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274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其特点在于包括机架、第一牵引头装置、第二牵引头装置及牵引驱动装置,其中第一牵引头装置与第二牵引头装置由立板、竖轴、摆臂、转轴、托料座、夹料块及拨块构成,所述牵引驱动装置由底架及安装于该底架上的第一电机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一张力调节机构、第二电机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及第二张力调节机构构成。采用二个构造非常简单的第一牵引头装置、第二牵引头装置在同一导轨架上来回交替牵引,配合和满足了铝型材连续挤出需要,牵引效率高,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构造非常简单,体积非常小而紧凑,占用空间小,运行起来,耗用的电能非常少,非常节能环保。
【专利说明】—种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加工生产领域,特别是一种铝型材挤出时牵引所用的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铝型材连续挤压生产中,一般需要采用铝型材牵引设备对所挤出的铝型材进行夹持牵引,以保证铝型材挤出质量。目前,大部分铝型材生产厂家所用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大都是采用电机驱动、油缸驱动及若干多的控制操作部件来共同完成对铝型材牵引、夹持的功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参考本 申请人:的,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097341.0、名称一种双轨双锯牵引机。这种铝型材牵引设备的结构非常复杂、体型庞大、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运行能耗较高,一般用于生产牵引一些大规格的铝型材产品。而对于一些小规格的铝型材产品(如片材状、压条等),用这种大型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则显得大才小用了,会使得使铝型材生产厂家的日常运营成本高,效益得不到提升,尤其对于一些只生产小规格铝型材产品的中小型的铝型材生产厂家,则更为不利。然而,现时,尚未有一小型或简易型的铝型材牵引设备面市,来满足这种生产应用需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该设备具有构造简单、可靠性高、运行能耗低、制造成本低、体积小而紧凑、占用空间小,非常适合于生产一些小规格的铝型材产品使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其特点在于包括机架、第一牵引头装置、第二牵引头装置及牵引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牵引头装置与第二牵引头装置分别包括立板、竖轴、摆臂、转轴、托料座、夹料块及拨块,其中立板的侧面上设置有滑轨轮,所述第一牵引头装置与第二牵引头装置通过滑轨轮分别安装于机架上做出有的导轨上,该第一牵引头装置与第二牵引头装置分别通过钢缆绳与牵引驱动装置相传动连接;所述竖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竖向安装于立板的侧面上,在竖轴的中部还设有限位件,该限位件通过其二端分别与触顶在位于竖轴左、右二侧的立板侧面上来实现限位作用;在竖轴上还设有钢缆绳连接机构,该钢缆绳连接机构通过钢缆绳与牵引驱动装置相传动连接;所述摆臂为中空结构的管臂体,该摆臂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竖轴的顶部,该摆臂的另一端绕竖轴作90度角摆动运动;所述转轴穿套于摆臂中,所述拨块安装于转轴的内端部上,在位于拨块下方的立板顶边上还做出平台,该平台上分别设有配合拨块起作用的限位块与槽孔;所述夹料块安装在转轴的外端部上,所述托料座安装在摆臂的另一端底部上,以配合夹料块实现夹料动作。
[0006]所述钢缆绳连接机构在具体实施时,有二种实施方案供选择:一种是,所述钢缆绳连接机构包括左导架、右导架、右拉杆、连接板及曲轴,其中曲轴安装于竖轴的底端上,该曲轴上设有长形槽孔,该曲轴通过穿过其长形槽孔的螺栓锁入连接板中而实现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左拉杆的一端与连接板相固定连接,该左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左导架底部做出有的管孔,且通过钢缆绳与牵引驱动装置相传动连接;所述右拉杆的一端与连接板相固定连接,该右拉杆的另一端穿过右导架,且通过钢缆绳与牵引驱动装置相传动连接;所述左导架与右导架分别固定安装在位于竖轴左、右二侧的立板侧面上。另一种是,所述钢缆绳连接机构包括扇形轮、左导轮、右导轮、左轮架及右轮架,其中扇形轮水平安装于竖轴中部,所述左轮架与右轮架分别安装在位于竖轴和扇形轮左、右二侧的立板侧面上;所述左导轮、右导轮分别相对应地安装于左轮架与右轮架上,且该左导轮、右导轮通过钢缆绳与牵引驱动装置相传动连接,所述扇形轮与左导轮、右导轮之间的钢缆绳相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8]采用二个构造非常简单的第一牵引头装置、第二牵引头装置在同一导轨架上来回交替牵弓I,配合和满足了铝型材连续挤出需要,牵引效率高。
