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装配机的双层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511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动装配机的双层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自动装配机的双层上料机构,主要由直线振动器、直线滑道、间歇隔料结构及双层上料结构构成,所述间歇隔料结构包括底板、限位落料板、移动隔料板及落料气缸,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落料通孔,所述底板上安装有限位落料板,所述直线滑道末端与所述限位落料板相通,所述移动隔料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限位落料板之间,所述移动隔料板在落料气缸的驱动下往复运动;所述双层上料结构由第一推料气缸、第二推料气缸、第一线轨、第二线轨、第一推料板、第二推料板构成,所述第一推料板在所述第一推料气缸带动下,可引着第一线轨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推料板通过所述第二线轨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料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推料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推料板上并驱动所述第二推料板前后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推料板设置在上述底板的落料通孔正下方。本实用新型用于形成一种密封圈自动装配装置,能够避免密封圈上料过程倾覆、层叠等卡料现象,同时实现密封圈的精确定位上料。
【专利说明】用于自动装配机的双层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装配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阀芯柔性自动化装配设备,尤其是一种双层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各类机械产品的装配作业一般都是由手工完成。但是制造业的实践表明,手工装配生产在一般情况下存在一些明显缺陷:1)产品质量的重复性、一致性差。大批量生产条件下,人工装配中由于工人的情绪、环境影响、个人技能及体能的差异等因素,故不同工人、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特性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产品的质量特性分散范围将变大,难以达到较高的质量标准。2)产品的精度较低。人工装配产品的精度由于受到工人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较高的精度水平,而且部分精度要求高的装配工作难以依靠人工完成。3)劳动生产率低。人工装配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劳动生产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工人的技能水平和熟练程度,产品的装配时间在产品生产总工时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一些典型产品的装配时间占生产总工时的53%左右,若全部的装配都是人工控制完成,则生产率将可能降低到40%左右。若随着装配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生产率可上升到85%-97%,但目前产品装配的平均自动化水平仅为10% — 15%。4)装配成本较高。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以手工为主的装配作业占产品生产总成本的比例不断增力口,部分产品已到达35%-50%甚至以上。装配费用成为许多制造企业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之一。同时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特别是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加工自动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已领先于装配工艺与技术,两者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使得传统的手工装配工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0003]据笔者调研发现,温台地区工业管道、水暖阀门类企业有300多家,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台州地区以水暖类陶瓷阀芯生产企业为主。以年产值达到I亿以上的一家企业为例,其阀芯零件的生产基本实现了自动化与半自动化制造,而80%甚至以上的企业生产工人来完成水暖阀芯的装配工作,装配劳工成本投入已占到产品总成本的30%以上;且人工装配效率与产品装配质量不能保证,装配难以跟上制造的快节拍;再加上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招工荒”与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劳工成本的快速增长,缺乏相应高效的自动化柔性装配设备已成为制约企业提高产品产量、品质的重要瓶颈。
[0004]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阀芯自动装配机,装配工作的对象主要为陶瓷阀芯。陶瓷阀芯是通过旋转阀杆来控制水流通断与流量的一种卫浴产品,其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优越,广泛应用于水龙头出水口处。其包括安装在水龙头内的阀体,阀体内插接有阀杆,阀杆下端通过消声片卡接在陶瓷动片上,陶瓷动片与陶瓷静片互相贴合,陶瓷静片固定安装在阀体内,下方还安装有压片和密封垫。陶瓷静片上开有两个相对的进水通孔,陶瓷动片与阀体上亦开有与进水通孔相对应的出水通孔。当旋转阀杆的时候,其下端的消声片带动陶瓷动片转动,使得动片上的出水通孔与静片上的进水通孔与阀体上的出水口相互贯通,从而实现水从转芯流出。


【发明内容】

[0005]传统的密封圈上料结构都是采用层状料槽配合单层上料机构实现,为了克服传统密封圈单层上料机构上料位置不稳定、不精确,层状料槽易致使密封圈倾覆卡料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的双层上料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用于自动装配机的双层上料机构,尤其是用于密封圈的自动上料工位,主要由直线振动器、直线滑道、间歇隔料结构及双层上料结构构成,对应滑道供料前进方向配置有吹气装置,所述间歇隔料结构包括底板、限位落料板、移动隔料板及落料气缸,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落料通孔,落料通孔位置设置在直线滑道的正前端,所述底板上安装有限位落料板,所述限位落料板为“倒U”形,所述直线滑道末端与所述限位落料板相通,所述移动隔料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限位落料板之间,所述移动隔料板在落料气缸的驱动下往复运动;所述双层上料结构由第一推料气缸、第二推料气缸、第一线轨、第二线轨、第一推料板、第二推料板构成,所述第一推料板在所述第一推料气缸带动下,可引着第一线轨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推料板通过所述第二线轨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料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推料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推料板上并驱动所述第二推料板前后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推料板设置在上述底板的落料通孔正下方。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推料板通过第二线轨可移动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料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推料板刚好与所述第一推料板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推料板前端设置有半圆弧形推槽,所述第一推料板前端设置有半圆弧形让位槽,所述半圆弧形推槽的半径大于所述半圆弧形让位槽;
