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420大角钢生产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高强度角钢的加工技术,提供Q420大角钢生产加工工艺,提高角钢成品的精度以及最大限度保证其力学特性。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220×160、280×170、300×200或360×240钢坯进炉加热;(2)Φ850轧机、Φ800轧机分别对钢坯进行粗轧和精轧,并根据蝶式孔型系统轧制10~12个道次;(3)将成品热锯切成边长220mm~250mm,厚度16mm~35mm的等边角钢;(4)角钢采用锯带式,锯床下料;(5)角钢制孔采用钻孔。本发明所加工成的大规格角钢,边长220mm~250mm,厚度16mm~35mm,角钢轧制不存在正负偏差,有效地保证了角钢的使用强度;采用锯带式,锯床下料,对角钢端头的钢材成份破坏少;角钢制孔全部采用钻孔,有效地提高了角钢成品精度。
【专利说明】Q420大角钢生产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高强度角钢的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铁塔用大规格角钢生
产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长期以来,我国输电线路铁塔所用钢材局限于Q235和Q345两种强度等级,角钢最大规格为L200X24。与发达国家相比,品种少,强度值偏低,超过L200X24规格的角钢需要用到双角钢组合截面。现有Q235、Q345角钢规格较小,生产加工工艺精度较低,角钢轧制允许存在正负偏差,无法最大限度保证角钢力学特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Q420大角钢生产加工工艺,针对原有工艺加以完善和改进,提高角钢成品的精度以及最大限度保证其力学特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Q420大角钢生产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6](I)选取 220 X 160、280 X 170、300 X 200 或 360 X 240 钢坯进炉加热;
[0007](2) Φ850轧机对钢坯进行粗轧,根据蝶式孔型系统轧制5?7个道次;
[0008](3) Φ800第一架轧机对钢料进行精轧,根据蝶式孔型系统轧制3个道次;
[0009](4) Φ800第二架轧机对钢料进行精轧,根据蝶式孔型系统轧制I个道次;
[0010](5) Φ800成品轧机将钢材轧制成成品,根据蝶式孔型系统轧制I个道次;
[0011](6)将成品热锯切成边长220mm?250mm,厚度16mm?35mm的等边角钢;
[0012](7)角钢采用锯带式,锯床下料;
[0013](8)角钢制孔采用钻孔。
[0014]本发明所加工成的大规格角钢,边长220mm?250mm,厚度16mm?35mm,角钢轧制不存在正负偏差,有效地保证了角钢的使用强度;采用锯带式,锯床下料,切口(面)光滑,角钢棱角边缘清晰完整,切断面垂直度好,对角钢端头的钢材成份破坏少,无热影响区也不会存在端头的内应力,确保角钢端头组织完整;角钢制孔全部采用钻孔,有效地提高了角钢成品精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
【发明内容】
作进一步说明。
[0016]本发明所加工的大规格高强度角钢为Q420B,包括L220X16、L220X18、L220X20、L220X22、L220X24、L220X26、L250X18、L250X20、L250X24、L250X26、L250X28、L250X30、L250X32、L250X35共14个规格的等边角钢。等边角钢采用蝶式孔型系统,根据不同规格轧制10?12道次,成品采用开口式,增强其共用性。不同边长的角钢孔型轧制机理如下:
[0017]边长为220mm等边角钢分成厚薄两套系统,16?22mm厚度一套,22?26mm厚度一套;Φ850轧机和成品轧机轧辊共用,从K5~K2道次分开孔型,即Φ800轧机第一架(Κ5~Κ3)、Φ800轧机第二架(Κ2)分开。
[0018]边长为250mm等边角钢分成厚薄两套系统,各轧机轧辊全部分开,即18~24mm厚度一套,26~35mm厚度一套;考虑到26~35mm厚度之间的巨大差异,在26~35厚度孔型中分开K2孔型,按成品30mm厚度为依据单独配一条K2孔。
[0019]角钢的化学成分执行GB/T1591-2008标准,具体内控标准引用文件QF/LT/DL120《Q345B冶炼连铸操作工艺要点》和QF/LT/DL130 ((Q420B冶炼连铸操作工艺要点》。国标和南网角钢采用GB/T1591-2008标准的规定进行组批,允许组批轧制;国网标准的大规格角钢必须按炉送钢,不许混合组批。
[0020]本发明包括钢材 的加工工艺和角钢的加工工艺:
[0021]1、钢材的加工工艺
