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方槽铣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33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方槽铣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包括圆柱形刀杆及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刀颈部及刀嘴部,刀头上设有一定位基面,刀嘴部上设有前刀面,刀嘴部的端部设有一平面,该平面与前刀面相交,且所述平面与前刀面的交线构成刀具的主切削刃,且该交线为一直线,所述平面与刀颈表面的圆弧面相交,而该圆弧面与前刀面相交而成的圆弧线构成刀具的副切削刃,且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连接处构成一尖角。
【专利说明】一种模具方槽铣刀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刀,特别是一种模具方槽铣刀。

【背景技术】
[0002]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品(如啫喱水瓶、药用喷雾剂瓶等等)都会有一个喷雾 阀,当按下阀门开关的时候就会从喷雾阀的阀嘴中喷出雾状液体,而喷雾阀的开关通常由 阀杆控制,喷雾阀的阀杆是通过模具注塑成型,模具的精度高,注塑出的阀杆的精度才好。
[0003] 目前,对该种模具的加工以线切割为主,但是针对模具中的一些结构(如特定位置 中带倒角的槽)需要多次加工,而且加工耗时长(一般一天加工15个左右),而且精度不高, 导致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模具中方槽的铣刀,不仅耗 时短、精度高,而且合格率高。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种模具方槽铣刀,包括圆柱形刀杆及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刀颈部及 刀嘴部,刀头上设有一定位基面,刀嘴部上设有前刀面,刀嘴部的端部设有一平面,该平面 与前刀面相交,且所述平面与前刀面的交线构成刀具的主切削刃,且该交线为一直线,所述 平面与刀颈表面的圆弧面相交,而该圆弧面与前刀面相交而成的圆弧线构成刀具的副切削 刃,且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连接处构成一尖角。
[0007] 所述刀头上设有第一颈后刀面,所述前刀面与该第一颈后刀面相交。
[0008] 所述刀头上设有第二颈后刀面,所述第一颈后刀面与该第二颈后刀面相交。
[0009] 所述刀嘴部上设有第一顶后刀面,所述平面与该第一顶后刀面相交。
[0010] 所述刀头上设有第二顶后刀面,所述第一顶后刀面与该第二顶后刀面相交。
[0011] 所述第一顶后刀面与定位基面形成的角度α,90° < α < 98°。
[0012] 所述第二顶后刀面与第定位基面形成的角度β,15° < β < 25°。
[0013] 所述刀杆与刀颈部相交处均采用圆弧过渡。
[0014] 所述主切削刃所在的平面与刀杆中心轴线距离为h,0 < h < 0. 02mm。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包括圆柱形刀 杆及刀头,所述刀头包括刀颈部及刀嘴部,刀头上设有一定位基面,刀嘴部上设有前刀面, 刀嘴部的端部设有一平面,该平面与前刀面相交,且所述平面与前刀面的交线构成刀具的 主切削刃,且该交线为一直线,所述平面与刀颈表面的圆弧面相交,而该圆弧面与前刀面相 交而成的圆弧线构成刀具的副切削刃,且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连接处构成一尖角,上述结 构中,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能够一次加工出两个形状尺寸不一的表面来,一次成型,避免了 多次加工中模具更换位置所带来的误差,保证加工部位的精度,而且加工快速(一般一天加 工100个左右),合格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视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方向的整体视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0020] 图4是刀头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包括圆柱形刀杆1及刀头 2,所述刀头2包括刀颈部3及刀嘴部4,刀颈部3及刀嘴部4整体大致成L状,刀头2上设有 一定位基面5,当刀具安装于机械设备上的夹具时,通过销钉顶死定位基面5而固定刀具, 防止刀具相对夹具旋转,刀嘴部4上设有前刀面6,刀嘴部4的端部设有一平面7,该平面7 与前刀面6相交,且所述平面7与前刀面6的交线构成刀具的主切削刃8,且该交线为一直 线,所述平面7与一相对于平面7与刀颈表面内凹的圆弧面相交,该圆弧面半径为0. 5mm,而 该圆弧面与前刀面6相交而成的圆弧线构成刀具的副切削刃9,且主切削刃8与副切削刃9 连接处构成一尖角16,该结构能够在给模具铣平槽时在平槽侧壁倒出圆弧来,且该圆弧与 平槽底面是非连续的。
[0022] 如图所示,刀头2上设有第一颈后刀面10,所述前刀面6与该第一颈后刀面10相 交,所述刀头2上设有第二颈后刀面11,所述第一颈后刀面10与该第二颈后刀面11相交; 所述刀嘴部4上设有第一顶后刀面12,所述平面7与该第一顶后刀面12相交,所述刀头2 上设有第二顶后刀面13,所述第一顶后刀面12与该第二顶后刀面13相交。上述结构的设 计,既能保证刀头2有足够的强度,又可以避免除主切削刃8以外的其它刀头2部分与加工 面之间的摩擦,防止发热,并且在刀具旋转过程中,上述倾斜的刀面会对切屑有一定的挤压 力,使切屑不会滞留,从而轻易的排出,保证了排屑通畅。
[0023] 并且,更进一步的设计,第一顶后刀面12与第定位基面5形成的角度α,90° < α < 98° ;所述第二顶后刀面13与第定位基面5形成的角度β,15° < β < 25°,上述角度的 设计既能很好地起到排屑作用,又不影响刀头2的刚度。
[0024] 所述平面7的半径r,0· 4 mm < β <0· 5mm,该尺寸与模具中待加工的沟槽宽度相 适应。
[0025]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结构,刀杆1与刀颈部3相交处均采用圆弧过渡,保证刀杆1 与刀颈交接处的刚性;所述主切削刃8所在的平面与刀杆1中心轴线距离为h,0 mm < h < 0. 02mm,保证刀具刃口对待加工产品的切削力。
[0026] 本实用新型的铣刀为钨钢或工具钢材料制成。根据被加工材料的特性,还可以对 刀具进行真空电镀(如氮化钦或氮铝化钦等),进一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0027]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模具方槽铣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 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 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 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 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 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包括圆柱形刀杆及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刀颈部及 刀嘴部,刀头上设有一定位基面,刀嘴部上设有前刀面,刀嘴部的端部设有一平面,该平面 与前刀面相交,且所述平面与前刀面的交线构成刀具的主切削刃,且该交线为一直线,所述 平面与刀颈表面的圆弧面相交,而该圆弧面与前刀面相交而成的圆弧线构成刀具的副切削 刃,且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连接处构成一尖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上设有第一颈后 刀面,所述前刀面与该第一颈后刀面相交。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上设有第二颈后 刀面,所述第一颈后刀面与该第二颈后刀面相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嘴部上设有第一顶 后刀面,所述平面与该第一顶后刀面相交。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上设有第二顶后 刀面,所述第一顶后刀面与该第二顶后刀面相交。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后刀面与定位 基面形成的角度α,90。< α < 98。。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后刀面与定位 基面形成的角度β,15° < β < 25。。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与刀颈部相交处 均采用圆弧过渡。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方槽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所在的平面 与刀杆中心轴线距离为h,0 < h < 0. 02mm。
【文档编号】B23C5/12GK203843260SQ201420170615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0日
【发明者】朱松林, 廖志雄 申请人:中山火炬开发区园丰刀具厂(普通合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