[0009]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牵引头装置、第二牵引头装置仅有牵引的功能,无切割功能,属于半自动化设备,使用时,需要用人工站铝型材挤出设备前,对挤出的铝型材进行剪切和将铝型材夹装到牵引头装置上后,才由牵引头装置进行牵引,当牵引头装置将铝型材牵引到预设位置于,自动放下被牵引的铝型材,然后沿导轨往铝型材挤出设备处跑回,进行下一回合的牵引。
[0010]由于第一牵引头装置、第二牵引头装置省略掉了大量的电器部件和自动化动作部件,使得其构造非常简单,体积非常小而紧凑,占用空间小,运行起来,耗用的电能非常少,非常节能环保。
[0011]本设备非常适合于生产一些小规格的铝型材产品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架、第一牵引头装置、第二牵引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牵引头装置在牵引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牵引头装置在非牵引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牵引头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牵引头装置在牵引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牵引头装置在非牵引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牵引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包括机架1、第一牵引头装置2、第二牵引头装置3及牵引驱动装置4,其中
[0021]如图3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牵引头装置2与第二牵引头装置3分别包括立板6、竖轴7、摆臂8、转轴9、托料座10、夹料块11及拨块12,其中立板6的侧面上设置有滑轨轮13,所述第一牵引头装置2与第二牵引头装置3通过滑轨轮13分别安装于机架I上做出有的导轨100上,该第一牵引头装置2与第二牵引头装置3分别通过钢缆绳5与牵引驱动装置4相传动连接。[0022]所述竖轴7通过轴承与轴承座14竖向安装于立板6的侧面上,在竖轴7的中部还设有限位件28,该限位件28通过其二端分别与触顶在位于竖轴7左、右二侧的立板6侧面上来实现限位作用;在竖轴7上还设有钢缆绳连接机构15,该钢缆绳连接机构15通过钢缆绳5与牵引驱动装置4相传动连接。
[0023]所述摆臂8为中空结构的管臂体,该摆臂8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竖轴7的顶部,该摆臂8的另一端绕竖轴7作90度角摆动运动;所述转轴9穿套于摆臂8中,所述拨块12安装于转轴9的内端部上,在位于拨块12下方的立板6顶边上还做出平台61,该平台61上分别设有配合拨块12起作用的限位块62与槽孔63 ;所述夹料块11安装在转轴9的外端部上,所述托料座10安装在摆臂8的另一端底部上,以配合夹料块11实现夹料动作。
[0024]本实新型的所述钢缆绳连接机构15在具体实施时,有二种实施方案供选择:
[0025]一种是,即如图3和图4所示,该钢缆绳连接机构15包括左导架16、右导架17)、左拉杆18、右拉杆19、连接板20及曲轴21,其中曲轴21安装于竖轴7的底端上,该曲轴21上设有长形槽孔211,该曲轴21通过穿过其长形槽孔211的螺栓锁入连接板20中而实现与连接板20相连接,所述左拉杆18的一端与连接板20相固定连接,该左拉杆18的另一端穿过左导架16底部做出有的管孔22,且通过钢缆绳与牵引驱动装置4相传动连接;所述右拉杆19的一端与连接板20相固定连接,该右拉杆19的另一端穿过右导架17)底部做出有的管孔22,且通过钢缆绳5与与牵引驱动装置4相传动连接;所述左导架16与右导架17分别固定安装在位于竖轴7左、右二侧的立板6侧面上。当采用这种方案时,为了进一步减轻立板6的重量,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立板6中部还开有圆孔64。
[0026]另一种是,即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钢缆绳连接机构15包括扇形轮23、左导轮24、右导轮25、左轮架26及右轮架27,其中扇形轮23水平安装于竖轴7中部,所述左轮架26与右轮架27分别安装在位于竖轴7和扇形轮23左、右二侧的立板6侧面上,在立板6上还开有供扇形轮23运动的方孔65 ;所述左导轮24、右导轮25分别相对应地安装于左轮架26与右轮架27上,且该左导轮24、右导轮25通过钢缆绳与牵引驱动装置4相传动连接,所述扇形轮23与左导轮24、右导轮25之间的钢缆绳相连接。
[0027]本实新型的这二种钢缆绳连接机构15方案均通过钢缆绳实现对竖轴7、摆臂8、转轴9动作的控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用。同时,也就是说,图3和图4所示方案与图5、图6和图7所示方案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钢缆绳连接机构15具体方案不同,其它方面均一样。如图1和图2所不,在本实施例中,同时运用了图3、图4所不方案和图5、图6、图7所示方案。
