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边孔成型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375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边孔成型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边孔成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设置有用于冲压翻边孔的冲头,下模设置有脱料顶针和凹模镶块,凹模镶块设置有与冲头上下相对应的冲孔,脱料顶针设置于冲孔内;脱料顶针的顶部设置有锥台,锥台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且锥台的上端直径小于翻边孔的内径;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翻边孔成型模,锥台结构的设计,使得产品在脱料时,脱料顶针不会直接接触产品的翻边侧壁,且由于脱料时,锥台正好位于翻边孔的内侧,阻止了孔壁向内变形,大大提高了翻边孔的内径精度,提高产品的质量。
【专利说明】一种翻边孔成型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边孔成型模,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打印机零件用的翻边孔成型模。

【背景技术】
[0002]在打印机或复印机的零件中,有很多安装转轴及轴承的翻边孔,在加工时,对该类翻边孔的内径精度要求非常高;在以往的加工中,由于模具的结构缺陷,翻边孔在成型脱料时,由于脱料过程中受脱料力的作用变形及弹性回复的影响,成型的翻边孔端部实际的孔径经常偏小,导致产品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料时产品不会向内变形,提高翻边孔质量的翻边孔成型模。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翻边孔成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置有用于冲压翻边孔的冲头,所述下模设置有脱料顶针和凹模镶块,所述凹模镶块设置有与所述冲头上下相对应的冲孔,所述脱料顶针设置于所述冲孔内;所述脱料顶针的顶部设置有锥台,所述锥台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且所述锥台的上端直径小于翻边孔的内径。
[0005]进一步地,所述锥台的锥度范围为20° -40°。
[0006]进一步地,所述锥台的高度大于所述翻边孔的翻边高度。
[0007]进一步地,沿竖直方向,所述冲孔包括位于所述凹模镶块上方的锥形孔和位于所述凹模镶块下方的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锥形孔相连且相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锥形孔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由上而下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以及脱料板;所述下模由上而下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锥台结构的设计,其锥台上端的直径小于翻边孔的内径,使得产品在脱料时,脱料顶针不会直接接触产品的翻边侧壁,且脱料时,由于锥台正好位于翻边孔的内侧,阻止了孔壁向内变形,大大提高了翻边孔的内径精度,提闻广品的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边孔成型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边孔成型模中凹模镶块的放大示意图。
[0015]其中,11、上模座,12、上垫板,13、上夹板,14、止挡板,15、脱料板,21、下模板,22、下垫板,23、下模座,3、冲头,4、脱料顶针,41、锥台,5、凹模镶块,51、冲孔,511、锥形孔,512、通孔,6、翻边孔,7、复位弹簧,8、止付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边孔成型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其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由上而下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上模座11、上垫板12、上夹板13、止挡板14以及脱料板15 ;下模由上而下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下模板21、下垫板22以及下模座23 ;上模设置有用于冲压翻边孔6的冲头3,下模设置有脱料顶针4和凹模镶块5,凹模镶块5设置有与冲头3上下相对应的冲孔51,脱料顶针4设置于冲孔51内;脱料顶针4下方设置有复位弹簧,脱料顶针4的顶部设置有锥台41,锥台41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且锥台41的上端直径小于翻边孔6的内径。其中,凹模镶块5通过止付螺钉8固定于下模板21上。
[0018]上述实施方式,锥台41结构的设计,其锥台41上端的直径小于翻边孔6的内径,使得产品在脱料时,脱料顶针不会直接接触产品的翻边侧壁,且脱料时,由于锥台正好位于翻边孔的内侧,阻止了孔壁向内变形,大大提高了翻边孔的内径精度,提高产品的质量。上述的翻边孔成型模,由于其翻边孔的加工精度高,也特别适用于薄料产品的翻边孔加工。
[0019]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边孔成型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锥台的锥度范围为20° -40°,这样的设置,使得产品脱料时,锥台41能够顺利进入翻边孔6的内侧,在脱料顶针4的带动下,顺利地进行脱料;同时,由于锥台41的支撑,脱料时,冲孔51对产品的反作用力也不会使翻边孔6的侧壁向内发生形变,影响其加工精度。
[0020]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边孔成型模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锥台41的高度大于翻边孔6的翻边高度;这样的设置,使得锥台41和翻边孔6充分接触,以抵制脱料时冲孔51的应力作用,进一步提升了防变形的效果。
[0021]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翻边孔成型模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沿竖直方向,冲孔51包括位于凹模镶块5上方的锥形孔511和位于凹模镶块5下方的通孔512,通孔512和锥形孔511相连且相通,锥形孔511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这样的设置,使得产品在脱料时,由于锥形孔511的设置,产品不易受到凹模镶块5的反作用力或挤压力而发生向内侧的形变,进一步提高了翻边孔的加工精度。
[0022]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时,上模下行,脱料板15压住材料,冲头3向下冲制翻边孔6,脱料顶针4在冲头3的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7的作用向下让位,凹模镶块5由于锥形孔511的设置,其在翻边孔6的侧壁上给予侧向作用力,将翻边孔6的侧壁部分的材料应力状态改变;当冲头3越过下死点,开始回程时,冲头3先向后退,脱料顶针4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顶住冲头3向上回位,由于脱料顶针4上锥台41的设置,此时脱料顶针4不接触翻边孔6的侧壁;当冲头3完全退回脱料板15,脱料板15开始上向运动时,锥台41将会位于翻边孔6的内侧,并且顶住翻边孔6,将翻边孔6顶出凹模镶块5,正是由因为锥形孔511的设置,脱料力相比于常规设计时要小很多,因此由脱料力引起的变形相对减少;同时,由于脱料顶针4的锥台41的设置,使其顶住翻边孔6,并在翻边孔6的内部进行支撑,使翻边孔6不发生向内收缩,保证翻边孔6的先端尺寸精度。
[002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翻边孔成型模,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设置有用于冲压翻边孔的冲头,所述下模设置有脱料顶针和凹模镶块,所述凹模镶块设置有与所述冲头上下相对应的冲孔,所述脱料顶针设置于所述冲孔内;所述脱料顶针的顶部设置有锥台,所述锥台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且所述锥台的上端直径小于翻边孔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孔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的锥度范围为20。-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边孔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的高度大于所述翻边孔的翻边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孔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所述冲孔包括位于所述凹模镶块上方的锥形孔和位于所述凹模镶块下方的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锥形孔相连且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边孔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边孔成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由上而下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以及脱料板;所述下模由上而下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下模板、下垫板以及下模座。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4182785SQ201420522391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2日
【发明者】占先辉, 周成虎 申请人:亿和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