置平台15前方的左前挡料块7与右前挡料块8时,电梯导轨会被第五槽形放置平台15前方的翻料机构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放置在对应的导轨放置平台上,然后再人工将电梯导轨搬运至第五槽形放置平台15中,接着使左钻床对电梯导轨的左端进行钻孔操作,当电梯导轨完成左端的钻孔操作后,再人工将位于第五槽形放置平台15中的电梯导轨翻转呈丄形放置、并放置在由左放料板26与右放料板28形成的过渡放料平台上,过渡放料平台将呈丄形放置的电梯导轨送至横向输送带,由横向输送带继续带动向前输送;
当经左端钻孔后的电梯导轨输送至第六槽形放置平台16前方的左前挡料块7与右前挡料块8时,电梯导轨会被第六槽形放置平台16前方的翻料机构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放置在对应的导轨放置平台上,然后再人工将电梯导轨搬运至第六槽形放置平台16中,接着使右钻床对电梯导轨的右端进行钻孔操作,当电梯导轨完成右端的钻孔操作后,再人工将位于第六槽形放置平台16中的电梯导轨翻转呈丄形放置、并放置在由左放料板26与右放料板28形成的过渡放料平台上,过渡放料平台将呈丄形放置的电梯导轨送至横向输送带,由横向输送带继续带动向前输送;
当经右钻孔后的电梯导轨输送至第一托轮升降平台17前方的左后挡料块9与右后挡料块10时,第一托轮升降平台17中的左托料气缸32与右托料气缸35的活塞杆同时伸出,带动左下料板38与右下料板39同步上移,使左下料板38与右下料板39正好顶着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左后挡料块9与右后挡料块10的电梯导轨上移,使电梯导轨离开横向输送带并落在左下料板38与右下料板39共同形成过渡下料平台上,接着人工将电梯导轨拉至左托料滚轮34与右托料滚轮37形成的第一托轮升降平台17上,然后使左忽孔钻床对电梯导轨的左端钻孔进行钻忽孔操作,当完成钻忽孔操作后,将左托料气缸32与右托料气缸35的活塞杆同时缩回,带动左托料滚轮34与右托料滚轮37同步下移至横向输送带的下方,使呈丄形放置在第一托轮升降平台17上的电梯导轨落在横向输送带上,由横向输送带带动继续向前输送;
当经左忽孔操作后的电梯导轨输送至第二托轮升降平台18前方的左后挡料块9与右后挡料块10时,第二托轮升降平台18中的左托料气缸32与右托料气缸35的活塞杆同时伸出,带动左下料板38与右下料板39同步上移,使左下料板38与右下料板39正好顶着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左后挡料块9与右后挡料块10的电梯导轨上移,使电梯导轨离开横向输送带并落在左下料板38与右下料板39共同形成过渡下料平台上,接着人工将电梯导轨拉至左托料滚轮34与右托料滚轮37形成的第二托轮升降平台18上,然后使右忽孔钻床对电梯导轨的右端钻孔进行钻忽孔操作,当完成钻忽孔操作后,将左托料气缸32与右托料气缸35的活塞杆同时缩回,带动左托料滚轮34与右托料滚轮37同步下移至横向输送带的下方,使呈丄形放置在第二托轮升降平台18上的电梯导轨落在横向输送带上,由横向输送带继续带动向前输送;通过上述操作,即完成了对电梯导轨的八道金加工操作。本发明减少了工人对电梯导轨的人工翻转次数,具有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权利要求】
1.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中设置有用以输送电梯导轨的横向输送带,顺着电梯导轨的输送方向,在横向输送带上方的机架中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能放置呈T形放置的电梯导轨的槽形放置平台与若干能放置呈丄形放置的电梯导轨的托轮升降平台;在每个槽形放置平台前方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导轨放置平台,在每个导轨放置平台前方左右两侧的机架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对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前挡料块,在每个槽形放置平台的前、后两侧机架上还分别设置有翻料机构与过渡放料机构,所述翻料机构能将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前挡料块的电梯导轨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落在对应的导轨放置平台上;在每个托轮升降平台前方左右两侧的机架上分别对称设置有一对位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后挡料块,在每个托轮升降平台的前侧还分别设置有一个过渡下料平台,每个过渡下料平台上用以托起电梯导轨的上表面呈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并向下延伸至对应的托轮升降平台,当托轮升降平台带动过渡下料平台上移时,过渡下料平台正好顶着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后挡料块的电梯导轨上移,使电梯导轨离开横向输送带并落在过渡下料下台上,当托轮升降平台下移至横向输送带下方时,呈丄形放置在托轮升降平台上的电梯导轨会落在横向输送带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料机构的结构为:包括活动支承在机架中的转轴,在转轴的两端轴身上分别对称安装有一对翻料臂,每个翻料臂上用以推抵电梯导轨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开口槽,在机架的底部竖向安装有一个翻料气缸,翻料气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转轴轴身相固定;当翻料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时,能推动两个翻料臂同时绕转轴向上转动,使两块翻料臂正好将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前挡料块的电梯导轨顶离横向输送带、并向上向后翻转至呈倾斜T形落在后方对应的导轨放置平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放料机构的结构为:在槽形放置平台后方左右两侧的机架上分别竖向设置有一个放料气缸,每个放料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一块放料板的驱动端相铰接,每块放料板的铰接端分别通过销轴铰接于横向输送带上方的机架上,两块放料板共同形成过渡放料平台,当两个放料气缸的活塞杆同时缩回时,能带动两块放料板的驱动端绕各自销轴同时向下转动至位于横向输送带下方,使呈丄形放置在过渡放料平台上的电梯导轨能沿倾斜状过渡放料平台滑落到横向输送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导轨半自动金加工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轮升降平台的结构为:包括分别安装于机架左右两侧的安装支架,在每个安装支架中竖向安装有一个托料气缸,每个托料气缸的活塞杆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托轮升降架,在每个托轮升降架中分别活动支承有一个托料滚轮,两个托料滚轮共同形成托料放置平台;所述的过渡下料平台的结构为:在托轮升降平台中每个托轮升降架的前侧分别固定有一块下料板,每块下料板上用以托起电梯导轨的上表面呈由前至后逐渐向下倾斜设置、并向下延伸至对应的托料滚轮顶端,两块下料板共同形成过渡下料平台;当两个托料气缸的活塞杆同时伸出时,能带动两个下料板同步上移,使两块下料板正好顶着横向输送带上抵靠着后挡料块的电梯导轨上移,使电梯导轨离开横向输送带并落在过渡下料平台上,当两个托料气缸的活塞杆同时缩回时,能带动两个托料滚轮同步下移至横向输送带下方,使呈丄形放置在托轮升降平台上的电梯导轨落在横向输送带上。
【文档编号】B23Q7/16GK103640876SQ201310685551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6日
【发明者】王佳斌, 夏家兵, 刘建忠 申请人:张家港市张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