[0009]再进一步,所述移动隔料板近直线滑道侧设置有隔料片,所述隔料片的长度设置依据为,移动隔料片在落料气缸驱动下伸出,非落料状态时,隔料片未挡住直线滑道出口 ;而移动隔料片在落料气缸驱动下收回,落料状态时,隔料片挡住直线滑道出口 ;所述限位落料板上设置有弧形缺口。
[0010]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双层上料结构用于密封圈供料时,所述第二推料板前端设置的半圆弧形推槽半径为密封圈外径的半径,而所述第一推料板前端设置的半圆弧形让位槽小于密封圈内径。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密封圈自动上料的双层上料结构,上述结构简单,运行高效稳定,更重要的是,能够避免密封圈供料、进料过程中出现层叠、偏转导致的卡料现象,同时上料位置精确,确保后道工序稳定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上料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上料结构示意图(另一视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层上料结构与密封圈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6]参考图1?图3,一种用于自动装配机的双层上料机构,尤其是用于密封圈的自动上料工位,主要由直线振动器1、直线滑道2、间歇隔料结构及双层上料结构构成,对应滑道供料前进方向配置有吹气装置,吹气装置能使密封圈快速地在直线滑道2上移动。所述间歇隔料结构包括底板15、限位落料板3、移动隔料板7及落料气缸4,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落料通孔,落料通孔位置设置在直线滑道的正前端,所述底板上安装有限位落料板3,所述限位落料板为“倒U”形,所述直线滑道末端与所述限位落料板相通,所述移动隔料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限位落料板之间,所述移动隔料板在落料气缸4的驱动下往复运动;所述移动隔料板近直线滑道侧设置有隔料片8,所述隔料片的长度设置依据为,移动隔料片在落料气缸驱动下伸出,非落料状态时,隔料片未挡住直线滑道出口 ;而移动隔料片在落料气缸驱动下收回,落料状态时,隔料片挡住直线滑道出口 ;所述限位落料板上设置有弧形缺口 9。其工作方式是:密封圈在吹气装置作用下引直线滑道进入限位落料板3的“倒U”形内,密封圈位于移动隔料板7的上方,在落料气缸的带动下,移动隔料板7运动,隔料片8挡住直线滑道出口,而移动隔料板7上的密封圈在限位落料板的限制作用下经底板上的落料通孔调入到第一推板上。
[0017]所述双层上料结构由第一推料气缸5、第二推料气缸6、第一线轨11、第二线轨12、第一推料板10、第二推料板13构成,所述第一推料板在所述第一推料气缸带动下,可引着第一线轨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推料板通过所述第二线轨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料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推料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推料板上并驱动所述第二推料板前后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推料板设置在上述底板的落料通孔正下方。
[0018]所述第二推料板通过第二线轨可移动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料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推料板刚好与所述第一推料板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推料板前端设置有半圆弧形推槽,所述第一推料板前端设置有半圆弧形让位槽14,所述半圆弧形推槽的半径大于所述半圆弧形让位槽;
[0019]所述双层上料结构用于密封圈供料时,所述第二推料板前端设置的半圆弧形推槽半径为密封圈外径的半径,而所述第一推料板前端设置的半圆弧形让位槽小于密封圈内径。
[0020]双层上料结构的工作方式是:密封圈调入到第一推料板上之后,第二推料板在第二推料气缸作用下将密封圈推进到第一推料板上半圆弧形让位槽14上的指定位置,第二推料板前端的半圆弧形推槽能起到对中、精确推进位置的作用;然后第一推料板进给到指定位置,就能够保证密封圈的准确进给上料。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自动装配机的双层上料机构,尤其是用于密封圈的自动上料工位,主要由直线振动器、直线滑道、间歇隔料结构及双层上料结构构成,其特征在于,对应滑道供料前进方向配置有吹气装置,所述间歇隔料结构包括底板、限位落料板、移动隔料板及落料气缸,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落料通孔,落料通孔位置设置在直线滑道的正前端,所述底板上安装有限位落料板,所述限位落料板为“倒U”形,所述直线滑道末端与所述限位落料板相通,所述移动隔料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限位落料板之间,所述移动隔料板在落料气缸的驱动下往复运动;所述双层上料结构由第一推料气缸、第二推料气缸、第一线轨、第二线轨、第一推料板、第二推料板构成,所述第一推料板在所述第一推料气缸带动下,可引着第一线轨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推料板通过所述第二线轨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料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推料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推料板上并驱动所述第二推料板前后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推料板设置在上述底板的落料通孔正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装配机的双层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料板通过第二线轨可移动固定在所述第一推料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推料板刚好与所述第一推料板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推料板前端设置有半圆弧形推槽,所述第一推料板前端设置有半圆弧形让位槽,所述半圆弧形推槽的半径大于所述半圆弧形让位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自动装配机的双层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隔料板近直线滑道侧设置有隔料片,所述隔料片的长度设置依据为,移动隔料片在落料气缸驱动下伸出,非落料状态时,隔料片未挡住直线滑道出口 ;而移动隔料片在落料气缸驱动下收回,落料状态时,隔料片挡住直线滑道出口 ;所述限位落料板上设置有弧形缺口。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自动装配机的双层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上料结构用于密封圈供料时,所述第二推料板前端设置的半圆弧形推槽半径为密封圈外径的半径,而所述第一推料板前端设置的半圆弧形让位槽小于密封圈内径。
【文档编号】B23P19/00GK203853779SQ201420122055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8日
【发明者】郑祥模 申请人:郑祥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