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模锻阀体锻件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262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多向模锻阀体锻件的模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锻件模具,具体是一种多向模锻阀体锻件的模具结构。包括上冲头、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芯、水平冲头、下模芯、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内设置有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之间间隙配合,上模卡环的内圆柱面与上冲头的外圆柱面匹配;所述上模芯上部内缘设置有阶梯槽,上模套环下部通过所述阶梯槽与上模芯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模具结构相比,由于增加了间隙配合的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相互之间间隙小,因此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之间不会产生纵向飞边,能够降低模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多向模锻阀体锻件的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锻件模具,具体是一种多向模锻阀体锻件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当多向模锻阀体锻件坯料长度过大时,成形过程中镦粗量大,上模芯成形锻件上端面时,坯料被压到分模面上,缩短模具寿命。传统的模具结构(如图1所示),上冲头与上模芯之间单边间隙为0.3mm,安装模具时,上冲头和上模芯不同心,导致上冲头与上模芯的间隙一侧大,一侧小。采用传统的模具结构时,在上冲头与模芯之间形成纵向飞边,增大上冲头压制载荷,同时增大上冲头回程载荷,导致上冲头在回程过程中被拔断,增加模具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避免锻件产生纵向飞边,降低模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多向模锻阀体锻件的模具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多向模锻阀体锻件的模具结构,包括上冲头、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芯、水平冲头、下模芯、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内设置有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之间间隙配合,上模卡环的内圆柱面与上冲头的外圆柱面匹配;所述上模芯上部内缘设置有阶梯槽,上模套环下部通过所述阶梯槽与上模芯卡接配合。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模具结构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0007]增加了间隙配合的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相互之间间隙小,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之间不会产生纵向飞边,能够降低模具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传统模具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合模过程上模卡环位置示意图;
[0011]图中:1-上冲头,2-上模垫板,3-上模座,4-上模芯,5-坯料,6-水平冲头,7-下模芯,8-下模座,9-上模卡环,10-上模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
[0013]参见图2,多向模锻阀体锻件的模具结构,包括上冲头1、上模垫板2、上模座3、上模芯4、水平冲头6、下模芯7、下模座8,在上模座3的内腔中设置有上模卡环9与上模套环10,上模卡环9与上模套环10之间间隙配合,单边间隙非常小,上模卡环9的内圆柱面与上冲头I的外圆柱面匹配;上模芯4上部内缘呈阶梯状,上模套环10下部通过该阶梯与上模芯4卡接配合。
[0014]参见图3,以成形三通阀体锻件为例,安装模具时,不会因上模卡环9与上模套环10偏心而产生纵向飞边。初始状态,上模卡环9因重力作用,下端面与上模套环接触。合模过程中,在坯料5作用下,上模卡环9与上模垫板2接触,在上模垫板2作用下,上模卡环9和上模芯4 一起向下运动,实现坯料5的镦粗。
[0015]坯料5镦粗后,上冲头I开始向下运行,实现垂直穿孔。当上冲头I与上模卡环9接触后,在上冲头I的作用下,上模卡环9随上冲头I 一起向下运行,直至上冲头I达到制定位置。上冲头I运行结束后,水平冲头6开始穿孔。
[0016]此模具结构,因上模卡环9与上模套环10之间间隙配合,相互之间间隙小,上模卡环9与上模套环10之间不会产生纵向飞边,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向模锻阀体锻件的模具结构,包括上冲头、上模垫板、上模座、上模芯、水平冲头、下模芯、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内设置有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上模卡环与上模套环之间间隙配合,上模卡环的内圆柱面与上冲头的外圆柱面匹配;所述上模芯上部内缘设置有阶梯槽,上模套环下部通过所述阶梯槽与上模芯卡接配合。
【文档编号】B21J13/02GK204075040SQ201420641318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赵文成, 代勇, 马腾飞 申请人:二十二冶集团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