[0022]钢坯一加热一高压水除鳞一Φ850轧机初轧一高压水除鳞一Φ800轧机精轧一高压水除鳞一Φ800轧机精轧一高压水除鳞一成品轧机轧制一热锯一红检一冷床冷却一表面质量检验一矫直一最终检验一包装一冷锯定尺一标识一入库。
[0023]坯料:采用220X160、280X170、300X200 * 360X240 _W。
[0024]加热:加热温度为1150°C~1350°C,加热时间为2.5小时,钢坯出炉温度1150°C。
[0025]出炉高压水除鳞:保证成品表面质量的重要步骤,出炉高压水除鳞压力为22MPa。
[0026]850轧机轧制:对钢坯进行粗轧,使钢坯具备成品雏形,轧制5~7个道次。
[0027]850轧机后高压水除鳞:除鳞压力22MPa,保证精轧之前的钢坯表面良好。
[0028]800第一架轧机轧制:对钢料进行精轧,共轧制3个道次。
[0029]800第一架轧机高压水除鳞:通过对精轧道次进行I次除鳞,除鳞压力为22MPa。
[0030]800第二架轧机轧制(成品前轧机):对钢料进行精轧,共轧制I个道次。
[0031]成品前轧机高压水除鳞:除鳞压力为22MPa。
[0032]800成品轧机轧制:将钢材轧制成合格的成品,轧制一个道次。
[0033]热锯粗次锯切:将轧制出来的成品钢材锯切成用户订货长度。
[0034]红检:对锯切好的成品钢材进行尺寸检验,包括检验表面质量、尺寸。
[0035]冷却:对红钢进行冷却。
[0036]粗检:对冷却下来的钢材进行检验,检验钢材的表面质量和各部位尺寸。
[0037]矫直:对钢材进行矫直。
[0038]成品检验:对每支钢材进行检验,仔细检查每支钢材的表面质量和各部位尺寸。
[0039]包装:按规格、轧制批号将钢材包装。
[0040]2、角钢的加工工艺
[0041](I)原材料控制
[0042]除应有的检验项目、外观质量、规格尺寸、允许偏差、力学性能及化学元素等检验结果符合GB/T1591、GB9787及相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必须将钢材(包括角钢、钢板)的自然挠曲度尽可能控制在L/1000之内,角钢顶端的包钢接头处,顶角允许偏差控制在±35'之内。
[0043](2)材料下料
[0044]a.角钢厚度≥16mm以上,采用锯带式,锯床下料;[0045]b.不采用火焰切割,对角钢端头的钢材成份破坏少,无热影响区也不会存在端头的内应力,确保角钢端头组织完整;
[0046]C.Q420B钢板下料,使用德国凯尔贝(类激光)等离子切割机下料,切口粗糙度Ra≤12.5,切口垂直度≤2°切口质量达到激光切口质量下限,切割尺寸精度比普通等离子高I倍。
[0047](3)制孔加工
[0048]Q420B构件全部采用钻孔。
[0049](4)制弯加工
[0050]加热部件温度用AK872红外线测温仪控制,可有效控制工件的加工温度区域。根据制弯角度,内弯、外弯的方式不同,在满足制弯后,减薄量厚度不少于原厚度80%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加热用弯钢机自然制弯,但在不能满足厚度要求的前提下,可选择割口制弯。
[0051](5)组对、焊接加工
[0052]除执行满足组对和焊接加工工艺外,还必须执行以下控制措施:
[0053]a.组对反变形措施;
[0054]b.电焊收缩方向、收缩量在组对中的控制措施;
[0055]c.电焊焊接顺序对焊接板变形的影响的控制措施;
[0056]d.焊接前处理工艺和焊接层间温度控制措施;
[0057]e.用X线射线光及无损探伤检测(视工件情况选用),确保工艺措施的可行性。
[0058](6)镀锌工艺控制
[0059]a.采用成熟稳定的助镀配比和锌液配比是镀锌的基础,确保锌层良好的附着性;
[0060]b.合理选择合适的锌液温度与锌件厚度来匹配,确保锌层控制在较合理范围,既经济又符合要求;
[0061]c.控制好进镀件数量,采用专用的操作工艺,尽可能缩短进镀时间,且能达到镀锌质量要求,正确合理的选择镀件吊点、挂点,确保镀锌受热受冷相对均匀;
[0062]d.选择合理的进出锌锅和下水槽冷却的操作角度,以控制镀件变形的可能;
[0063]e.选择合理的冷却水温和冷却时间。
【权利要求】
1.Q420大角钢生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220X160、280X170、300X200 * 360X240 钢坯进炉加热;(2)Φ850轧机对钢坯进行粗轧,根据蝶式孔型系统轧制5?7个道次;(3)Φ800第一架轧机对钢料进行精轧,根据蝶式孔型系统轧制3个道次;(4)Φ800第二架轧机对钢料进行精轧,根据蝶式孔型系统轧制I个道次;(5)Φ800成品轧机将钢材轧制成成品,根据蝶式孔型系统轧制I个道次;(6)将成品热锯切成边长220mm?250mm,厚度16mm?35mm的等边角钢;(7)角钢采用锯带式,锯床下料;(8)角钢制孔采用钻孔。
【文档编号】B23P23/06GK103949890SQ201410040600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鲁景星, 俞彦, 黄昆, 任成林, 李俊华, 黄宇, 舒礼臣, 胡蓉, 蔡永梁, 付诗禧, 王勇, 黄文泽, 王国龙, 张延镇, 辜良雨, 肖兵, 肖洪伟, 邱成波 申请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