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宽轮缘大直径车轮的机床夹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08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加工宽轮缘大直径车轮的机床夹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加工宽轮缘大直径车轮的机床夹爪,涉及机床夹具,解决现有WDC机床夹爪不能加工宽轮缘大直径车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由底座、卡爪和垫块组成,所述底座底部的齿条与机床卡盘配合,底座后背采用楔形结构;所述卡爪用螺栓与底座连接,卡爪两侧的凸台与底座配合定位,卡爪与车轮的接触面为圆锥形曲面,卡爪的高度比车轮的宽轮缘尺寸要高2~5mm;所述垫块安装在底座的槽内支承车轮,与车轮接触的平面精磨加工。本实用新型用于WDC机床,具有结构简单,装卡方便,提高了机械手夹持效率的优点。
【专利说明】加工宽轮缘大直径车轮的机床夹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加工宽轮缘大直径车轮的TOC机床用夹爪。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加工车轮的WDC (Wheel Drilling Center:车轮数控钻铣中心)机床夹爪,是通过夹持车轮踏面对车轮进行加工的。若加工宽轮缘车轮时,由于法兰太厚,现有夹爪没有余留足够的空间,使夹爪和法兰干涉,导致夹爪与踏面之间存在间隙,不能稳固夹持车轮。若加工大直径(1000mm以上)车轮时,由于现有机械手跨度较小,机械手上下料的时候,就会与夹爪底座发生碰撞而不能操作,只能通过行车来上下料,降低了加工效率,增加了生产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加工宽轮缘大直径车轮的机床夹爪,解决现有WDC机床夹爪不能加工宽轮缘大直径车轮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加工宽轮缘大直径车轮的机床夹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床夹爪由底座、卡爪和垫块组成,所述底座底部的齿条与机床卡盘配合,底座后背采用楔形结构;所述卡爪用螺栓与底座连接,卡爪两侧的凸台与底座配合定位,卡爪与车轮的接触面为圆锥形曲面,卡爪的高度比车轮的宽轮缘尺寸高2?5mm ;所述垫块安装在底座的槽内支承车轮,与车轮接触的平面精磨加工。
[000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
[0007]由于夹爪底座和夹爪是分体结构,卡爪的高度较高,因此夹爪可以夹持宽轮缘和直径较大的车轮;由于后背采用楔形结构,因此现有机械手能够方便操作,提高了机械手夹持车轮的效率。
[0008]本实用新型用于WDC机床,具有结构简单,装卡方便,提高了机械手夹持效率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0010]图2是底座的结构不意图(王视图);
[0011]图3是图2的上视图;
[0012]图4是图2的右视图;
[0013]图5是卡爪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0014]图6是图5的上视图;
[0015]图7是图5的左视图;[0016]图8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夹持车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至8所示,一种加工宽轮缘大直径车轮的机床夹爪,由底座1、卡爪2和垫块3组成,所述底座I底部的齿条1-1与机床卡盘配合,底座I后背1-2采用楔形结构;所述卡爪2用螺栓与底座I连接,卡爪2两侧的凸台2-1与底座I配合定位,卡爪2与车轮4的接触面2-2为圆锥形曲面,卡爪2的高度比车轮4的宽轮缘尺寸高2?5mm ;所述垫块3安装在底座I的槽内支承车轮4,与车轮4接触的平面精磨加工。
[0019]底座I为能与机床卡盘装配,底座I底部采用与机床卡盘同规格的齿条结构,以保证与机床卡盘装配。底座I后背采用楔形结构,从而增大了夹爪与机械手上下料时的空间,避免了机械手和夹爪的碰撞。卡爪2两侧都有凸台以方便与底座I定位配合,卡爪2与车轮接触的面2-2为圆锥形曲面,并采用磨砂处理以增加夹持车轮的摩擦力,使车轮在加工时不会位移。同时按照现有最宽轮缘的尺寸增加卡爪2的高度,以保证夹持宽轮缘车轮。另夕卜,在保证夹爪强调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夹爪的厚度,增大夹持空间,从而保证夹持大直径车轮。垫块3可根据车轮不同类型高度制作多块,以便调整,但与车轮接触面必须采用精磨加工,保证加工精度。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工宽轮缘大直径车轮的机床夹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床夹爪由底座(I)、卡爪(2 )和垫块(3 )组成,所述底座(I)底部的齿条(ι-l)与机床卡盘配合,底座(I)后背(1-2)采用楔形结构;所述卡爪(2)用螺栓与底座(I)连接,卡爪(2)两侧的凸台(2-1)与底座(I)配合定位,卡爪(2)与车轮(4)的接触面(2-2)为圆锥形曲面,卡爪(2)的高度比车轮(4)的宽轮缘尺寸要高2?5mm;所述垫块(3)安装在底座(I)的槽内支承车轮(4),与车轮(4)接触的平面精磨加工。
【文档编号】B23B31/103GK203649449SQ201320876675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卫二波, 刘果青, 李志远, 张治祺 申请人: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