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生产用折弯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262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型材生产用折弯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型材生产用折弯机,涉及型材的折弯设备。包括型材折弯体、基体、旋转折弯体、支撑体和折弯驱动体;旋转折弯体(3)的侧面水平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安装于基体(2)上;型材折弯体(1)安装于旋转折弯体上方;支撑体(4)安装于基体下方,折弯驱动体(5)转轴安装于支撑体上,折弯驱动体伸缩杆上端铰接于旋转折弯体下面;型材折弯体的方形孔中固定有型材模具(6),型材模具上有与型材对应的型材固定通孔(7),在型材折弯体(1)侧设置有螺钉(8),螺钉的内端顶在型材模具上将型材模具固定于型材折弯体的方形孔中。本实用新型解决目前折弯机对于不同型材折弯时,无法适应各种型材的问题。
【专利说明】 型材生产用折弯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具体涉及型材的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存在同款型材产品会有多种不同折弯角度的情况。而在对这些产品进行兼容性自动化线的设计时,往往会因为存在多种折弯角度的限制而无法能实现型材产品的兼容性。而由于折弯模的旋转中心与型材的折弯角度有关,而且必须要与折弯件的圆角圆心同心才能实现,但由于受到机构的限制,当要实现多种不同折弯角度的型材折弯时,就无法采用更换模具的形式来实现产线的兼用性。而目前针对这种情况要实现兼容性的话,则需要做多台对应的专机来配对换线,但这种做法不仅使机构繁冗,增加了自动化线体的占用空间,而且造价昂贵并增加了设备维护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适合不同弯折角度的弯折机,但是目前折弯机对于不同型材折弯时,无法适应各种型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型材生产用折弯机,本实用新型解决目前折弯机对于不同型材折弯时,无法适应各种型材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型材生产用折弯机,包括型材折弯体1、基体2、旋转折弯体3、支撑体4和折弯驱动体5 ;旋转折弯体3的侧面水平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安装于基体2上;型材折弯体I安装于旋转折弯体3上方;支撑体4安装于基体2下方,折弯驱动体5转轴安装于支撑体4上,折弯驱动体5伸缩杆上端铰接于旋转折弯体3下面;型材折弯体I的方形孔中固定有型材模具6,型材模具6上有与型材对应的型材固定通孔7,在型材折弯体I侧有设置有螺钉8,螺钉8的内端顶在型材模具6上将型材模具6固定于型材折弯体I的方形孔中。
[0005]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合于各种型材的折弯。折弯时,可以实现更换型材模具的形式来实现产线的兼用性。相对于传统的同类设备,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机构结构简单,大大的缩短自动线的长度;并且换模方便,减少了换线的时间,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设备造价成本和维护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右侧方向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0008]如图1所示,型材生产用折弯机,包括型材折弯体1、基体2、旋转折弯体3、支撑体4和折弯驱动体5 ;旋转折弯体3的侧面水平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安装于基体2上;型材折弯体I安装于旋转折弯体3上方;支撑体4安装于基体2下方,折弯驱动体5转轴安装于支撑体4上,折弯驱动体5伸缩杆上端铰接于旋转折弯体3下面;型材折弯体I的方形孔中固定有型材模具6,型材模具6上有与型材对应的型材固定通孔7,在型材折弯体I侧设置有螺钉8,螺钉8的内端顶在型材模具6上将型材模具6固定于型材折弯体I的方形孔中。
[0009]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型材生产用折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型材折弯体(1)、基体(2)、旋转折弯体(3)、支撑体(4)和折弯驱动体(5);旋转折弯体(3)的侧面水平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安装于基体(2)上;型材折弯体(1)安装于旋转折弯体(3)上方;支撑体(4)安装于基体(2)下方,折弯驱动体(5)转轴安装于支撑体(4)上,折弯驱动体(5)伸缩杆上端铰接于旋转折弯体(3)下面;型材折弯体(1)的方形孔中固定有型材模具(6),型材模具(6)上有与型材对应的型材固定通孔(7),在型材折弯体(1)侧设置有螺钉(8),螺钉(8)的内端顶在型材模具(6)上将型材模具(6)固定于型材折弯体(1)的方形孔中。
【文档编号】B21D7/08GK203470579SQ201320441015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6日
【发明者】凤翔, 王科峰, 陈攻, 李传玉, 张毅, 陶志 申请人:安徽凤翔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