[0028]为了使第一牵引头装置2、第二牵引头装置3能够更为简单、方便地安装于机架I上,如图3至图7所示,所述立板6做成为呈倒三角形构造的板体,在该立板6的各个三角部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滑轨轮13,同时,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轨100也相对应地做成为上、下轨的结构来配合呈三角布置的滑轨轮13结构。
[0029]为了进一步提高摆臂8与竖轴7之间固定的结构强度,如图3至图7所示,所述摆臂8的底部还设有三角形加强筋板81。
[0030]为了使牵引驱动装置4较好配合第一牵引头装置2、第二牵引头装置3运作的需要,如图8所示,所述牵引驱动装置4包括底架41及安装于该底架41上的第一电机机构42、第一传动机构43、第一张力调节机构44、第二电机机构45、第二传动机构46及第二张力调节机构47,其中
[0031]所述第一电机机构42与第二电机机构45分别由电机48、减速器49、电机座410构成,其中电机48与减速器49相传动连接,该电机48与减速器49通过电机座410固定安装于底架41。
[0032]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3与第二传动机构46分别由安装腔座411、传动轮412及轴承部件413构成,其中传动轮412通过安装轴承部件413安装于安装腔座411中,且该传动轮412通过传动轴与减速器49相传动连接。
[0033]所述第一张力调节机构44与第二张力调节机构47分别由轮腔座414、张力轮415、轴承部件413、张力调节气缸或液压缸416及滑轨座417构成,其中滑轨座417与安装腔座411呈同一水平直线安装于底架41,所述轮腔座414的底部左、右二侧做出有滑块40,该轮腔座414通过其滑块40嵌装于滑轮座417,实现沿滑轮座417作水平直线运动,所述张力调节气缸或液压缸416设置于轮腔座414与安装腔座411之间,且该张力调节气缸或液压缸416的缸底固定安装腔座411的端面,该该张力调节气缸或液压缸416的缸杆固定连接于轮腔座414的端面;所述张力轮415通过钢缆绳5与传动轮412连接一起。
[00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0035]首先,第一牵引头装置2通过钢缆绳5与牵引驱动装置4的第一电机机构42、第一传动机构43、第一张力调节机构44相传动连接,第二牵引头装置3通过钢缆绳5与牵引驱动装置4的第二电机机构45、第二传动机构46及第二张力调节机构47相传动连接。当然了,第一牵引头装置2、第二牵引头装置3与牵引驱动装置4上的二套牵引动力机构相传动连接是无次序之分的、不分先后的,在实际实施时,可以根据现场组装时便利性进行连接组装。第一牵引头装置2和第二牵引头装置3由牵引驱动装置4上的二套牵引动力机构提供所需的牵引动力。由于第一牵引头装置2和第二牵引头装置3同时安装于机架I的导轨100上,是为了形成交替牵引、满足铝型材挤出设备的连续、不间断挤出需要。因而,这第一牵引头装置2和第二牵引头装置3的工作原理过程中是相同的,与本 申请人:之前申请的双轨双锯牵引机的通过二个牵引机头交替运行原理,来获得高效率牵引铝型材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在这里,仅选择其中一个牵引头装置来说明运行原理即可。下面以第一牵引头装置2为例:当第一牵引头装置2通过钢缆绳5与牵引驱动装置4的一组牵引动力机构(即第一电机机构42、第一传动机构43、第一张力调节机构44)相传动连接后,在牵引驱动装置4的牵引驱动下,该第一牵引头装置2就可以在导轨100,来回滑行行走。当第一牵引头装置2在铝型材挤出设备处开始作牵弓丨时,人工将摆臂8呈90度角向外转动摆开(即如图1所示状态),通过人工将从铝型材挤出设备处挤出的铝型材的端头,牵至托料座10上,拨下夹料块11,使夹料块11向下压,将铝型材夹持在托料座10上,牵引驱动装置4向前牵引,使第一牵引头装置2沿着导轨100向前牵引铝型材。在此时,摆臂8之所以能保持呈90度角向外摆开(即如图1所示状态),是因为被所牵引的铝型材施加一个与牵引前进方向相反的向后拉的阻力,这个方向相反的阻力是因为铝型材的另一端还在铝型材挤出设备上,缓缓挤出形成的。当铝型材牵引到预定的长度后,人工从铝型材挤出设备处,将该条铝型材剪断,摆臂8立即失去向后拉的阻力,夹料块11自动向上复位松开,摆臂8也自动如图2所示状态复位,并牵引驱动装置4在电脑控制下,牵引第一牵引头装置2向铝型材挤出设备处往回快速归位,作下一个牵引工作。