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2956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包括钻模体及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支撑杆、压板及螺杆,钻模体包括底板、定位单元及支撑单元,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支板、限位板及承压块,定位支板固定在底板上,限位板通过连接板与定位支板连接,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承压块,支撑单元包括支架及固定在支架上的托板,支架的顶部安装有钻模板,钻模板上设置有钻模孔,支撑杆位于钻模体的一侧,压板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另一端位于承压块的上方,压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杆连接,螺杆上方设置有压紧螺母,压紧螺母贴靠在压板上。本发明结构简单,只需人工装夹后即可完成钻孔作业,避免了人为误差,保证了工件质量,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自卸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又称翻斗车;由汽车底盘、液压举升机构、货厢和取力装置等部件组成,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其进行钻孔,以满足自卸车要求,现有的钻孔方式大多采用人工操作,机床加工的方式,采用该种方式主要有以下不足:
1、采用人工作业,钻孔的精度无法保证,即认为测量加工无法精确保证加工位置;
2、工作效率低,且浪费人力物力;
3、不便于装夹固定。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该钻孔装置能够保证钻孔精度,便于装夹且工作效果高。
[000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具体实现:
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主要包括钻模体及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支撑杆、压板及螺杆,所述钻模体包括底板、定位单元及支撑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支板、限位板及承压块,定位支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限位板通过连接板与定位支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承压块,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架及固定在支架上的托板,支架的顶部安装有钻模板,钻模板上设置有钻模孔,所述支撑杆位于钻模体的一侧,压板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另一端位于承压块的上方,压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杆连接,螺杆上方设置有压紧螺母,压紧螺母贴靠在压板上。
[0005]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机构及定位单元包括两组且对称分布在支撑单元的两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钻模板的顶部插接有钻套,所述钻模孔位于钻套的中心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支板与底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筋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与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二筋板。
[0009]本发明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该装置包括钻模体及压紧机构,待加工工件待钻孔的一侧放置在钻模体的支架顶端,待加工位置与钻模孔对正,另一端通过压紧机构及钻模体定位支板、限位板及承压块支撑定位,结构简单,只需人工装夹后即可完成钻孔作业,避免了人为误差,保证了工件质量,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钻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沿着A-A方向的截面图。
[0012]图中:1-支撑杆;2_压板;3_螺杆;4_底板;5_定位支板;6_限位板;7_承压块;8-连接板;9-支架;10_托板;11-钻模板;12-钻模孔;13-压紧螺母;14_钻套;15_第一筋板;16-第二筋板;17-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主要包括钻模体及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支撑杆1、压板2及螺杆3,钻模体包括底板4、定位单元及支撑单元,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支板5、限位板6及承压块7,定位支板5固定在底板4上,限位板6通过连接板8与定位支板5连接,连接板8的顶部设置有承压块7,支撑单元包括支架9及固定在支架9上的托板10,支架9的顶部安装有钻模板11,钻模板11上设置有钻模孔12,支撑杆I位于钻模体的一侧,压板2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杆I上,另一端位于承压块7的上方,压板2与底板4之间通过螺杆3连接,螺杆3上方设置有压紧螺母13,压紧螺母13贴靠在压板2上。
[0014]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压紧机构及定位单元包括两组且对称分布在支撑单元的两侦牝可以同时对两个工件进行处理。
[0015]优选的,钻模板11的顶部插接有钻套14,钻模孔12位于钻套14的中心处,钻套的个数与带处理工件需要钻孔的个数对应。
[0016]优选的,定位支板5与底板4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筋板15,支架9与底板4之间连接有第二筋板16,能够提高装置的强度。
[0017]本发明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该装置包括钻模体及压紧机构,待加工工件17待钻孔的一侧放置在钻模体的支架顶端,待加工位置与钻模孔对正,另一端通过压紧机构及钻模体定位支板、限位板及承压块支撑定位,结构简单,只需人工装夹后即可完成钻孔作业,避免了人为误差,保证了工件质量,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001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调节,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钻模体及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支撑杆、压板及螺杆,所述钻模体包括底板、定位单元及支撑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支板、限位板及承压块,定位支板固定在底板上,所述限位板通过连接板与定位支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承压块,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架及固定在支架上的托板,支架的顶部安装有钻模板,钻模板上设置有钻模孔,所述支撑杆位于钻模体的一侧,压板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另一端位于承压块的上方,压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杆连接,螺杆上方设置有压紧螺母,压紧螺母贴靠在压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及定位单元包括两组且对称分布在支撑单元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模板的顶部插接有钻套,所述钻模孔位于钻套的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板与底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一筋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卸车厢反作用杆下支架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二筋板。
【文档编号】B23B47/28GK104439421SQ20141075006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0日
【发明者】何拥军, 何嘉圣, 何嘉贤, 黄继东, 赖卫华 申请人:柳州杰龙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