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这样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为解决已有钣金制皮带轮加工工艺存在的易将轴承位上较硬的表面切削掉,影响了轴承位上的表面硬度,又由于切削刀具的磨损,再加上装夹变形,易造成轴承位的表面粗糙度较低和椭圆度较差等问题。本发明先将卷板压平并冲压成圆盘状的坯料;再将圆盘状的坯料拉伸成杯状;然后将杯状坯料拉伸成轴截面呈M状的半成品坯料,并形成轴承位;对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进行拉伸缩口,以确保其轴承位上的壁厚;最后对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底部进行冲孔,便于短轴穿过钣金制皮带轮。
【专利说明】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轮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 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公开了这样一种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方法,先将展开后的卷板冲压 成皮带轮形状,然后,再加工皮带轮轴承位,由于皮带轮轴承位采用切削方式,易将轴承位 上较硬的表面切削掉,影响了轴承位上的表面硬度,又由于切削刀具的磨损,再加上装夹变 形,易造成轴承位的表面粗糙度较低和椭圆度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确保皮带轮轴承位表面硬度、粗糙度和椭圆度较高的 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① .落料:先将卷板压平并冲压成圆盘状的坯料; ② .拉伸:将步骤①的圆盘状的坯料拉伸成杯状; ③ .反拉伸:将步骤②的杯状坯料拉伸成轴截面呈Μ状的半成品坯料,并形成轴承位; ④ .缩口反拉伸:对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进行拉伸缩口,以确保其轴承位上的壁厚; ⑤ .冲孔:最后对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底部进行冲孔,便于短轴穿过钣金制皮带轮。
[0005] 使步骤④的轴承位直径小于步骤③所形成的轴承位直径。
[0006] 所述缩口反拉伸包括成形缩口拉伸、表面硬化缩口拉伸、表面光洁度拉伸和再成 形缩口拉伸。
[0007] 所述表面硬化缩口拉伸:对半成品坯料上的外表面进行缩口,同时,对半成品坯料 上的外表面和轴承位进行表面硬化。
[0008] 所述再成形缩口拉伸:使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直径小于表面光洁度拉伸所形成 的轴承位直径。
[0009] 采用这种工艺后,由于对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进行拉伸缩口,确保了其轴承位 上的壁厚,无需再对轴承位进行加工,从而达到能确保皮带轮轴承位表面硬度、粗糙度和椭 圆度较高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1]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的各工序加工示意图。
[〇〇12]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包括下 列步骤:①.落料:先将卷板压平并冲压成圆盘状的坯料;②.拉伸:将步骤①的圆盘状的 坯料拉伸成杯状;③.反拉伸:将步骤②的杯状坯料拉伸成轴截面呈Μ状的半成品坯料,并 形成轴承位;④.缩口反拉伸:对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进行拉伸缩口,以确保其轴承位上 的壁厚;⑤.冲孔:最后对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底部进行冲孔,便于短轴穿过钣金制皮带 轮;使步骤④的轴承位直径小于步骤③所形成的轴承位直径;所述缩口反拉伸包括成形缩 口拉伸、表面硬化缩口拉伸、表面光洁度拉伸和再成形缩口拉伸;所述表面硬化缩口拉伸: 对半成品坯料上的外表面进行缩口,同时,对半成品坯料上的外表面和轴承位进行表面硬 化;所述表面硬化缩口拉伸:所述再成形缩口拉伸:使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直径小于表 面光洁度拉伸所形成的轴承位直径。
【权利要求】
1. 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 .落料:先将卷板压平并冲压成圆盘状的坯料; ② .拉伸:将步骤①的圆盘状的坯料拉伸成杯状; ③ .反拉伸:将步骤②的杯状坯料拉伸成轴截面呈Μ状的半成品坯料,并形成轴承位; ④ .缩口反拉伸:对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进行拉伸缩口,以确保其轴承位上的壁厚; ⑤ .冲孔:最后对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底部进行冲孔,便于短轴穿过钣金制皮带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使步骤 ④的轴承位直径小于步骤③所形成的轴承位直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缩 口反拉伸包括成形缩口拉伸、表面硬化缩口拉伸、表面光洁度拉伸和再成形缩口拉伸。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 硬化缩口拉伸:对半成品坯料上的外表面进行缩口,同时,对半成品坯料上的外表面和轴承 位进行表面硬化。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精度钣金制皮带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再成 形缩口拉伸:使半成品坯料上的轴承位直径小于表面光洁度拉伸所形成的轴承位直径。
【文档编号】B21D22/24GK104084486SQ201410346733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林卫东, 张明锋, 陈仙广, 张培凯, 高日华, 戴伟, 黄庚杰, 许兆昌 申请人:福建威而特汽车动力部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