在立板6的平台61上设有的限位块62、以及在转轴9上设有的拨块12主要用于防止摆臂8过度,同理,所述平台61上的槽孔63是为了使拨块12有固定的运动空间,防止运动过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第一牵引头装置(2)、第二牵引头装置(3)及牵引驱动装置(4),其中所述第一牵引头装置(2)与第二牵引头装置(3)分别包括立板(6)、竖轴(7)、摆臂(8 )、转轴(9 )、托料座(10 )、夹料块(11)及拨块(12 ),其中立板(6 )的侧面上设置有滑轨轮(13),所述第一牵引头装置(2)与第二牵引头装置(3)通过滑轨轮(13)分别安装于机架(1)上做出有的导轨(100)上,该第一牵引头装置(2)与第二牵引头装置(3)分别通过钢缆绳(5)与牵引驱动装置(4)相传动连接; 所述竖轴(7)通过轴承与轴承座(14)竖向安装于立板(6)的侧面上,在竖轴(7)的中部还设有限位件(28),该限位件(28)通过其二端分别与触顶在位于竖轴(7)左、右二侧的立板(6)侧面上来实现限位作用;在竖轴(7)上还设有钢缆绳连接机构(15),该钢缆绳连接机构(15)通过钢缆绳(5)与牵引驱动装置(4)相传动连接; 所述摆臂(8)为中空结构的管臂体,该摆臂(8)的一端固定安装于竖轴(7)的顶部,该摆臂(8)的另一端绕竖轴(7)作90度角摆动运动;所述转轴(9)穿套于摆臂(8)中,所述拨块(12)安装于转轴(9)的内端部上,在位于拨块(12)下方的立板(6)顶边上还做出平台(61),该平台(61)上分别设有配合拨块(12)起作用的限位块(62)与槽孔(63);所述夹料块(11)安装在转轴(9)的外端部上,所述托料座(10)安装在摆臂(8)的另一端底部上,以配合夹料块(11)实现夹料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缆绳连接机构(15)包括左导架(16)、右导架(17)、左拉杆(18)、右拉杆(19)、连接板(20)及曲轴(21),其中曲轴(21)安装于竖轴(7 )的底端上,该曲轴(21)上设有长形槽孔(211),该曲轴`(21)通过穿过其长形槽孔(211)的螺栓锁入连接板(20)中而实现与连接板(20)相连接,所述左拉杆(18)的一端与连接板(20)相固定连接,该左拉杆(18)的另一端穿过左导架(16)底部做出有的管孔(22),且通过钢缆绳与牵引驱动装置(4)相传动连接;所述右拉杆(19)的一端与连接板(20)相固定连接,该右拉杆(19)的另一端穿过右导架(17)底部做出有的管孔(22),且通过钢缆绳与牵引驱动装置(4)相传动连接;所述左导架(16)与右导架(17)分别固定安装在位于竖轴(7)左、右二侧的立板(6)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缆绳连接机构(15)包括扇形轮(23)、左导轮(24)、右导轮(25)、左轮架(26)及右轮架(27),其中扇形轮(23 )水平安装于竖轴(7 )中部,所述左轮架(26 )与右轮架(27 )分别安装在位于竖轴(7 )和扇形轮(23 )左、右二侧的立板(6 )侧面上,在立板(6 )上还开有供扇形轮(23 )运动的方孔(65);所述左导轮(24)、右导轮(25)分别相对应地安装于左轮架(26)与右轮架(27)上,且该左导轮(24)、右导轮(25)通过钢缆绳与牵引驱动装置(4)相传动连接,所述扇形轮(23)与左导轮(24)、右导轮(25)之间的钢缆绳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6)做成为呈倒三角形构造的板体,在该立板(6)的各个三角部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滑轨轮(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6)中部还开有圆孔(6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8)的底部还设有三角形加强筋板(8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双牵引的铝型材牵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驱动装置(4)包括底架(41)及安装于该底架(41)上的第一电机机构(42)、第一传动机构(43)、第一张力调节机构(44)、第二电机机构(45)、第二传动机构(46)及第二张力调节机构(47),其中 所述第一电机机构(42)与第二电机机构(45)分别由电机(48)、减速器(49)、电机座(410 )构成,其中电机(48 )与减速器(49 )相传动连接,该电机(48 )与减速器(49 )通过电机座(410)固定安装于底架(41);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43)与第二传动机构(46)分别由安装腔座(411)、传动轮(412)及轴承部件(413)构成,其中传动轮(412)通过安装轴承部件(413)安装于安装腔座(411)中,且该传动轮(412)通过传动轴与减速器(49)相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张力调节机构(44)与第二张力调节机构(47)分别由轮腔座(414)、张力轮(415)、轴承部件(413)、张力调节气缸或液压缸(416)及滑轨座(417)构成,其中滑轨座(417)与安装腔座(411)呈同一水平直线安装于底架(41),所述轮腔座(414)的底部左、右二侧做出有滑块(40),该轮腔座(414)通过其滑块(40)嵌装于滑轮座(417),实现沿滑轮座(417)作水平直线运动,所述张力调节气缸或液压缸(416)设置于轮腔座(414)与安装腔座(411)之间,且该张力调节气缸或液压缸(416)的缸底固定安装腔座(411)的端面,该该张力调节气缸或液压缸(416)的缸杆固定连接于轮腔座(414)的端面;所述张力轮(415)通过钢缆绳(5)与传动轮(412)连接 一起。
【文档编号】B21C35/02GK203526236SQ201320445167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陈国
申请人:佛山市阿努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